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以翔不幸去世,給“過度營銷”的綜藝IP敲響警鐘!
昨天,想必所有人都與蘇秦一樣,為突如其來的一條噩耗而惋惜。
27日凌晨,網絡上爆出“高以翔錄節目過程中暈倒,并緊急送醫”的消息,引來不少網友為他祈禱,希望他能轉危為安。然而天不遂人愿,上午11時許,#高以翔去世#的微博如一道天雷砸向了各大社交平臺,震驚全國!
要知道,這位擁有諸多代表作品的青年演員,年僅35歲!
正是年富力強的年紀,卻不幸英年早逝,也難怪喜歡高以翔的粉絲和網友紛紛將矛頭對準了他參與錄制的最后一個綜藝節目——《追我吧》!
各路網友、KOL對《追我吧》的質疑,也迅速將#追我吧節目難度和強度#等話題推上熱搜,截止下午3點半,其閱讀量已高達近4億,討論量超14萬!
隨后不久,《追我吧》官微發布聲明,表示意外發生后,節目組正協同高以翔經紀團隊妥善處理善后事宜。
目前,雖然《追我吧》是否該負責任尚未明確,有待進一步調查,但結合近年來國內綜藝節目的發展趨勢及表現,不難發現的確存在“過度營銷”的嫌疑。
這也給各大綜藝IP,敲響了警鐘!
何謂“過度營銷”?
在傳統常識中,營銷只是相對企業、品牌的一個理論、概念。但這都9102年,大家應該明白,每一個綜藝節目就相當于一個品牌,目的都包括擴大自身在大眾層面的認知度、認可度,因此兩者都需要進行定位、公關、策劃、包裝、推廣等營銷范疇的大量工作。
定位,可以說是企業做產品、定價、渠道和促銷(即4P)的指南針。綜藝節目不生產實際產品,但其影視化的內容也需要圍繞節目定位做運營。
以“犯眾怒”的《追我吧》為例,通過已經上線的幾期節目來看,其定位可以大致歸納為一檔試圖在你追我逃的競技中重新定義熱血青春,用年輕荷爾蒙的碰撞刷新大眾對綜藝大片想象的綜藝節目,關鍵詞包括博弈感、懸念感。
如何體現青春熱血?嘉賓肯定得請年輕的,宋祖兒(1998年)、范丞丞(2000年);荷爾蒙在哪里?黃景瑜、陳偉霆都是帥氣逼人,還請到了拳王鄒市明;圍繞對抗、碰撞、博弈,節目組也就制定了追我家族和超能素人PK的賽制。
品牌的本質,是企業抬升溢價、促進銷售、提升業績、增加利潤的工具,而一款綜藝也承載了拉贊助、盈利的目的。所以企業成功的一大標志,是它做出了牛逼的品牌,而綜藝成功的標志,很大層面在于它本身就是爆款,并形成了IP,早期的《爸爸去哪兒》、《奔跑吧》、《極限挑戰》,近兩年的《中國有嘻哈》、《中國好聲音》、《偶像練習生》等等都在此列。
在影視娛樂市場深化改革進程中,這本來是挺好的事兒。但隨著競爭加劇、市場飽和以及創意逐步同質化,各種極端式的試探開始出現,這也成為綜藝IP過度營銷的源頭。
過度營銷,娛樂圈是重災區,常用手段是虛假宣傳。比如,為了宣傳某部新劇(特別是偶像劇),宣發方往往會拿男女主角炒作、組CP,引起雙方粉絲的墻裂關注,爭得流量和話題熱度,吸引更多路人圍觀看劇。當然類似的操作,還有同劇組明星之間不和、某某某耍大牌等等,嘗嘗用負面黑料來炒作,也難怪網友高呼“貴圈真黑”。
企業、品牌也時有過度營銷的發生。慣用招式,是抓住“食色,性也”的人性做文章。玩得好,就是高級污、性感,玩過頭就是色情、低俗、下流,比如2017年絕味鴨脖的辣眼睛海報,以及前段時間引發熱議的大樸家居廣告。(出于對死者的尊重,相關圖片或影像并不適合放出,感興趣的朋友可以點擊觀看)
而綜藝節目的過度營銷,并不是說它們的宣傳有多不堪,而是在節目賽制設計、錄制安排等基礎層面發力過猛,不科學、不可取,甚至有點996的味道!
過度營銷,《追我吧》玩出新花樣
《追我吧》有沒有過度營銷?節目組恐怕難以辯駁。
其一,為求極致刺激效果,設置超硬核挑戰關卡。
各位,可近距離感受下。
“爬樓速降”:參與嘉賓需要吊威亞爬70米高樓登頂,并從這座高樓高空滑索140米到另一座高樓。
如此長距離的高空挑戰,令人膽戰心驚,安全措施稍有不慎,后果不堪設想!難怪演員宋佳發微博稱演藝圈已經是“高危職業”,并得到了近20萬網友的點贊!
其二,為奪眼球枉顧科學,錄綜藝錄成了“007”!
