爭奧斯卡的都是一幫瘋子!盤點奧斯卡提名電影瘋狂的幕后故事
今天奧斯卡。
Sir已經(jīng)準備好魷魚絲和啤酒,等著這場年度影人群毆大戰(zhàn)。
爽!這么爽,皆因提名的,全是高手中的高手。
都帶感。
都詮釋了用生命拍電影的極致。
來源:毒舌電影(微信號:dsmovie)
作者:毒Sir
原標題:我敢說,爭奧斯卡的都是一班瘋子
1.《荒野獵人》
比如,《荒野獵人》。
就算不是年度最佳。絕逼是年度最“虐”。
導演亞利桑德羅帶著攝制組,跋山涉水,專挑最原始,最危險的地方鉆。
電影全程單機位拍攝。這幅開場不久,印第安人偷襲獵人,雙方惡戰(zhàn)的畫面。
攝影機在演員中游走,觀眾近距離目睹蕭殺的暴力。
不要小看這八分鐘。里面有兩百多個演員,幾十匹馬,大批的弓箭、長槍。
一聲Action,全部起來嗨。調度、機位、節(jié)奏、情緒。
因為決定忠于自然,不打光。一天只能有1個半小時的時間可以在最佳光線下拍攝。
光排練,就整整一個月。
拍攝現(xiàn)場是這樣:
攝影師、收音師等一大群工作人員,追著演員跑。
而——這場混戰(zhàn)中,最痛苦的,不是小李。是這位被全裸拖行的群眾演員。
導演亞利桑德羅:
我們的首要任務是保護他的丁丁不會被磨破,我們在地上墊了很多層塑料布,我還問了他好幾次OK不OK,這個22歲的小伙子都回答沒事(其實疼到不行),還主動說已經(jīng)準備好重來一次。
藝術!
還有這段,小李躲避印第安人追殺。跳入河中,哧坑哧坑。
帶勁,但真玩命。
小李身上的毛皮吸水后,差不多有100磅重。別說表演,就是讓自己浮起來都吃力。攝影師艾曼努爾·盧貝茲基還要和小李一起入水。
劇組琢磨近一年。期間跑遍北美大小河流。最后才找到相距535公里的兩條河。
第一條在加拿大卡爾加里,河邊巖石的構造能完美呈現(xiàn)小李與印第安老兄的躲貓貓。
第二條在美國蒙大拿,沒那么冷,也能讓攝影機在開闊上空拍攝。
這一場戲,其實是分開兩地拍攝的。這才叫愛電影。
2.《瘋狂的麥克斯:狂暴之路》
另一位最佳影片候選者,《瘋狂的麥克斯:狂暴之路》。年度最嗨。
跟它比,《速7》像“為黛西小姐開車”。
也是今年奧斯卡名單上最燒錢電影之一。光找投資和拍攝地,導演喬治·米勒就用了十年,砸掉兩億美元。
來源:pro.boxoffice
拍攝現(xiàn)場比故事還要瘋狂。
喬治·米勒不要CGI的假綠屏。所有場面實拍,一千多人,沙漠呆四個多月。
只有漫天黃沙,才足以表現(xiàn)熱血與烈火交織的末日。
劇組共改裝了150輛車。
拍攝用的是裝了超強引擎的卡車,車頂安裝20英尺(6米)的360度吊臂。
看看這些堪比馬戲團的攝制現(xiàn)場圖。
這個瘋狂的故事還沒有劇本。取而代之的是——3454張分鏡圖的1465張故事板。
這個連續(xù)翻車的鏡頭,爽吧?!
致敬《瘋狂麥克斯2》。1981年的《瘋狂2》——角色騎著摩托,撞了車,被拋起后,腳又勾到汽車。整個人,騰空飛起。
30年后,復刻經(jīng)典。更上一級,不用人——用車。
為了實現(xiàn)這個違反物理定律的翻滾,工作人員在車底安裝了一個機械裝置。
當車爆炸時,裝置觸發(fā),一個伸縮“腳”蹦出來。猶如力臂,為汽車提供翻滾的作用力。
測試畫面中隱約可見那個伸縮裝置
更瘋狂的是,實拍時,車里有特技人員!
當他出來后,所有人鼓掌。恭喜你呀,居然還活著!殺氣騰騰的生命力。這才叫愛電影。
難的不止動作片。愛情片同樣不容易。
3.《卡羅爾》
《卡羅爾》,年度最好愛情片之一。
用美到奢侈的畫風,再現(xiàn)出半個世紀前,壓抑濃烈的同性感情。
忘不了各種銷魂床戲。
但Sir認為,最銷魂的——是卡羅爾第一次帶特芮絲去她新澤西的家,車進隧道那一刻。
這也是導演海因斯最愛之一。
昏暗,狹窄的車廂,感情與音樂碰撞,交融。無處可藏。
它想表達的,是戀愛中的人,希望與愛人同歸于盡的幻想:
她們開進了林肯隧道。特芮絲看著窗外,一股莫名的狂熱在她心中燃起。
她希望隧道能倒坍把她倆都埋在里面,那她們就能永遠在一起了。
為表現(xiàn)這段文字,海因斯把腦袋都抓破。因為隧道太短,只有180米,盡頭的日光又會破壞意境。拍攝時間只有30秒。
凌晨四點,車子在隧道,轉了一遍,又一遍。
清晨的寒意把演員凍得夠嗆。卻給畫面加了分——車內外溫差造成窗上凝結的霧氣,帶來氤氳。
通過隧道里熒光燈的過渡,映照出演員臉上的笑意。
沒有對白,全靠畫面細節(jié)。
情到深處不言說。
連女王凱特都說,這一幕,像夢。
4.《房間》
有美夢,當然有惡夢。
《房間》就屬于后者。少女有了強奸犯的骨肉。一個“禁室培欲”的故事。
出于保護,母親告訴孩子,被囚禁的小房子,就是整個世界。
為了構建出這個只有10平米的“世界”,劇組搭出一棟天花板、地板可以自由組裝的內景。
一開始,柔光、中景,地獄像天堂。
當遲到的真相被揭開——色調驟然變冷。長焦鏡頭下的特寫。
背景虛化,注意力聚焦在演員。
拍攝前,小男孩不聽話,為了讓他入戲,整個劇組跟他玩游戲,陪他叫。
拍攝時,因為空間有限,導演大多時候躲在浴缸。
這一哭,凝結了近百人幾天的努力。
5.《邊境殺手》
說到攝影,不得不提的還有——《邊境殺手》。夜間緝毒行動,年度最吊的動作場面。
拍攝前,導演要求,光線要自然,自然,自然——以陰影制造張力。
這個是夜間行動,要是我們打光照明,讓觀眾看得一清二楚,有什么意思?
掌鏡的是12次提名奧斯卡最佳攝影的羅杰?迪金斯。
他使用主觀視角的夜視鏡頭,把觀眾拽進來。
密不透風的黑暗中,只留下熱成像里斑駁的腳印。
還有像麥子一樣倒下的尸體。
一切正如導演維綸紐瓦的形容——猶如黑暗之詩,十分暴力。
《邊境殺手》也在粗糙,變化莫測的沙漠氣候拍攝。
對演員體力是巨大考驗。要知道,開拍前,女主角艾米莉才剛生下孩子僅僅十個月。
到底,好電影,一定都是死磕出來的。所謂電影大師,就是一幫迷影瘋子。用數(shù)千萬倍的時間,置換銀幕一寸精彩光陰。
大師們沒有秘密——將事情做到極致。就是通向優(yōu)秀的唯一捷徑。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guī)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jīng)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lián)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shù)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1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