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運營的四大基本款,你都玩過了嗎?
來源:產品菜鳥匯(ID:U_quan)
作者:陳維賢
數英網用戶原創文章,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
上周有小伙伴問我“小賢,你咋不分享點現在做的互聯網金融干貨”,我當時這樣回答“只要是在互聯網行業,其實不管在哪個方向,方法論應該差不多”。今天我們就來嘮嗑下互金方向的活動基本款,跟電商差不多,通過用戶的逐利心理,簡單粗暴的送福利引導他們完成運營指定的“任務”!
如果你也在互聯網金融圈內,可以經常聽到活動運營從業者這樣的抱怨:
“哎,一不做活動,單日交易額馬上驟減”!
目前互聯網金融行業內各平臺本身產品差異化不大,不對于肩負著平臺交易額壓力的運營來說,藥可以停,但活動不能停。做活動除了要控制好成本,做到預期的交易量,還得做出新花樣,高逼格。
款式一:借熱點
在營銷橫行的時代,誰奪取了用戶的注意力,誰就能在行業競爭中掌握主動權。為此,很多互聯網金融企業都盡可能借助網站、微信等平臺開展“熱點營銷”,期望以最小的投入成本,獲取最大的營銷回報。
雙十一網名購物狂歡的大環境下,互聯網金融平臺PPmoney結合熱點沒閑著,當大家覺得應該買買時,它臨門一腳的投資送電子數碼產品,秒殺平臺體驗金,會員積分半價兌換,更是幫助平臺在雙十一創下了交易額的小高峰。
(ppmoney雙十一:PP送溫暖,助你脫光)
款式二:時效性
我理解的時效性是指日歷上的關鍵節假日,類似五一節、國慶節、情人節、端午節、中秋節等。如果借熱點事件拼的是速度,那么時效性則講究的是規劃。要想讓活動能夠處理的銀刃有余,就得提前在時間軸上規劃好活動的日常。
坦白講,運營跟著時效性的做活動,其實就差不多可以滿足1個月兩場的頻率,但畢竟時效性可以做的活動太多,不可能場場做專題頁。活動簡單設計可以參考懶投資感恩節的形式從簡,一句話告訴用戶“在懶投資官方網站或官方客戶端投資帶有標簽:「感恩加息」的懶人計劃項目,享受額外加息0.5%。
跟時效性給自己送福利找一個理由,給用戶一個“揮霍”的動力。
(懶投資感恩獻禮)
款式三:公司動態
雖然是自high,但是也是很有必要。融資了,發新產品了,獲獎了,招代言人了,挖高管了,上紐約時代廣場廣告位了…只要你覺得公司牛逼的動態,作為活動運營都經過把握住機會提前去策劃活動。
公司動態不同于熱點事件的社會屬性強,不可控因素太多,作為企業內部人員可以提前收到一手信息,并且提前準備,甚至是可以搭上市場品牌推廣的車做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015年12月,互聯網金融平臺積木盒子旗下的產品積木股票正式上線,作為活動運營策劃了一期與它同步的“新手撈金季”,不僅開戶免費,而且活動期間,首次入金最高還送$20 現金。
(積木—股票新產品上線活動)
款式四:原生造節
做時效性活動運營有兩個最大的問題,一個是整個互聯網給用戶的噪音太大,就好比你走在熙熙攘攘的菜市場上,到處都是低價叫賣,另一個是推廣費用比平常高出很多,現在有流量平臺,基本上采用競價方式接單,流量就那么多,為了讓活動推出去,你不得不高價買流量。
原生造節在時間點選的好,能夠有效的避免時效性活動的“投入產出比”不高的問題。
點融網,白領理財節、銅板街的“銅粉節”,周年慶和諧音式的造節是目前互聯網金融玩的比較多的。造節對運營要求能力比較高,需要能夠把控運營全局,做活動的組合,從發紅包到收網,到后面的戰報二次傳播,能夠做范圍的市場立體投放,電視/新媒體/地鐵廣告的投放/戶外、紙媒等傳統廣告。
平臺在造節時,最好能有競爭對手來“攪事”,在互聯網行業撕逼是最容易引起大家圍觀。12年的6月18日,由于有蘇寧成立平京指揮部來攪事,才知道618是京東的店慶。
(點融網白領理財節)
市面上按噱頭上分,能夠見到的活動就是上面這四款,如果是按照活動目的分我喜歡把它們分成5類:
1)引新:通過渠道和用戶邀請,新增注冊量/app下載量
2)轉化:提升新用戶購買比率
3)促活:大幅度提升平臺交易量
4)重復購買:老用戶購買,提升客單價
5)品牌:資產包裝,擴大品牌知名度和辨識度
用“噱頭+目的”差不多是能夠幫助你快速的確認活動主題,比如“情人節+好友邀請的新用戶引入”可以起一個名為“有錢人大配對”主題活動,不僅送你邀請紅包,如果配對成功(好友在30天內投資滿**元完成邀請)你還有機會抽取***的大禮品。
做互聯網金融的活動和做社區產品的活動相比,雖然大的方法論差不多,但它對細節的把握要求會比較高,在這個區別上給我最大的感受是:互聯網金融對成本的核算要求很高,尤其是在一個專題頁里同時策劃不同促銷方式的活動,容易出現成本預估不足或者重復計算。
最后分享一件讓開心的事,我的文章上36氪首頁,提前達成了今年的其中一目標。大家在公眾號「產品菜鳥匯」里回復“內容運營”看這篇講如何從零開始做內容運營的文章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