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元做出202萬的效果,奧迪“烏龍”廣告成就經典事件營銷!
作者 | 關姐
來源 | 公關界頭條(ID:PR-TOP)
在雙十一“購物狂歡日”結束的第二天,一切都回歸正常,從原來“買買買”的熱血氛圍中,到抱著手機焦急地等著快遞的到來,無不透露著一切照常而又枯燥無味的生活。
正當小編上班摸魚、開心地刷著朋友圈解悶時,一則奧迪朋友圈廣告引起了我的注意。
短片中,一輛豪華SUV在公路上呼嘯飛馳,一頓華麗操作后,英菲尼迪的logo出現在小編的眼前。等等,這不是奧迪廣告嗎??投放的視頻怎么是英菲尼迪???
奧迪or英菲尼迪?
這起大型朋友圈烏龍事件源于11月13日早上,原本就是競爭對手的奧迪和英菲尼迪兩款SUV車型,由于騰訊工作人員的失誤使之完美地“融合”在了一起。
在朋友圈廣告中,主體宣發賬號及文案都顯示著奧迪以及旗下車型Q8#傲世駕臨#品牌slogan。
但在播放的視頻中,卻是一輛英菲尼迪QX50車型清晰地在馬路上飛馳的畫面,配合上廣告結尾顯眼的INFINITI字樣,更是讓觀看的用戶瞬間傻眼。
據新意互動人士在朋友圈的說法,奧迪今天真正的定向區域單一城市廣告在下面,而騰訊把英菲尼迪的朋友圈全國投放預算放到了奧迪賬號上,英菲尼迪把預算投在奧迪賬號上。
不難看出,造成這次烏龍事件的原因通常是公司內部運營問題。在騰訊社交廣告服務商中分為多個行業服務商。
其中汽車行業就有與之相對應的汽車服務商,而出現這種情況通常是多個不同品牌的汽車廣告集中在了同一汽車服務組中,加之以內部審核不嚴,就造成了“錯播”的烏龍事件。
小曝光引起大浪潮
好在事件發生的第一刻,騰訊社交廣告就在第一時間進行了內部排查和處理,并發表了致歉聲明,于10點30分暫停播放。
據《致歉函》顯示,此次#奧迪給英菲尼迪打廣告#事件,在騰訊社交平臺上的總曝光為3959次,共花費202元。
另一方面,對于朋友圈“錯播”,官方也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并在后續的廣告投放上,采取廣告上線前再度與相關品牌進行素材確認,完善廣告審核流程,避免類似情況再次發生。
然而,此次烏龍事件并沒有因為一封道歉函而結束,在互聯網時代,對于新奇事物,看熱鬧的用戶遠比想象的還要多。
可以發現,在朋友圈的總曝光是3959次沒錯,但在社交平臺上,引起的是眾多吃瓜群眾以及新浪財經、財經網等新聞領域KOL的爭相追熱點,實打實地引發了一次“圈層傳播”。
不僅如此,在事件發生僅不到5個小時,微博話題#騰訊回應朋友圈廣告翻車#及#奧迪朋友圈廣告翻車#瀏覽量總和就已達到了500萬次,呈現指數型增長。
最終贏家是沃爾沃?
不得不說,拋開錯播原由,此次#奧迪給英菲尼迪打廣告#事件,可以說是一次完美的話題營銷,這也同時印證了在互聯網時代,吃瓜群眾更多的是在意「看點」,而并非“正經”。
除了話題所引發的巨大營銷魅力,在社交平臺上,各路網友在評論區內更是炸開了鍋。
有人認為這是一次絕佳的事件營銷,只花了202元,得到的卻是202萬的效果,不僅讓用戶關注了奧迪和英菲尼迪兩大品牌,也變相制造了一波話題營銷。
而有人則給出了建議,假若英菲尼迪也來一次“失誤”,這時的局面就可能是雙贏。
出乎意料的是,沃爾沃汽車官微在下午1點時,立馬進行了一波蹭熱點,發文:@奧迪朋友,也幫我們投一個唄。
在各路網友紛紛對烏龍事件展開討論的同時,“調皮”的奧迪并沒有坐以待斃,而是主動出擊。
可以看到,在蹭熱點的沃爾沃汽車官微下方,奧迪官微還給其做了一條留言:你的想法我已經了解,稍后給您答復。
而在這條評論下,已然不是一個人的游戲,就連游戲行業貪玩藍月、電影工作室等紛紛致奧迪:不是汽車,可以嗎?
另一方面,“安分”的寶沃汽車也在此刻按耐不住,隨即轉發了沃爾沃汽車微博,并帶上了創意色彩:朋友,幫“沃”也投一個唄。
對于品牌來說,發生不可控的烏龍事件時,更多的應該是如何將“錯誤”巧妙的順勢而為,將用戶正向引導,進而轉換成對自身品牌有利的事件營銷。
具有“看點”的話題所帶來的影響力不可小覷,在一波烏龍事件后,必然會出現“大雜燴”般的品牌蹭熱點。
倘若此時不靈活運用危機公關的「權威證實」、「系統運行」、「速度第一」等五大原則,就會坐實了品牌“投放錯誤”這一營銷事實,失去了最佳“轉勢點”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