和職場媽媽逛商場:她和她的“小歡喜”
與特定人物逛街交流,觀察ta及其背后人群的消費習慣,了解他們的生活方式和態度;用消費視角,結合相關報告來窺探當下商業發展的潛在需求與趨勢。這一次,我們關注的一個標簽是:職場媽媽。
市場人這個職業,女性占了多數,不免會面臨做職場媽媽的階段。身為母親的職場女性,往往是最難扮演的角色,她們忙于工作,考慮晉升,又要照顧家人,為小孩的學業未來擔憂…前些日子熱播的電視劇《小歡喜》,海清飾演的就是一位果敢上進的職場媽媽,大概就是一種典型代表了~
但《小歡喜》里的這個場景確實是時下職場媽媽的真實寫照嗎?職場媽媽休息日究竟是如何度過的呢?抱著這樣的好奇,我們邀請到了一位靚媽一起和我們逛商場,聊聊工作、生活、家庭。而朋友 Eva,恰恰本身又是商場從業者,公司中層管理者。我們的周末逛街,便是從她剛剛陪完女兒上課開始。
職場媽媽的苦與樂: 她的周末可能比工作日還忙
和 Eva 認識了許久,但我們的周末約會還真是第一次。和她約周末,比約工作日還難。由于女兒臨近開學,這位媽媽的周末時間排得非常緊湊,我們一起來看下這位媽媽風風火火的周末:
平時工作比較繁忙的 Eva,每每到家就已經晚上八點,所以周末的時間自然大部分都留給了女兒。
“小朋友今年兩年級,她比較喜歡畫畫,我們有意無意對她在藝術方面做一些培養。周五陪她參加了一個比賽的初試,沒想到進了,所以上午又陪她復試。”
除此之外,家庭聚會也少不了需要她來張羅,一家人的晚上去哪里吃,娛樂節目是什么,都要考慮清楚。盡管忙碌,她仍然需要抽出時間給到自己做放松、休閑,有時候也有工作。身為公司中層的她在周末也會參加業內的活動,有些是為了培訓和充電,有些則為了行業交流。
這是來自智聯招聘最新的《職場媽媽生存狀況》報告,陪伴家人成了她們業余時間花費最多的部分,但同時,她們仍然會花很多時間在充電學習上。
在周末,她的忙碌在于,從媽媽、妻子、媳婦、女兒等多個角色做切換,最后才是“關心自己”。也就是說,職場媽媽的周末消費偏好,主要是解決“雙職工家庭型消費”場景訴求。
職場媽媽周末去哪逛?一站式購物中心,滿足所有需求
1.去哪兒逛?
我們和 Eva 的逛街計劃約在了周六傍晚時分的環貿 iapm 商場。周末的她看上去很精神,著裝舒服而體面。
Eva 的本職工作和商業零售有關。經常逛商場,對商業也十分了解。不過,當回歸到“老婆”和“媽媽”的家庭身份時,她仍然會將一站式購物中心作為目的地首選。
“我們家住市中心,家附近社區商業沒有特別好的培訓機構,比如長寧來福士這種,但對我們來說有點遠。”
“像 iapm 這樣在市中心的一站式購物中心的確是比較好的選擇,交通方便,東西比較全,餐飲選擇也很多。所以白天是送孩子去福州路的培訓機構,到晚上家庭聚會會來這里,或者是南京西路。”
2.怎么去?
盡管 Eva 家是有車一族,她本人也有近十年的駕齡。不過周末出行,家住在上海的中心城區的她大部分情況下還是會選擇地鐵出行。
“在上海就是很方便啊,幾個大站的商場都直接與地鐵連通,反而要比開車方便。周末若是3公里內的距離會開車,不過更多情況下為了避免道路擁堵,我是會選擇坐地鐵的。”
這一回答足以證明如今購物中心連通地鐵的重要性。
上海可以說是全國地鐵與商業連通做的最好的城市,陜西南路、靜安寺、南京西路、世紀大道、五角場等大商圈的地鐵連廊都已做到了極致便利。
3.如何“買買買”?
iapm的奢侈品也是這個區域比較全的商場。往往一樓的大牌店鋪,Eva 會先走一圈,看下各家的櫥窗,時尚正在流行的元素。而更認真逛和買的,其實還是二樓的女裝零售及LG1。
“大牌大部分情況下還是會選擇國外買啦,我自己會比較常買設在二樓的時裝品牌,價格合適,主打產品都不太會過季。”
隨著孩子越來越大以及社會身份的考量,除了奢侈品,Eva 的日常品牌選購還是會選擇中高檔型的品牌,快時尚幾乎不怎么考慮。
當我問到零售業態是否商場之間品牌選擇差不多時,Eva表示了認同。如果不是旗艦店,就算是A類店,品牌仍然會出現商場與商場之間差異不大的問題。在商業繁盛的上海,如果想靠招商吸引顧客,也許還真不是一個聰明的做法。
4.如何帶女兒玩?
