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的空調走心公益廣告,暖心營銷觸動心弦
作者 | 張廣成
來源 | 廣告參考(ID:ADcankao)
“天色已晚,人們都趕在回家的路上,我的一天才剛開始”。---深夜食堂
夜晚對大多數人而言是一天的結束,但對于一些人卻是一天的開始,深夜食堂的意義在于為那些在夜里工作的人,借以食物來溫暖內心。
紙箱食堂
冬夜里的溫暖小店
在杭州,一家小吃店演繹了現實版的“深夜食堂”,每天凌晨0點到5點,搖身一變成“紙箱食堂”,為拿著紙箱前來的“夜行者們”提供免費宵夜。
美的空調此次取材都市深夜中真實的小故事,上線了一支視頻短片《深夜無風食堂》,希望每一個夜間工作者都能感受到美的無風感空調帶來的暖意。
狹窄的小吃店廚房里,老板天天晚上不睡覺,為了讓那些夜歸的人吃上一碗熱騰的飯菜。
站在街頭的快遞員小哥,剛剛送完最后一個客戶,面對電話那頭親人的催促,他依然在深夜的寒風里堅持。
出租車司機,在寒夜里等待著被敲響的車,在每一單收入的背后,是歷經幾個小時在寒風中的等待、躊躇、飽受艱辛。
還在工作的環衛工人們,無數次鉆進刺骨的下水道,只為使白天的街道整潔、道路平坦。
深夜送外賣的姑娘,電梯已經停了,她一口氣跑了12樓,拼盡全力只為讓顧客吃上熱騰騰的餐食。
正是因為有了這些平凡而又偉大的夜間勞動者們的辛苦付出使城市增添許多光彩,而寒冷的冬夜里,這些為了生計四處奔走的人群,總需要些許溫暖的光芒來慰藉內心,一處安心的“紙箱食堂”,便是這座城市最溫暖的存在。
在短片的最后,美的空調助力紙箱食堂,為小店送來無風感空調,守護夜間的奮斗者們,讓溫暖與善意延續每一個寒冬。
平凡故事引發用戶共鳴
美的暖心依舊
在著名的廣告“共鳴理論”中有闡述:廣告營銷需要喚醒并激發目標用戶難以忘懷的人生體驗或者內心的情感需求,賦予品牌特定的內涵和象征意義,建立目標對象的移情聯想,通過廣告與生活經歷的共鳴作用而產生效果。
在2019即將結束的這個月里,眾多品牌用著各式各樣的營銷手段來吸引受眾的眼球,但若想在這場年末品牌大戰中脫穎而出,則更需要精準情感洞察和走心的營銷內容來塑造有溫度、有關懷、有影響力的品牌形象。
美的這支廣告中,將這些常被忽視的夜間勞動工作者們的故事搬上熒幕,不賣慘、不刻意煽情,用真實故事表達真實情感,把普通人為生活日夜奮斗的微妙情感和盤托出,同時巧妙地植入產品,緊扣品牌關聯性,借由廣告傳遞出人情溫暖,深深地引起用戶共鳴。
在廣告短片點燃社交網絡后,美的順勢發布了一系列致敬海報,憑借深入洞察的走心文案,海報一經發出,便引發網友大量轉發討論。
這次美的空調的暖心營銷不僅連接到線下“紙箱食堂”,為店家免費提供產品外,線上也發起了暖心專題,讓#美的空調深夜無風食堂#、#溫暖,就在無風時#話題收獲了一大波聲量與討論,同時聯合比亞迪、韓都衣舍、膜法世家、金龍魚、VIVO等眾多品牌與自身產品的深度融合,在微博上集體傳播,形成一股“無風”暖流,為產品持續帶來高強度曝光量。
通過傳遞溫暖的方式與消費者溝通,加強了品牌與用戶間的情感聯系,這是美的空調一貫的營銷路數。不久前,美的空調推出的《時光絮語》廣告短片,以照片的形式定格了一家四十余年的變化,體現出為了讓每一個認真生活的人,擁有更多的時間,美的一直都在的暖心陪伴形象。
在越來越激烈的品牌營銷戰役中,消費者選擇也愈發多樣化,對于品牌來說,如何讓消費者從眾多產品中選擇自家產品,也是一件要花心思的事。
單純靠宣傳產品性能、功效顯然已經行不通了,而當其他品牌大玩花樣的時候,美的卻保持初心,通過挖掘平凡生活中的一個又一個暖心故事去撬動消費者群體。
公益廣告助力暖心營銷
傳遞品牌溫度
品牌能深入到消費者心中,說明其產品已被他們所認可,而公益廣告的重要功能之一就是維護、提高企業的品牌形象。
感同身受的溫暖總是更能打動人心,在杭州的紙箱食堂里,不同個數的紙箱能換取不同的宵夜套餐,既回收了廢舊紙箱避免造成資源浪費,也為這些夜歸的上班族、外賣員、快遞小哥、環衛工人等帶去冬日里的一份溫暖。品牌做營銷時,其實也是與人心連接的過程,營銷最重要的是與真實的人、真實的故事經歷建立聯系。
透過廣告中一幕幕貼近大眾的真實情節來建立品牌好感度,為公益做出品牌力所能及的事情,引起社會對于夜間工作群體的關注,向大眾展現出品牌價值觀與社會責任感,拉近了品牌與消費者之間的距離。
企業做公益廣告,除了盡一份社會責任之外,更想以此來擴大品牌正面影響力。美的這次回歸傳統正能量營銷,將公益融入到營銷中,讓人在寒冬中感受到不一樣的人情之暖。從公益到產品,都包羅其中,溫暖的品牌營銷能走進用戶內心深處,使品牌傳播得到最大化。
在美的這次的冬季暖心營銷中,我們看到品牌通過深層次的社會現狀洞察,精準觸達消費者內心,兼備社會價值和營銷亮點,再次鞏固品牌建立起溫暖陪伴的形象。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