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仿LV遠銷國外獲利18億,徹底消滅假貨尚需時間
如果假貨跟正品做工質量都一樣的話?你能看出來嗎?國外購買奢侈品一定就是正品嗎?一直以來,奢侈品在全球都有著巨大的消費市場。膨脹的消費需求,高昂的利潤,奢侈品行業也成為仿制品制造的天堂。
近日,中國警方和阿聯酋警方聯手打掉一跨境制售假冒品牌箱包服飾團伙,抓獲境內外犯罪嫌疑人57名,查獲假冒路易威登、愛馬仕、香奈兒等奢侈品28000余件,涉案近18億元。
成本一兩百的假LV、假愛馬仕包在上海廣東制造后,再按真品打折促銷以動輒上萬元的價格銷往多國......在這起案件中,團伙之猖狂、仿貨數量之多、涉案金額之高,無不令人震驚。
巨額利潤令人咋舌,公眾聚焦制售假貨產業鏈
截至11月19日,話題#全球最大跨國假LV案告破#在微博平臺引1.6億閱讀,1.3萬條討論。根據新浪輿情通大數據平臺統計,事件在全網引發3.4萬條相關信息,公眾對此事的討論相對活躍。
但值得注意的是,在全網相關信息中,敏感信息占比高達68.93%,存在不小的輿論爭議。
數據來源:新浪輿情通
根據關鍵詞云顯示,制售的多為“假冒”品牌“箱包”,仿貨的生產地“廣東”和“上海”因此受到一定關注;而對于這些仿制品的去向,“迪拜”成為意想不到的地方;除此之外,關于高仿奢侈品的“成本”、“價格”、“金額”以及所獲收益等等,也成為該事件中備受網友矚目的焦點。
數據來源:新浪輿情通
廣東城中村里生產出來的高仿產品,到了迪拜就搖身一變成了柜臺打折促銷“正品”,不少消費者為此買單受騙。假冒奢侈品不僅在境內外有大量市場,還給造假售假各個環節帶來了巨額的利潤。
這個大型跨國制售假冒奢侈品服裝箱包犯罪網絡的摧毀,經央視等主流媒體的傳播報道后,#高仿貨上海廣東制造迪拜售出# #售價幾千高仿包成本只兩百# #央視揭假名牌包制售過程#等相關話題接連送上熱搜,公眾逐漸展開關于制假售假產業鏈的深入探討,并聚焦“打假”行動。
制售假貨屢禁不絕,打假路上仍有阻力
據麥肯錫《中國奢侈品報告2019》顯示,全球個人奢侈品市場預計將從2018年的2406億元人民幣增長到2025年的31170億元人民幣(年增長率約為4%)。奢侈品市場容量還在持續擴大,全球范圍內的消費勢頭仍然強勁,這也預示著奢侈品制售假貨市場還將繼續存在。
一直以來,制售假貨屢禁不絕。假貨相比于正品,只需仿制,無需開發成本;投入少,回報高,對于非法商人來說是一項暴利業務。然而對于消費者來說,仿制品從外觀到手感,甚至能以假亂真,分辨不出,當然也存在“知假買假”的可能。
就在今年10月份,重慶渝北的一位老太在菜市場毫不心疼的用“LV挎包”裝菜裝肉,引起了民警的注意,隨后民警順藤摸瓜發現LV老太的女兒為制假售假嫌疑人,進而查獲400多個奢侈品假包和大量假造防偽標簽。
事件曝光后,全網相關信息中的敏感信息占比達到96.84%,如此低成本的制售假貨讓公眾負面情緒“爆炸”。并且不少網友調侃稱,“老太神助攻將女兒送進牢中”。
數據來源:新浪輿情通
不難看出,假冒奢侈品泛濫除了有廣泛的市場需求外,造假成本低也是重要原因。而為了打假,LVMH集團孵化了一家鑒別奢侈品真偽的打假公司;中國打假工作委員會奢侈品鑒定中心推出了“奢侈品鑒定師培訓”課程;阿里成立打假聯盟向全社會開放打假技術......
除去線上、線下的聯動打假,還亟需對“源頭”進行治理,堅決打擊制售假貨的不法分子,從源頭消滅“假貨”。
另一方面,不少制造假貨、高仿貨的工廠在技術、設備、工藝、人才等方面都相對成熟,但沒有投入到自主品牌的建設中的原因,是因為中國自主品牌不管是在國內還是國際市場相對來說缺乏知名度。扶持中國自主品牌對扭轉“仿制售賣名牌”的不良市場具有一定的驅逐作用,如何推動“中國質造”的原創品牌應當引起社會深思。
(文章來源:新浪輿情通;免責申明:部分文字來自網絡,如涉及侵權,請及時與我們聯系,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或處理侵權內容。)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