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le Pay 憑什么刷你的屏
Apple Pay 憑什么刷你的屏
2月18日凌晨5時來自蘋果公司的功能 “Apple Pay” 正式宣布入華,先前IOS9.2正式版發布時Apple Pay也開放了一小會兒,那么Apple Pay能像支付寶、微信支付那樣在國內大展身手嗎?
首先我們來分析下國人出門的習慣(當然跟付款有關)。以社媒君本人舉例吧,經常被家里人說長這么大的人怎么錢包才放著一兩百塊(親爹親娘啊,孩兒窮啊)!當然這明顯夠用了,社媒君的錢包只有一兩百塊幾張銀行卡和一堆雜七雜八的收據,按照現在中國的物價水平來說,這真夠窮的!但其實錯了,除了錢包里的錢放下小款開銷的金額外,咱們可以選擇刷卡和手機支付,當然今天咱們就是沖著手機支付來說的。
微信支付
微信開通了錢包付款功能后,這功能到底為大家提供了什么方便呢?拿社媒君來舉例吧:手機充值,微信搞掂!滴滴打車,微信搞掂!朋友聚餐A錢,微信搞掂!醫院掛號,微信搞掂!更不用說去便利店買東西、充這個那個會員的,只要有微信就連錢都不怎么帶上街了。當微信支付的問題也捅了個簍子,2016年3月份開始,每次從微信內提現就必須收取手續費,如果這方面微信沒跟銀行洽談好,很快就會被眾多用戶打入冷宮的。
支付寶
支付寶對大家來說更不陌生,支付寶充當了大家的網購唯一支付功能好長時間了。例如去商場購物、去飯店吃飯這類,在貼合眾多什么美團、餓了嗎、大眾點評軟件使用,無論是買電影票、點外賣甚至訂酒店、球場,這些支付寶都能通通能幫你實現(當然這些功能大多都是因為微信支付的開發越來越快,阿里巴巴與騰訊競爭激烈導致的,但最大受惠的當然是用戶)。
好了,談論了兩個在國內最大競爭力的手機支付模式后,回歸到咱們今天的正題“Apple Pay”上了。
Apple Pay是什么?
Apple Pay是蘋果公司推出的基于NFC模擬卡技術的支付方式。Apple Pay在中國的實現是與中國銀聯合作,通過中國銀聯云閃付產品實現交易。云閃付是中國銀聯推出的能讓手機實現非接交易的支付產品。在蘋果手機上的實現載體為Apple Pay,在安卓手機上的實現載體為各大銀行的APP。
但有一點,大家必須搞清楚,Apple Pay相對支付寶和微信支付來說,完全是兩回事。
你并不能往Apple Pay里面充值。說的更直白一點,它就是一個“卡包”。它的功能就是把實體的銀行卡虛擬到你的手機里。
所以,Apple Pay也不會涉及自有資金的管理和清算,不會參與買賣雙方交易的任何環節。
Apple Pay是否安全?
蘋果展示了一系列信用卡折疊放置的圖片,并表示用戶可以比較容易地添加新的卡片。為了保障安全性,是不被存儲的,卡號將不會發給商家,而是采用一次性的“動態安全碼”,并且如果用戶iPhone丟失后,沒有必要去注銷信用卡,可以通過“Find myiPhone”服務停止所有支付行為。
Apple Pay 支持那些型號的設備?
Apple Pay可以在哪里使用?
在印有以下任意一種標識的機具上都可以使用。
如何設置Apple Pay?
到底哪些銀行支持Apple Pay?
目前以下銀行均可支持Apple Pay:
是應該說這位爸爸時尚呢?還是Apple Pay的滲透率真如微信紅包一樣強呢?我們拭目以待啦~
那再來說說“Apple Pay”對支付寶和微信支付的影響
阿里當初以保障買賣安全的理由,搞了凌駕于各銀行之上,比肩銀聯的支付寶。
微信又用微信紅包,“莫名其妙的”通過一次春晚,搞了凌駕于各銀行之上,比肩銀聯的微信支付。
錢都流到這兩個第三方支付平臺上去了,最不爽的當然是銀聯啦。
現在Apple Pay出來,又完全不傷及銀聯的利益,甚至更加穩固銀聯的利益。那么銀聯很可能給予壓倒性的支持,甚至會學支付寶:用Apple Pay支付,有補貼哦~~,來培養用戶的支付習慣。
再說說現場支付吧,支付寶及微信支付時需要拿出手機,打開Apps,進入界面后打開二維碼,還需要等商家掃碼。(這大約花8-10秒時間)
而Apple Pay僅需要拿出手機,貼近pos機,指紋確認就可以。在這工序上的確比起以上兩款手機支付快大概4-5秒時間。
當然Apple Pay最大的優勢還可以實現銀行卡的另外一個功能取款,當手機綁定銀行卡后,就能實現在ATM上感應取款。
另外比起支付寶及微信支付最大的優勢就是Apple Pay能實現無網絡環境下運作。不過Apple Pay需要支付雙方同時擁有NFC硬件設備,這一點會制約著Apple Pay的推廣。不過支付寶及微信支付的本質是線上支付線上交易,但服務在線下,離不開網絡環境,這一點會讓不少用戶察覺安全隱患,但基于NFC的Apple Pay支付可完全脫離網絡環境,令人感覺更為安全。當然這三種支付方式各有各的優點,也各有各的缺點。
那到底以后會怎么樣?
舉幾個例子吧,以倫敦未例子,目前公交系統已經支持NFC支付了。但由于Apply Pay進入國內的時間較遲,身處妖都的社媒君不時在地鐵站可以見到使用支付寶或微信支付進行購票進站。當然如果連Apple Pay也能普及生活的話,咱們出門真的能實現只帶手機不帶錢包了(手機被偷了就不用回家了)。
另外Apple Pay來了,那么Android Pay還會晚嗎?
總結一下,各種的支付方式為咱們生活真的帶來了不少的方便。更由于多個支付功能進行互補不足,促使支付平臺的競爭更為激烈(你有什么不足我就開發什么功能)。我們只是觀察者,對全電子化、現代化的未來還是充滿憧憬。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1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