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國外十佳電影海報,你pick《寄生蟲》還是《小丑》?
來源:Hiiibrand
原標題:2019年度電影海報大賞
2019年,電影產業也在努力的適應流媒體帶來的變化,而電影海報也一如既往的吸引著更多人走進電影院。事實上, 我們可以說是正處在海報的黃金時代,因為現在的制片廠(尤其是獨立電影公司)非常清醒的看到了圖像的價值所在。
英國雜志Creative Review的設計專欄作家Daniel Benneworth-Gray挑選出了他在2019年最喜歡的十張海報,并給出了解釋。
1
《舊金山的最后一位黑人》
The Last Black Man in San Franciso
設計師:Akiko Stehrenberger
Akiko Stehrenberger是絕對會提及到的一位設計師。在宣傳她即將出版的著作時,她對電影《舊金山的最后一位黑人》中這幅引人注目的海報給出了解釋:“我認為站在陡峭山坡上的主人公是電影中許多事物的隱喻。它觸及了電影中一些超現實的時刻,代表了主人公的艱苦奮斗,同時用陡峭的山坡而不是升起的金門大橋代表舊金山。”
2
年輕女孩的肖像畫
Portrait of a Lady on Fire
設計師:Akiko Stehrenberger
當你看到這個海報的第一眼,你就會被他吸引住。看上去只是簡單的涂了幾筆顏料,卻從多個角度和電影的意境相吻合。 無疑是一個絕妙的設計。
3
仲夏魘
Midsommar
設計師:InSync Plus
Stehrenberger不僅僅在海報制作上享有盛名,在很多其他領域也產生極大影響。著名的有趣游戲海報發布至今已有11年,而因之衍生的“極端陷入困境的女人”的流行趨勢卻絲毫沒有減弱的跡象。
4
紀念品
The Souvenir
設計師:Midnight Marauder
插花在今年的電影海報中可謂是一個熱門的元素。這張海報展現了明星斯溫頓·拜恩(Swinton Byrne)的驚艷肖像,被磨損的邊緣淡化了整體的優雅,透露出破敗的味道。
5
寄生蟲
Parasite
設計師:Midnight Marauder
什么是巖石?那個帳篷和那些腿代表著什么?這些人是誰?寄生蟲是什么,是誰,又在哪里?奉俊昊新電影的海報非常的獨特,充滿了蛛絲馬跡。盡管英國版本的海報仍然令人難以捉摸,但當它和韓文配合使用時,便增加了幾分幾何結構獨有的怪異性。
6
極速車王
Ford v Ferrari
很少有海報呈現出這么多不間斷的空白,尤其是當你可以用兩個世界著名演員來填補空白時。這張圖像是該電影的首張海報, 隨后的海報都顯得有些“速度與激情”,每一寸都充滿了動作。但這張海報確實最完美地抓住了這部電影的時代基調。
7
原鉆
Uncut Gems
設計師:BLT
這張海報更加慷慨地使用了留白藝術,使得整個畫面看起來像是一項科學實驗的結果:用一點也不亞當·桑德勒的方法來銷售亞當·桑德勒的電影。
8
燈塔
The Lighthouse
設計師:P+A
這是一部關于燈塔的黑白膠片,因此采用了黑白的色彩設計。
畫面上有一座燈塔,散發著霧氣,透露出絲絲恐怖感,可以想象這是經過了多少次迭代才能產生的云和波浪。同樣值得一提的是,設計師在《童話鎮》、《唐頓莊園》和《約翰·維克:第三章——異種鳥》中,都為劇中的狗狗們設計了角色海報,而在電影《燈塔》中卻只設計了一只獨眼海鷗。
9
小丑
Joker
設計師:Bond
今年,漫畫電影仍然在整個行業中占據主導地位。很高興看到DC正慢慢的嘗試著兼容化,這種多樣性可以從很多電影的營銷活動中反映出來。盡管來自同一系列漫畫,但各種小丑海報中扭曲的恐懼,與《神奇女俠1984》和《猛禽》中的荒誕或喧鬧卻各有特色。
10
黑寡婦
Black Widow
設計師:Andy Park
這張來自漫威概念藝術家安迪·帕克的引人注目的海報巧妙的避開了工作室里日益擁擠的海報——畫面中的明星人們一眼便知,同時也在電影和漫畫藝術之間架起了一座橋梁。
Daniel認為:如果說今年的電影海報有一個共同的主線,那就是插畫。曾經ps技術站在了設計的前端,現在插畫又重新回到海報設計的前沿。
以上十張海報就是CR的專欄作家Daniel心目中的2019年度海報Top10,不知道你喜歡的電影或海報設計是否在其中?
每一位觀眾在設計賞析面前都是哈姆雷特,不如參與留言說說你最喜歡的電影海報設計吧!
原文:Movie posters of the year 2019
經授權轉載至數英,轉載請聯系原作者
作者公眾號:Hiiibrand(ID: hiiibrand_com)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2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