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再也不做公眾號了,你們誰愛做誰去做吧!
在這個全民自媒體時代,不管是大公司還是小企業、不管是行業大佬還是貧民屌絲,他們都通過公眾號,搖身一變成了“媒體人”。而當各路“新媒體將改變未來”的傳單灑滿大街時,你是不是也覺的機會來了,大干一場的時候到了那?
親~先別著急開你的公眾號,還是看完這幾點自媒體人的現狀反思再說吧!
來源:H5廣告資訊站
作者:小呆
數英網DIGITALING用戶原創文章,轉載請聯系本人
1. 我再不原創了,你們都給我滾!
剛剛開號,不少人認為本寶寶覺悟高、審美好、手活細、要用原創征服朋友圈!于是,你花費大把精力去原創每篇內容,每次分享出去,朋友、同事都一片叫好!而當你打開后臺一看數據。哎呦,怎么點擊100都不到?
內心強大的你,相信“鐵杵磨成針”的古訓,在不屑的堅持下,一個多月后,終于將流量提升到了100多,就在苦苦不明緣由時,突然又被朋友圈的一篇文章給嚇傻了。
MD,這不是我寫的么,誰讓你轉了?哇塞,流量都1W多了…
百度在一搜,自己被扒的內容幾頁都翻不完,面對這些各種平臺、各種修改的搬運,你一邊叫罵著“還我流量”一邊氣憤的刷了一天的申訴。
到了晚上,你打開公眾號后臺準備今天的更新。這時,一個問題突然來了,我還要發么?
2. 原來做公眾號的都是“超級民工”
在一次通宵后,你突然意識到,做公眾號運營好像和民工打雜沒區別?
你要投入精力寫文章,內容要有觀點、帶段子、夠搞笑、有干貨;你要搞定所有視覺、表情、配圖、封面、截屏、動圖一個都不能少;你要考慮、什么時間推、用戶想看啥、為什么不分享、什么話題吸引人;要在后臺和群眾陪聊,群里和粉絲互動,能拉下臉求人關注,有錯字還不怕被打臉…
這還沒完,說不定你天天還有這些困惑!
都晚上11點了,熱點來了,追還是不追?
都三天沒更新了,太累了,發還是不發?
實在想不出寫什么了,都快昏過去了,想還是不想?
…
這么看來,做公眾號和當民工還是有區別的,民工干活不費腦子,做公眾號除了耗費體力,還要大把大把的死腦細胞,所以做公眾號的不是普通民工,都是“超級民工”!
3. 那些大神都變成賣狗皮膏藥的了?
做設計、搞營銷、寫文案的這些你眼里的大咖都開了公眾號,求知好學的你紛紛關注了他們,并整日研讀。
漸漸的這些大咖越來越多,漸漸的推送的干貨都變成了段子,漸漸的這些大咖又要拉你入群、求你打賞、賣你周邊、要你評論、發你二維碼、@你分享帖子…
這都什么鬼?有一天你終于忍無可忍,把這些昔日崇拜的偶像統統拉入了黑名單,刷著手機的你非常費解,為什么做了公眾號之后人都變成了“賣藥”的?我不做公眾號了,我不想變成“賣藥”的!
4. 世間萬象都成了“熱點” !
同事說:北京霧霾了,PM2.5爆表1000,現在環境太差了,小呆你怎么看?
小呆:我覺得這個點不錯。
同學說:科比要退賽了,今天打最后一場!從小學追到現在,小呆你怎么看?
小呆:我覺得這個點不錯。
朋友說:最近一個叫魏則西的大學生出事了,聽說是因為百度?小呆你怎么看?
小呆:我覺得這個點不錯。
…
當你對所有事件的情感認識升華到對“熱點”抓取時。恭喜你,你已經是一名思維敏銳的運營者了!但與此同時,你對世間萬物的直接體會也就此被剝奪,你的所有感受都要排在“熱點”之后。
5. 從有節操變成無下限!
