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永亮:在互聯網時代,企業如何打造出超級產品賺得盆滿缽滿
企業也可以成為“超級產品”,打造企業影響力跟打造超級產品類似
想要讓企業變成“超級產品”,就得讓用戶對企業印象深刻,獲取用戶的感知度,讓用戶了解企業,讓用戶對企業有所認知和評價,那么企業該如何將自己打造成“超級產品”呢?
一、找到企業的優勢
有效的自我分析能夠找到最適合企業的優勢定位,當然,擁有同樣優勢的企業有很多,那么企業就該思考,自己有哪些方面比其它企業更具優勢,是資源多一些還是產品比競品好呢?而關于“超級產品”的打造是通過逐漸調整的,并不能一擊即中,所以企業不能過于偏頗。
將企業打造成“超級產品”可以用這四步進行打造,找到優劣勢——發揮優勢——放棄劣勢的原則確立目標——對目標進行拆分,明確打造超級產品需要的資源與能力——根據現狀去進行實現,經過逐步調整找到最適合自己的定位從而成為“超級產品”。
將企業打造成“超級產品”并沒有那么復雜,很多時候都是受企業所做事情的效果進行抽象化而形成的,舉個例子,企業的插畫深受用戶的喜愛,之后你就會不斷嘗試出這種風格的插畫,喜愛的用戶也就越來越多,漸漸的插畫這款產品變成了企業的定位。
企業能否成為“超級產品”還是需要用戶的反饋去進行驗證的。
二、展示屬于自己的標簽
隨著用戶對企業的深入理解,用戶就會對企業進行標簽,而好的標簽容易被用戶所記住,并且這種認知的長尾效應非常強,這是一種很長時間內都無法被打破的認知。
舉個例子,互聯網產品大家都知道,微信是社交工具,支付寶是支付工具,愛奇藝是視頻播放工具,這些認知都是用戶對產品使用習慣導致的。
支付寶在受到微信紅包的威脅后,一度想成為社交工具,最后偷雞不成蝕把米,讓用戶對產品產生了反感和不信任,于是就在今年下半年,支付寶放棄做社交,選擇強化支付方面的屬性,并運用到用戶的生活當中,于是支付寶穩定了支付工具的位置。
而用戶對企業的認知也是通過企業內容來進行感知貼標簽的,這個”內容“包括企業的故事、企業的產品、企業的發展路線,企業想要打造標簽就需要通過渠道來展現自己。
企業該如何成為“超級產品”
首先企業得找到自己的核心用戶是誰?有哪些群體是可以被自己所影響的?再通過一些固定的渠道來進行推廣,讓用戶對企業有所認知,舉個例子,假設你是醫療的企業,首先企業在醫學領域要有一定的成就,這樣才能在醫療這個領域中輸出自己的專業內容,再根據核心用戶的需求進行調整輸出內容,解決用戶的痛點,并接受用戶的反饋,強化企業品牌。
沒有哪一個超級產品可以一蹴而就,想要成為超級產品的企業需要日復一日的持續展示企業標簽,保持企業的存在感,提高企業在用戶心中認知感。
三、學會向外部借力
想要成為超級產品企業可以像騰訊一樣向內部各個兄弟部門借力,對于超級產品而言,如果無法向內部借力,也可以像外部借力。
借力對象可以是行業中的名人或是熱門話題,要是有名人為企業站臺的話可以增加用戶對企業的信任,這是因為名人有著龐大的曝光度,借助它們可以為企業帶來更多的流量。
除此之外,還可以向熱度借力,這是高頻且可持續的,而且大多數的熱點都具有爭議性,當企業發出自己聲音的時,無論站隊是否正確都能找到一批看法一致的用戶。
當然這也會有另一批用戶批評著你,這時企業并不需要去怕,只需要牢牢抓住用戶認同感心理,通過后續的內容輸出讓其轉變為你的潛在用戶,對你所闡述的內容有較強的信任,慢慢的堅持循環借力就可以增加企業的影響力。
四、收集反饋
對用戶的反饋和數據進行分析,在這前提,企業得明白自己擁有的用戶數據,數據量的大小并不能決定最終的結果,但只要數據足夠真實、客觀,哪怕是少量的數據也能支持企業進行數據分析。
在數據分析的策略上,企業可以通過數據的表現作出設想,對行業現象進行合理的設想,無論是互聯網還是線下實體,都可以運用設想并論證的方法,根據設想去做策略優化,進行驗證假設。
五、總結
企業也是一款“產品”,將企業打造成“超級產品”的本質就是為了幫助企業可持續發展,幫助企業在行業內立于不敗之地。
更多精彩文章,請搜索關注“艾老思”公眾h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