上文提到,周末職場媽媽的消費偏好更趨向全家。我們都留意到了商場一樓中庭《玩具總動員4》的主題互動裝置,這里是商場最具人氣的據點之一。盡管 IP 與這邊奢侈品商業風格有些出入,但商場其實已經數次在這里做親子類裝置了。
作為有經驗的媽媽, Eva 還挺理解這樣的做法:
“你看,iapm看起來什么品牌都蠻全的,但是它沒有親子業態,不像社區商業,里面還有早教什么的。如果要吸引我們這些一家三口的,活動還真的成了必須。”
“不過,我家妹妹已經小學了,上次帶她來玩,她好像已經有點厭掉了,這個裝置應該是更吸引學齡前的小朋友。”
這句話很劃重點:親子類的IP展已經在商場火了很久,但IP展的市場理應需要根據年齡層再做細分。市面上大部分裝置還處于學齡前兒童,但對已上學的孩子這類活動就已不太合適。
例如興業太古匯的嘗試的暑期檔親子活動就有“寓教于樂”的含義在里面,據說因為這場活動讓商場暑期檔業績有顯著提升。
5. 如何吃得好?
我們選擇了在鼎泰豐解決了晚飯——這也是Eva 一家周末聚餐比較常去的餐廳。
“iapm 吃得還是蠻多的,有西餐日料,5樓比較適合朋友聚會,這里還有像老吉士、鼎泰豐這樣適合家庭聚餐的地點。”
只要你周末來iapm,就一定會被這個場面嚇到,開放式座位上全坐滿了人,不少都是周末一家三口、一家五口等家庭型聚會、可見家庭型娛樂消費的強烈訴求。
靚媽的審美與生活態度正在潛移默化影響她的下一代
我們的話題總是有意無意地轉到小孩子上。 有趣的是,8歲的女兒已經有了非常強的品牌意識,愛美,會對父母提出明確的訴求;女兒已經開始使用iPhone——來自于父母淘汰下來的舊款手機。
“她不想用明星代言的 vivo oppo嗎?”我問道,“沒有,小朋友還沒有偶像意識,覺得蘋果洋氣,她就要用iPhone。”Eva 回答。
和我00后表妹一樣,10后小妹已經跟著父母出過國,朋友圈不只是同班同學。興趣班提高了孩子的交友圈,這一點,也擴大了他們的生活半徑。 不得不說,開明的80后父母給予孩子更平等的家庭地位的同時,也給予了他們更廣的世界觀。10后的娃娃長大后會如何呢?寫到這里,不禁有點期待。
Eva 最后和我推薦了一家在日本的大型綜合體 GRAND TREE,用游樂廣場的理念打造一家購物中心,真正做到了體驗式消費,這樣的理念非常打動親子消費群體。而這樣獨特的目的地,她都會在出國時帶小朋友去逛。
最后我們發現,表面上聊的是職場媽媽的逛街消費習慣,實際上,我是在窺探她的生活方式,以及對生活的態度。 在和Eva的交流中,盡管聊了很多“孩子”的內容,但我仍然發現“愛自己”也是職場媽媽秉持的一種生活態度。樂觀,務實,愛生活,打扮自己不是為了其他,而是自己的生活方式與態度。同時,必須承認的是職場媽媽對于自己做好多個角色而做出的努力與犧牲。她們的時間生活有時候不是自己的,需要在工作和生活中做極大的平衡,甚至是要舍去一些東西。
我身邊不少已當上媽媽的朋友,都有和我提過懷念未婚的生活,時間都是自己的,自由,也有更多時間精力拼事業。但無論如何,孩子都是心頭寶,沒有哪個媽媽愿意失去孩子的孩童時代。
“小朋友的童年就只有一次,不能重來~” 這句話一直在我心里回蕩。
在這個女性地位趨于向上的時代,每個堅持做好本職工作、照料家人和孩子、又懂得愛惜自己的媽媽都是無敵超人,每位媽媽也值得被尊重。
-----------------------------------------------------
應采訪者要求,文中Eva為化名。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