也許你剛開始做公眾號,真的想推送正能量,用扎實的內容去一步一個腳印。
漸漸的,你發現這個路數根本不靠譜。反而,那些沒營養的段子更受歡迎,什么“互聯網界的二馬互抄”什么“某某小三當場被抓”什么“飛天的紅包你敢拿么”… 面對這些文化人覺得俗不可耐的內容,好歹上過幾年大學的你硬是在家閉門苦思了幾個星期,妄圖通過科學的分析法,從新解讀這個你陌生的世界。
于是,在某天晚上,你靈光一現,打開公眾號后臺,把要更新的文章《做訂閱號的那些困難》改成了《TMD! 我再也不做公眾號了,你們誰想做誰做去吧!》于是,你第一次獲得了10W+的點擊。
6. 朋友圈太動蕩了,我不想玩了!
做了一年多公眾號,終于被摔打出了一身本領。于是,你開始充滿信心的謀劃原創內容,希望利用自己積累的智慧咸魚翻身!耗費數日,你對每一個標點、每一個段落、每一個標題、每一張配圖都要求苛刻,精益求精。晚上,帖子終于順利推送了出去。
第二天早上,還做著刷爆朋友圈美夢的你打開手機一看,哇塞,朋友圈真的被刷爆了!
不過,怎么和我半毛錢關系都沒有?看著一幫假球迷跟打雞血一樣悼念科比退賽,你就納悶了,這也能成熱點?
好,從鼓作氣,再來一次!在數周的周密謀劃后,又是一篇極為優質的內容推了出去,朋友圈果真又被刷爆了。不過,這次依然又跟你沒啥關系。
悲傷的你邊刷手機邊抱怨:這回怎么又換成杜蕾斯直播廣告了?我怎么又中招了,你們這些熱點來的莫名其妙,也不打個招呼,我再也不玩了!
杜蕾斯營銷:百人直播線上廣告
實際現象級的刷屏話題每周都有,絕大多數公眾號的運營者要么是在跟進熱點的路上,要么是在成為炮灰的路上,然而身在其中辛苦加班的你,只能被市場這支無形的手操縱著。
7. 你還記得做公眾號的原因么?
如果說:想嘗試當編輯、輸出正能量、分享經驗的話,流量就不該成為左右你的難題。但沒有了流量,誰還能堅持做下去?那么,我是不是要推點大家愛看的?是不是應該改變自己,去迎合大眾?
如果說,你覺得通過做公眾號能出名、能盈利那就太天真了!公眾號的紅利期早就過了,你面對的是一片真實的紅海,各類題材賬號多的像是垃圾堆,看看你自己究竟訂閱了多少公眾號,每天又會打開幾次,即使他們都內容優質,充滿看點,但那又如何?
真的需要這么多媒體么?
過量的內容輸出已經把這個本就缺乏免疫力的系統填充成了一個大膿包,與其說互聯網是人類表現欲的放大器,還不如說,一個本就不完善的系統,被盲目的受眾賦予了太多太多的期望!而在這個過程中,又有多少人變成了流量的奴隸,又有多少人扭曲了最初的本意那?
看到了這些,你還想要做公眾號么?
最近很多朋友在開號,而且雄心壯志的想要有一番作為。我勸誡朋友們,上述7個點都是我做內容運用近1年來的真實體會。對于一個公眾號,高達百分之80的原創讓我自豪,同時也讓我身心疲憊,在H5領域我們做到了廣受關注。可這樣堅持意義有多大?回報和付出究竟又有多么不匹配?這些問題恐怕我自己都說不清楚。
而如果,你還是硬要跳進這個滿是餓狼的林子里來捕獵,我給你兩點忠告:
1.別覺得做自媒體是在四兩撥千斤,這真的是一個苦差事,只有大量的付出才會有回報,而回報經常不等價,做好心理預期。
2.別急著開號,先去對你想要介入的領域做背景調查,越詳細越好,在你這個領域究竟有多少自媒體,他們的狀況如何,他們的優勢缺點都是什么,有了明確的定位和預期再開不遲。
做了這么久自媒體,確實累了,謝謝大家一直以來的關注,咱們下期見了~
來源:H5廣告資訊站
作者:小呆 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
數英轉載規范*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數英網立場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