“上班996,下班ICU”,這是上班族社畜的自嘲感慨,沒想到光鮮靚麗的明星,在綜藝節目里淪陷了。
可以看到,《追我吧》節目組的錄制許多都是在晚上進行,明星嘉賓們可能白天要演戲、記臺詞、趕通告,晚上還要“加班”錄綜藝。而且,節目組自身的人員也必然要跟著加班熬夜,精神緊繃。
社畜們看綜藝,明明是想放松放松,沒成想在明星身上再次感受到“熬夜”的暴擊!
其三,所謂的永不言棄,更像是變態的自虐!
你想通過設置一定的難度,展示追我家族(明星嘉賓)在困境下勇敢突破、堅持不懈的精神,我能理解,但把強度搞得連奧運冠軍都受不了,就變態了吧!
早在《追我吧》播出前期,網友就對節目中梅花樁、飛檐走壁、各種跑酷等環節進行了猛烈吐槽:“變態”、“只為效果,不顧人性”。
節目第三期,拳王鄒市明和奧運冠軍李小鵬擔任飛行嘉賓。結果,李小鵬在節目中一直喊著:不行了,不行了,我真的跑不動了。玩游戲時,鄒市明不慎掉進了球海,節目組卻無一人上前察看,而此時鄒市明的腿已經失去知覺。
試問,與節目效果相比,節目組到底將明星嘉賓、工作人員的生命、安全、健康置于何地?
綜藝IP,為何總是好了傷疤忘了疼?
高以翔的悲劇,并非孤例。
2013年4月19日,釋小龍助理在《中國星跳躍》節目基地溺水身亡;《高能少年團》節目錄制時,幾位嘉賓在暴雨中奔跑,凌晨時被叫起來玩游戲,游戲結束后兩小時,再度被叫起床;張杰在錄制《王牌對王牌》時因缺氧暈倒,砸到凳子,致使面部淤青……
大大小小的事故,輪番上演,綜藝IP為何總是好了傷疤忘了疼?
其一,綜藝市場競爭激烈,KPI考核異常嚴格。
當一個市場達到一定規模,神奇的二八定律總會降臨。中國大陸在進入移動互聯時代之后,加快了自制綜藝的腳步,且形成了以浙江衛視、湖南衛視為首的省級衛視,與優愛騰等視頻平臺為主的競爭格局。10幾年前《快樂大本營》、超女、快男等一家獨大的局面一去不復返,資本加碼下,各方對于收視率的爭奪異常慘烈。
收視率高,意味著更多金主,更多廣告贊助費,更多粉絲流量。今年11月初,金嗓子創始人被列為失信被執行人,起因就是金嗓子認為其贊助的綜藝節目《蓋世音雄》收視率未達標,拒付廣告費后被起訴。
這個例子告訴我們,綜藝節目沒有過硬的收視率,金主爸爸很可能冒著被起訴的風險拒付廣告費的!
其二,為了收視率,綜藝IP往往劍走偏鋒。
現在這個時代,人們為了紅什么事都可能做得出來?;钔汤鲜蟆⑺镭i肉等惡心的,褲襠炸鞭炮等自殘的,男扮女裝變性的,還有扮丑的各式各樣,不一而足。
綜藝IP雖然不至于如此夸張,但整體趨勢是相似的,為了博眼球,總在極端的邊緣瘋狂試探。《追我吧》里,當紅明星徒手爬70米高樓,140米滑索夠不夠震撼?《高能少年團里》,當紅明星凌晨被人從被子里叫醒,夠不夠慘?
說得好聽點,這是還原明星真實一面、讓大家明白當明星也很辛苦,實際上就是以影響明星健康的方式,吸引眼球。
這種做法,其實是偷懶、走捷徑!不將精力放在綜藝節目最根本的創意玩法革新上,只知道抓住大眾的“獵奇”心理出位,本質上與當下大行其道的“審丑”、“黑紅也是紅”等理念沆瀣一氣,實在不可?。?br/>其三,影視寒冬,綜藝掌握話語權!
曾經高高在上的明星,為何愿意攪進綜藝過度營銷的渾水呢?難道他們背后經紀公司都是傻嗎?
誠然,誰都不會拿自己的性命開玩笑,但影視遭遇寒冬之后,綜藝IP其實掌握了更多的話語權。
前段時間,海清在某電影節上呼吁多給中年女演員演戲的機會。其實不止是她所在的中年女演員群體,連迪麗熱巴這類頂流小花都有7、8個月沒拍戲了!
不拍戲,有的人轉行做了制片人、導演,如姚晨,有的只好去參加各種綜藝了。今年下半年,《演技派》、《演員請就位》、《我就是演員》三檔同類型的綜藝同期競爭,就是一個縮寫。
越來越多的演員、歌手明星往綜藝去靠,去爭曝光、證明自己,一來進一步加劇了綜藝市場的同質化競爭,二來多少會有人愿意冒險,犧牲健康陪綜藝IP玩點刺激的!
當然,不容否認的是,綜藝市場依然還是有《樂隊的夏天》這類既叫好又叫座,又能刷屏的好IP。千萬句不滿,也只是希望,我們的綜藝市場,少一點悲劇,多一些真正走進大眾內心的現象級IP!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