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讓品牌宣傳片更討喜? 看支付寶的!
文|燒腦廣告(shukewenzhai)
12月8日,是支付寶15周歲的生日,它在視頻網站上悄悄上線了一支新的品牌宣傳片——《奇點》。
每天,都有無數人打開支付寶這個軟件,付款,交水電費,收能量,養小雞,支付寶為我們的生活帶來了太多的便利和樂趣,但你知道支付寶第一筆交易是如何誕生的么?
▼
奇點,起點
影片從一列行駛的列車開始講起。
支付寶的實習生北遙坐在高鐵上,正在老員工陳晨的帶領下,去采訪第一筆訂單的發起人,為支付寶十五周年撰稿。
而越過時光,我們驚訝發現,這一筆訂單竟然還是跨國訂單。
賣家來自日本橫濱,2003年,葉保平已經陪妻子在日本留學兩年,當妻子學業完成即將回國時,他已經拿到了日本國立大學的通知書。本來兩人已經說好一個留下一人回國,但葉保平仍在收拾行李時,賣出了心愛的相機,希望陪妻子回國。
另一頭的買家,則是一個來自中國西安的大二學生,趙振華。
而另一頭,杭州湖畔,支付寶的初創團隊正在如常工作,第一筆訂單發生時,他們都還沒反應過來,可還沒等它們高興,趙振華就因為擔心安全問題申請了退款,整個辦公室陷入一片沉默。
四線并行,支付寶將十五年前的故事娓娓道來。
那時候,買家必須先拿到錢才能交貨,而買家也只肯先拿到貨才交錢,淘寶還更多的是一個同城交易平臺,誰來做這個中間人,讓交易更多更廣地發生?
穿越了15年的光陰,今天稀疏平常的舉動變得那么慎重。
賣家這邊,葉保平妻子勸說他網上賣東西不靠譜;湖畔別墅這,收集了營業執照等信息,力證公司不是騙子;買家趙振華,將信將疑選擇了重新下單,再去海關領相機時卻要付出高于相機本身的關稅,海關工作人員斬釘截鐵“一定是被騙了”。
而時間調轉回來,2019年的采訪現場,北遙因為趙振華重新下單的理由而迷惑,完全不能相信他的相信僅來自支付寶員工的一通電話。
僅僅只是因為一個小姑娘說,騙你,就賠自己的工資。
但這一筆交易牽動著各方的訂單,終歸在包裹打開后有了好的結果。
奇點,被用作來形容是宇宙的起源。
支付寶為這一則廣告取名是“奇點”,也是將這一則訂單當做支付寶的起始點。它是支付寶獲得信任的奇點,也是支付寶從無到有的奇點。
十五年,回憶殺
支付寶從來就不缺好故事。
甚至,這第一筆訂單的故事,可能非事中人很難體會到那種驚心動魄的感覺。
但支付寶就是能將普通的故事講得不落俗套。四條故事線,穿插講述,打散了故事的呈現方式卻沒有打散故事的神韻,讓信任的主題始終高亮。
撇開編劇的力量,廣告質感也不俗。日本居家的榻榻米小公寓,大學學生騎起來飛奔的自行車,海關泛黃的大廳和稀少的包裹都披上了一層時光濾鏡,頗具電影的質感。
相關資料顯示,支付寶本支廣告是選擇了獨立導演和編輯來拍攝,因為擁有龐大的國民度,擁有一大批善于挖掘用戶故事的團隊,支付寶在講故事時得天獨厚,奇點的故事,也正因為有現實作為底色,才能將人與人的信任,透過影片,穿越過時空,傳遞到我們面前。
信任是可以存在的
支付寶最早出現的時候,還是一個叫“擔保交易”的小網頁,團隊似乎連名字都用上了,希望得到用戶的信任,而現在距離“支付寶”這個名字的啟用,也有了15年了。
15年中,支付寶也開發了無窮無盡的新功能,也不用每天人工核對訂單了。
15年,人們變了很多,消費的時間、場景、方式都有了變化,但支付寶和人們始終不變的,是“打心眼兒就相信一切會變得更美好”。
正如英國《金融時報》中文網將“擔保交易”列入“21世紀改變世界9件小事”,為它開啟了中國電子商務的黃金時代,幫助重塑了中國人的信任機制。
現在我們提起支付寶,可能不會說它幫我們保存資金,不會說它可以幫我們交水電費,不會說它可以打車,我們習慣被支付寶改變的生活。
支付寶的存在向我們證明,信任是存在的。
而未來會怎樣呢?
相信也會更美好吧!
“因為相信,所以看見”。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