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個能跨過門檻的創意
昨天一上班就聽旁邊的妹子講我家肖戰代言雅詩蘭黛,一小時帶貨4千多萬,仿佛有一千萬是給她的一樣。但還是讓我驚嘆到了,現在明星帶貨都這么強嗎。
未來廣告的趨勢難道真的是明星流量,或洗腦廣告嗎。還依稀記得曾經決定入行時是因為看了夢騎士那則廣告,現在講給身邊的朋友聽,他們都會覺得我入行的理由蠻土的。當時就覺得,廣告嘛,就是要這種把情感打入到你的心中才會纏住你讓你一直為此消費,所以覺得情感故事類的廣告才是我所最求的,隨著入行的時間慢慢變長,開始理解big idea品牌精神,的重要性,廣告不只是帶貨,還是傳達一種態度精神輸出品怕理念。
但隨著年齡的增長,新的消費群體也慢慢占領市場,新的消費形式消費觀念也隨之誕生,所以不同的廣告形式也占據了主要市場。從去年開始就很少聽說有品牌花大價錢去排片子然后投放半年到一年之久,大部分品牌方會選擇把錢花在一些短視頻上,兩微一抖長期更新投放,用這種形式長期吸引消費者。所以投放速度較快,項目周期就會縮短,留給創意和后期的時間也隨之縮短,所以呈現的東西也就沒有那么深思熟慮了。(僅個人觀點)
還記的以前大家都是圍在座子邊上抓耳撓腮的想創意。
現在:就是客戶想要某某某,我們幫他從某某某拿到多少數據。請那個誰和那個誰代言,去問問報價OK就這么干了,在加個線下活動,主題套一套,微博來個超話,加個抽獎,抖音找幾個達人推一推,達人找幾個腰部的就行,應該沒問題。
當然好的創意永遠的存在,因為不同人群所吸收的東西是不同的,不是每一個消費者都能接受人人車,但也不是每一個消費者都愿意花時間看完一部叫,修補愛情有限公司,的廣告(冒牌天神)。
覺得現在的市場就是創意公司會把創意做的越來越精,廣告公司就是越來越商業化同質化。
還是那個老問題,腦白金是好廣告嗎?
腦白金是好廣告,但不是好的創意廣告。
廣告人,和創意人也是不同的兩個群體。
一個更商業一個更創新,可能每個創意都是有想成為導演的夢吧,我是有的但估計是不會實現的(不是廣告導演)。
寫了這么多就是再感慨,未來進入廣告的小朋友能當創意的就會比我們當年少很多。
但又有什么可惜的呢門檻高才會精嘛。看看我這個被拒之門外的人還是早點睡吧。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