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塊錢打出2000萬的廣告效果,奧迪x英菲尼迪“鎖”了
近日,有眼尖的網友發現,微信朋友圈的一則奧迪Q8廣告,視頻展示的卻是英菲尼迪的汽車內容。甚至視頻最后,出現的也是英菲尼迪品牌的標志和廣告語。如此烏龍,很快就引起網友的圍觀。
11月13日16時左右,@騰訊廣告 致歉,稱在對接寧波區域汽車朋友圈廣告投放時,發生廣告素材錯播情況。收到反饋后,騰訊廣告方面立即暫停下線相關廣告(于10時30分暫停,總曝光為399次,共花費202元)。
英菲尼迪意外“中獎”,吃瓜車企熱度蹭的“歡”
根據新浪輿情通大數據平臺統計,截至14日12時,“奧迪+英菲尼迪”在全網引發3.4萬條相關信息。
根據關鍵詞云顯示,“奧迪”“英菲尼迪”“廣告”作為事件核心因素,成為被圍觀熱議的對象,該詞匯出現頻率之高,加深了品牌在大眾心中的印象;而在一票“吃瓜”群眾中,不僅有普通網友,還有許多汽車品牌,如“沃爾沃”“梅賽德斯奔馳”等吃瓜看戲湊熱鬧樣樣不落。
數據來源:新浪輿情通
盡管這波失誤操作,騰訊廣告很快做出反應,并發表致歉信。然而事件發展似乎有些“失控”,先是沃爾沃抓準時機出面蹭熱度,隨后梅賽德斯-奔馳等其它汽車廠商、大小品牌紛紛開啟調侃模式,小小的“皮”一下,既無傷大雅又蹭了熱度。
面對意外“事故”,奧迪方非但沒有追責,反而帶頭活躍在吃瓜第一線,這邊對沃爾沃做出回應,轉眼又發微博呼吁“包容”,將一場嚴肅危機扭轉為有趣的互動現場。
新浪輿情通對事件在微博平臺的相關信息進行了統計分析,發現“笑哭”“狗頭”“吃瓜”等表情出現頻次較高,圍觀看戲表現出網友的真實狀態;還有“小心心”“愛你”“心”等表情同樣出現頻繁,微博轉評區一片溫馨和諧,微博網友的整體反饋良好,對該事件抱以理解與支持。
數據來源:新浪輿情通
正如奧迪對待此事的寬容態度,非但沒有使品牌形象受損,適時適度的在網上賣萌互動,宣傳、圈粉兩不誤。
雙迪化“迪”為友,車企聯動營銷效果看得見
緊張的開始,和諧的結局,大概說的就是奧迪和英菲尼迪的廣告烏龍了。13日下午,姍姍來遲的@英菲尼迪中國 發了一條微博,釋放友愛信號。隨后,奧迪真情回應,甚至吃瓜網友看出了“cp”的苗頭,直呼雙迪“鎖”了。
果然,高頻曝光與事件的戲劇性反轉帶給公眾極為深刻的印象。奧迪和英菲尼迪巧妙地化解危機,202元換來了超2000萬的廣告效果。對比11月12日與13日的微博影響力,@奧迪與@英菲尼迪中國 的覆蓋度、傳播力、活躍度均呈上升趨勢,且漲幅明顯。
數據來源:U媒
不僅如此,就連前來湊熱鬧的@沃爾沃汽車VolvoCars和@梅賽德斯-奔馳 兩個車企品牌的微博影響力也是肉眼可見上升。由于騰訊廣告的失誤,造成奧迪202元給英菲尼迪“做了嫁衣”,但通過一系列公關操作攻勢下,網友不但吃瓜吃的歡樂,奧迪與英菲尼迪的品牌形象、汽車宣傳更是深入人心。有網友@王歡的 打趣道“一頓操作猛如虎,花費不到兩百五,幾家車廠均熱度,都知鵝廠廣告部。”
用202塊錢,換一次汽車品牌相親相愛、聯動營銷,看起來似乎并不虧。但值得注意的是,危機公關應該是每個品牌最不想面對的。騰訊廣告的失誤犯的低級,更加嚴肅對待品牌廣告營銷才是硬道理。
*新浪輿情通-政企輿情大數據服務平臺,為政企用戶提供輿情監測、預警、分析、報告等服務
(文章來源:新浪輿情通;免責申明:部分文字來自網絡,如涉及侵權,請及時與我們聯系,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或處理侵權內容。)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