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有個好名字意味著什么
有沒有這樣的經歷:在紙上不停地寫下給自己品牌取的名字,但卻一遍遍否定自己,擦去,再重寫。為了給自己的品牌命名,花了一年費勁腦力都沒想出來一個自己覺得 ok 的。那么我想這樣的問題可能就具有一定的普遍性了。
關于命名的講解總共分為十篇,我會從多個方面入手,讓每個人或多或少有鑒別品牌命名的能力。但學習無法確保結果,知識只能給你指引方向,最后我們是否真的能夠徹底掌握并且付諸實踐,需要長期的訓練和觀察。 在開始這個內容之前,我必須要說的是:起名別瞎胡來,一定要慎重并且認真,如果可以交給專業的第三方,那就索性交出去,畢竟專業的第三方可以給你多個選擇,并基于專業知識和經驗給到你滿足市場需求的命名。
正式開始今天的主題:好的品牌名意味著什么?
我們仔細往前不管倒推多少年,你們能告訴我,有哪些品牌的名字你最難忘,甚至徹底忘不了嗎?
我按照我生活的年代,我告訴你們我的答案:
1980s
當然可口可樂的中文名并不是誕生于80s,但可以這么說我們就是在這十年里開始知道并且接受這款風靡全球的飲料的。
1927年“Coca-Cola”剛剛進入中國時,它有個拗口的中文譯名“蝌蝌啃蠟”。獨特的口味和古怪的名字,產品銷量可想而知。
到了1930年代,負責拓展全球業務的可口可樂出口公司在英國登報,以350英鎊的獎金征集中文譯名。旅英學者蔣彝從《泰晤士報》得知消息后,以譯名“可口可樂”應征,被評委一眼看中。
可口可樂中文名譯者--旅英學者蔣彝
“可口可樂”是廣告界公認最好的品牌中文譯名——它不僅保持了英文的音節,而且體現了品牌核心概念“美味與快樂”;更重要的是,它簡單明了,朗朗上口,易于傳誦。
我個人覺得可口可樂這個名字賦予了這款飲料本身英文名里不具備的“快樂”基因,而且在音譯過程中選用的漢字通俗易懂,極其利于傳播。
命名策略:以意境為出發點,以映襯產品的使用環境或使用狀態的方式命名。
這樣的品牌名最大的好處是,你即便沒有看到過這個產品,也能通過它的名字想到大概是怎么樣的形象。
從1962年到1985年間,白貓先后推出高泡型洗衣粉白貓洗衣粉、中國第一包加酶洗衣粉、白貓牌超濃縮洗衣粉。1985年11月,第一瓶液體洗滌劑白貓牌洗潔精誕生在上海,由此白瓶藍蓋和白貓頭像從此占據了中國廚房此后的數十年。2001年,白貓洗潔精成為中國洗滌劑行業第一品牌。
白貓經典的藍蓋白瓶曾經統治我們的家庭廚房
這個品牌我相信一定是占據80后們父母心智的清潔品牌,我還記得當我的衣物上出現油漬的時候,爸爸經常說起的一句話:用白貓試試。
命名策略:功能和結果導向,并用已存在的動物進行形象結合。
1990s
我對娃哈哈的所有印象除了口味以外,大概就是那個廣告片結尾的 jingle “娃哈哈果奶”,這是個好到什么程度的名字呢?我認為這是一個好到只要是開口在學說話的嬰幼兒都能記住的名字,因為實在太過簡單太過可愛。
至于這個品牌的經營之道我們也就不在本篇中展開了,單從命名這個角度來講,娃哈哈是從自己產品受眾角度出發,試圖占據兒童的認知心理來拓展市場的。那么針對性地并且適應性地為這一人群去做好一個命名變成了最重要的的命名策略。
命名策略:命名迎合特定消費群體的審美偏好,辨識度高
寶潔旗下的洗護用品,能夠把本地化做到什么程度呢?我舉個例子,有多少人在國外的超市看到 Head & Shoulders, 并沒有意識到這其實就是海飛絲。海飛絲的本地化策略讓這個外來背景的品牌深入人心,海飛絲的命名也跟去屑這一主打功能有著很好的寓意關聯。原英文名的含義是頭和肩,其實頭皮屑直接影響的部位就是頭和肩,當然中文名沒法從這個角度出發,所以從瓶身的顏色海洋藍出發,帶出一種飄逸靈動的感受來定位命名。
不得不說的是,其他寶潔旗下的洗發水也如法炮制了同樣的目標市場本地化品牌策略,也都大獲成功。
命名策略:創意驅動,設計發揮張弛有度、不失主體,藝術氣息濃厚,利于構造格調
2000s
進入新世紀,電腦和汽車開始逐漸走進尋常百姓家庭,越來越多的科技類電子產品進入了我們的視野。
我去除了所有其他優秀的品牌命名,只推薦這一個命名,原因很簡單,這個十年電子商務離我們從未如此近。這一時期有著卓越網、當當網之類的電子商務網站,但是很多人的第一次淘寶購物是他們人生中的第一次網購經歷。即便彼時的 eBay 借助易趣網也來到了國內市場,但卻被淘寶打得全身而退。
命名策略:直接以品牌提供的服務結果為出發點,直截了當地讓消費者理解這一品牌對自身可能產生的價值。
2010s
這是移動互聯網徹底侵占人們生活的十年,在這個時期,很多品牌開始占據消費者的絕對心智,在某一個特定領域里開始成為人們不二的選擇。滴滴就是一個非常具有代表性的案例,命名方式也從乘客和司機的角度出發,最終用這個象聲詞來命名其品牌。如果現在來分析,它幾乎做到了一切好的品牌命名所夢想擁有的命名要點。最終也達成了品牌名動詞化的終極目標。
命名策略:直接反映產品的功能或特色,吸引力強,最終動詞化。
名字是為了更好地映襯出品牌的性格,讓我們在初聞名字的時候便可以對產品或是品牌有所想象,并且這樣的想象是關聯的。我們也將在后續的文章里從品牌命名的多個角度去分析總結出規律以及可參考的經驗。
最后,也歡迎大家持續關注DBBC 推出的“品牌命名十篇”。讓我們一起在品牌創建伊始便可擁有豐厚的品牌資產。
如此說來,好的命名難道不是為了節約傳播成本嗎?當然在這一前提下,好的品牌命名也一定是能表達品牌內在 DNA 的。
文:鮑張羽 David Bao 公眾號:DBBC
關注本公眾號,在菜單中直接收聽 《B 點論》往期
《B 點論》旨在分享討人喜歡的品牌價值觀
建設品牌你該聽聽 《B 點論》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