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我一面國旗@微信官方 刷屏始末
萬能的大叔 的 第1057篇原創文章
文末討論
送出兩本簽名版《刷屏》!!
今天上午,沒有一點點防備,@微信官方 又忙壞了……
其實從前幾年的案例來看,國慶70周年這樣重大的日子,一定會有刷屏案例。大叔本來還期待人民日報新媒體再次出馬的“軍裝照”,沒想到,騰訊新聞捷足先登,把2年前的“圣誕帽”幾乎完美復制,成為今年國慶第一波真正刷屏的案例。
大叔簡單做個分析。 2017年圣誕節前,朋友圈開始刷屏,大家紛紛在@微信官方 ,索要一頂圣誕帽,“戴”在自己的微信頭像上,其實是騰訊旗下@天天P圖 做的一款H5,可以自動幫用戶PS上一個圣誕帽,借由在朋友圈@微信官方 這個梗,成功刷屏。
大叔當時寫了一篇解讀的文章,10萬+的閱讀量,百家號還上了百度的信息流,據說在當時還挺火的,全網累計閱讀量應該超過大幾百萬把,以至于,今天出現了“我要一個國旗頭像@微信官方”的時候,不少朋友竟然還能記起來這篇文章,發到群里解釋,比如謝謝刀姐。
原文在這里,可以看看:“請給我來一頂圣誕帽@微信官方”的刷屏始末
繼續聊今天的刷屏。 刷屏的套路完全復制,具體步驟是:
1、素材。
騰訊新聞的品宣人員,做了一個H5,可以自動抓取用戶微信頭像,并自動上傳一個添加了國旗圖像的頭像。這個套路與圣誕帽幾乎一樣,但它做了微調,大叔后面說。
2、借勢。
這個H5選擇在國慶節前推出,請注意,這里的時機非常重要,大叔在《刷屏》里反復強調,借勢永遠比造勢容易得多,而借就要借大勢! 同樣在2017年,建軍90周年之時,“軍裝照”的H5大活,累計PV接近8億,就非常說明建國70周年之時,大家的熱情會有多高漲。
3、傳染。
在朋友圈@微信官方 其實是一個謠言,但在這里更像是一個助推器,這個有些搞笑但極具互動性和傳染性的行為,非常好的助推了這一事件。 大家先是跟風,被騙,然后自己找到辦法,或者被別人提醒,每一次的互動,都在引爆這個事件。這是圣誕帽案例,給朋友圈刷屏最大的一個貢獻。在國旗頭像案例中,被完美復制。
4、拉新。
騰訊新聞這個H5,不只是蹭個熱點,大叔多次說過,刷屏的目的要非常明確,而不應該只是刷一個存在感,雖然能做到存在其實已經很牛逼了,所謂,植入的深淺與刷屏的廣泛與否有直接關系。 騰訊新聞選擇了一個巧妙的做法,你可以免費制作2次國旗頭像,如果要制作第三次,選擇第三個新樣式,你需要下載我。這就是一個典型的拉新目的,大叔的判斷是,肯定會有拉新效果,但大部分應該基本可以滿足2個新頭像吧,所以,從實際效果來看,拉新雖然是目的,但應該不是主要目的,不然,可能的做法是:只給你試一次。 但這樣的做法,裂變就可能會減少,畢竟下載一個app,再完成圖片制作的步驟要比一個h5重多了。
5、風險。
2017年的小紅帽,大叔看到,很多品牌都跟進了,包括微信官方自己,不知道今年是否有類似的情況。 但大叔必須提醒一句,國旗是不能用于營銷和廣告素材中,騰訊新聞的這種做法,是否涉嫌這個問題,大叔打個問號。傳播的風險,需要提前排查,不然,越刷屏,問題越大。
另外,老問題,拉新才能繼續玩這樣的行為,是否涉嫌誘導下載呢?這個執法權在微信官方。 大叔想最后說的一個問題是:H5到底過時了嗎? 大叔去年的觀點就是過時了。 前幾天,一位騰訊的公關還問我:大叔,今年有啥刷屏的H5案例嗎?我的回復是沒有,因為甲方沒錢了,創意都跑去做短視頻了。
現在來看,其實把成功刷屏的創意,輕量級地復制,找一個好時機,才是關鍵,而不是討論h5這種刷屏或者傳播的手段是否已經過時了。 最后的最后,再次強調一次,刷屏的套路,是可以復制的。
但遺憾的是,@微信官方 這個梗,估計不能直接復制了,雖然相距兩年,用戶被折騰兩次之后,基本知道是一個套路,調侃微信官方 可能是下一個趨勢,或者,你可以再去找找2年之前或者更久的案例。
延伸閱讀: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