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紐約,連廢棄塑料袋都有無數故事
多虧了“人在紐約”(Humans of New York)這個持之以恒的攝影項目,現在但凡是個人,都會跟鳳姐一樣,覺得紐約是本讀不厭的《故事會》。
來源:歪樓(微信號:esay1414)
但有故事的何止是人?在繁華又落寞的大蘋果,連在街頭隨風飄揚的塑料袋都意味深長。
“我剛去參加了一場面試。”
“噢,有什么好消息可以分享的嗎?”
“唉,別談那種晦氣的事情啦。”
“我從大老遠飛過來,
要在情人節這天給女孩一個驚喜,
沒想到她卻出門滑雪了。”
“天天給自己定人生目標,
我今天要休息一下。”
“人在紐約”的攝影師出門拍路人,Nicole Espina卻天天追著紐約的垃圾滿街跑。她把所有街頭偶遇的塑料袋都拍了下來,不管是美的丑的,樹上掛的,水里扔的,還是堂而皇之躺在路中央的。
這些奇奇怪怪的照片,構成了她的攝影項目“塑料袋在紐約”(Plastic Bags of New York)。
又一個“炒冷飯”的攝影師?各種“XX在紐約”的攝影項目噱頭都快要被玩爛了喔。
但是仔細了解過后,你會發現這個“塑料袋在紐約”出奇的萌。因為……因為這里滿屏都是Nicole妹子對紐約的嫌棄。
2015年9月,Nicole從圣迭戈搬到紐約。原本對這個大城市充滿期待的她,在街上走了一圈就被隨處可見的垃圾打敗了。角落里發臭的垃圾袋,在空中自由過頭的一次性雨衣,曾經勤勤懇懇的食物包裝袋和勞務手套,還有見證過一夜激情的套套……Nicole心里寫滿問號:大家不是都超愛紐約嗎?為什么要這樣糟蹋它?
“能跟我們分享一個快樂的時刻嗎?”
“我得去攔出租車了。”
“我來美國就是為了出名的。”
環保已經是老話題了,為了玩出新意,妹子選擇了恰如其分的滑稽——除了拍照,她還給每張照片都配上了“人在紐約”的原版解說。也就是將紐約人的故事移花接木,搬到這些飽經風霜的塑料袋身上。“塑料袋在紐約”就這么誕生了。
跨界混搭的結果就是,每個取景框中的塑料袋都突然變得活靈活現,有的機智滿分,有的悲情落寞。好像真的有了生命,有了經歷。
“我們的生活分成兩個階段:
學探戈之前,和學探戈之后。
是跳舞讓我們走到一起的。”
“這個復雜混亂的世界里,
我只想保持樂觀積極。”
“我在等夏天來。”
“在紐約生活很難,
因為你常常會面臨五塊錢掰成三天過的日子。
但同時也很浪漫,
因為這座城市充滿驚喜。”
“30年前,她死于一場嚴重的車禍。”
“所以自此之后你就一直單身?”
“我沒有再婚,但是從未單身。
我不喜歡獨自一個人。”
“我是一個藝術家。”
“用三個詞形容你的作品?”
“自由,空間,時間。”
“在這里,我們只有一條規定。
我們不以膚色、宗教、衣著等評判人,
我們只看才能。”
“十年后?我希望有一份穩定的工作,
有一個兩居室公寓。
不濫藥,不酗酒,身體健康。”
“我剛放了個屁!”
“如果你是一個藝術家,
你一定要對商業和市場敏感。
你要努力掙錢,努力宣傳、
跟畫廊打交道、做品牌。
我醒悟得太遲了。
所以當我的15分鐘名氣來臨,
它在第15分鐘就消失了。”
“你在畫什么?”
“我不知道。
就是一些綠色,然后再加些紅色。”
“每天看著人來人往。”
“我們第一次約會就去了上瑜伽課。
我要給各位推薦瑜伽,
喜歡瑜伽的人沒多少個是連環殺手,
真的,我研究過了。”
“我身上的這條裙子卡戴珊也穿過。
但我穿得比較好看,她太矮了。”
“我都24歲了,看起來還跟12歲一樣。
以后我一定會跟喬治·克魯尼一樣帥氣不顯老。”
“我總是能找到合適的東西。
就像這件外套,是我在一個倉庫里找到的。”
“我總覺得自己應該是一個樂觀開朗、
不拘笑容,總是耐心傾聽的朋友。
但我不會跟你講自己的問題。
我怕那個悲傷的我會讓人感到無聊,
所以我寧愿閉口不談。”
“寫一本小說就像是大霧天從紐約開車到洛杉磯。
霧太重,你只能看清眼前50碼的路。”
“1980年代的時候,
我在邁阿密跟古巴之間偷運可卡因。
那是我生命中最快樂的日子。
以前我賣一公斤6萬美元,
入賬都是上百萬的。
后來我不得不金盆洗手,
因為我的心臟真受不了那種高壓。
我每天過得提心吊膽,小心翼翼。
一次我們在海岸50海里外交易,
一架直升飛機飛過,我差點就心臟病發。
現在我在脫衣俱樂部給那些年輕女孩做發型,
化化妝。”
“你最喜歡他什么?”
“不管是什么,他都能做到最好。”
“那你最喜歡她什么?”
“她的冒險精神。”
“你生命中最幸福的時刻?”
“沐浴在陽光里的時候。”
“我94歲了。”
“有什么人生建議能分享的嗎?”
“有啊,就是,別多管閑事。”
“9歲的時候,我爸搬回家住。
他塊頭很大,是個酒鬼,
每次抬頭看他我都心里發抖。
最初的幾周一切都好,
每天晚上他會哄我入眠,給我講兔子的故事。
那些都是美好的回憶,
但很快他就覺得這一切無趣了。
16歲的時候,他朝我臉上打了一拳,
我的門牙都被打碎了。”
“我是個天主教修道士。我每天的生活都在禱告。”
“那你怎么還抽煙?”
“總得有人來制造云霧吧。”
“遛狗14年,現在我可以說是遛狗小能手了。
我一次能遛10只狗,
每只手拉5只,
我還能快速判斷哪只需要便便。”
“我現在壓力好大。”
“請問,你是要去參加時裝周嗎?”
“呃不,我剛從監獄里放出來。
這身衣服我已經穿了兩個禮拜了。”
“別人對你說過最刻薄的話是什么?”
“祝你死于艾滋病,你個死基佬。”
“你們是朋友嗎?”
“我們要一起組樂隊。”
“樂隊名字叫什么?”
“異鄉的妓院。”
看到最后我已經分不清,打動我的究竟是故事,還是這些原本就寂寞的垃圾袋。
來源:歪樓(微信號:esay1414)
這世界腦洞這么大,不如跟我們去看看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