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車道觀點】老字號,是“老”還是“字號”?
建國初期,中華老字號有1萬多家;1990年商務部認定時,數量減少到1600多家;而到2006年商務部再一次認定時,僅剩下434家。老字號大量消亡、慘淡經營的局面,讓人無比痛心。
老字號為什么衰落?大伙兒眾說紛紜:經營管理不行,生產技術落后,組織結構、產品創新......全都是問題。然而從品牌經營角度上來說,快車道認為,“老字號”們在品牌戰略建設的方向上出現了偏差:老字號們一直在宣傳自己的“老”!而不是“字號”!
滿大街全是“始于XX年”、“源自XX年”、“百年老字號”……簡直是中國特色一景。相比之下,大伙兒什么時候見過百威 、可口可樂說自己是“百年老字號”?
你說你傳承古法,你說你底蘊深厚,你說你“站在那里就是歷史”……不好意思,這些除了告訴消費者你是個老古董、老不死的以外,還有什么?(說到這兒,不得不提某品牌,在深圳這樣一個宣揚年輕、活力的城市,高舉深圳老字號的大旗大肆鼓吹,令人費解......)
老字號是商業的字號,商業的字號就要產生交易,就要從消費者買點出發。但消費者關心的是“老”嗎?“老”是時間,是歷史,是自我標榜,是自說自話!而“字號”才是真正受消費者認可,真正打動消費者購買的買點。
那什么是“字號”?字號是一種口碑,更是一種認同——悠久歷史底蘊積淀而來的價值認同(包括產品、服務、信譽、文化內涵等等)。正是源于對“字號”的認同,才促使消費者用消費投票,才有了老字號品牌一代又一代的傳承。
然而,消費者是最容易喜新厭舊的。那么如何緊跟消費者步伐,如何與消費者一起成長,如何保持或重塑消費者對品牌的價值認同(簡單、時髦點兒說,就是“與時俱進”),才是老字號品牌引領時代弄潮、走向偉大的關鍵。
▲百威啤酒:緊隨消費者需求,瓶型的變化、口味的創新、個性的塑造......引領著啤酒文化的風潮,最終奠定“啤酒之王”的地位;
▲可口可樂:一直與年輕消費者打成一片,帶給年輕人以歡樂。
▲王老吉:迎合消費者需求,王老吉創新口味口感,把傳統涼茶變成了一種涼茶飲料,暢銷全國。2015年,王老吉更是積極與《盜墓筆記》、《萬萬沒想到》兩大熱門IP展開聯合推廣,創新性地引入時尚概念,將品牌活化,返老還童。
▲五芳齋:“史上最瘋狂的行動——親一下”。160家門店,江浙滬五大城市 ,上線一周,賣斷貨,搶瘋了~
▲廣州酒家:跟大師一起炫,炫出了粉絲超8億的月餅大V。
▲昆明冠生園:傳統的云腿月餅,破繭蝶化為極具云南特色的經典手信。
大量事實表明,消費者會傾向購買與自我概念相一致的品牌“字號”。如果“老字號”一直在“老”上干下去,跟“老”過不去,那就真的老了!真的就會隨著消費人群的變老一起入土,慢慢消失了……(相信我,雖然最浪漫的事是一起慢慢變老,但在品牌上絕對是個例外!)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