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站不像YouTube,像快手
導語:和快手呈現的“魔幻現實”不同,B站創作者呈現的是更年輕化的“精致現實”。
作者 | 趙思強
編輯 | 石 燦
“我真誠地相信,一千年后,短視頻會像唐詩宋詞一樣,成為一個時代的標志;我一直也相信,短視頻的創作者們,不只是作為一個網紅,更是作為一個內容創作者,被時代記住。”和往常的視頻里休閑著裝不同,視頻博主何同學一身西裝,手握一座金色獎杯,沖著臺下的觀眾說出這番話。
這里BILIBILI POWER UP 2019年度UP主頒獎典禮,除了何同學以外,還有另外99位“視頻詩人”在當晚被記錄進了B站的歷史。
從2019年開始,B站決定在每年歲末年初的時候,評出百位在B站表現優異的UP主,賦予他們百大UP主的稱號。同時,在頒獎典禮這天,還會頒發年度彈幕人氣、年度新人、年度黑馬UP主等多個單項獎。
所謂UP主,是B站對站內視頻創作者的昵稱,UP是UPload的簡稱,類似發微博的博主和論壇發帖的樓主。這是一個很B站的詞,國內沒有第二家平臺這樣稱呼自己的創作者。
“出圈”,是B站2019年的關鍵詞。尤其在打出“萬物皆可B站”的口號之后,B站越來越迫切地想向外界宣告,B站已經是一個擁有7000余個文化圈層的大社區。
并且,B站身上的標簽變得越來越多,中國最大的音樂創作平臺之一,中國最大的游戲視頻平臺之一,中國最大的在線自學平臺之一......但是這些標簽仍然沒有占據大眾的心智。
2020年跨年引起爆炸傳播的跨年晚會,同樣也是一次成功的嘗試。通過這次晚會,B站也在對外宣告著,隨著B站泛年輕文化用戶數量的增長,越來越多的大眾流行文化正在和B站發生關系。
這肯定需要一個過程,而變化也確實在慢慢發生。
引起這些變化的,主要源自B站的創作者。他們是B站最重要的資產,也是B站區別于其他平臺的核心之一。
內容行業的競爭,到最后都會回到人才競爭層面。越來越多內容產品競相擠占用戶有限的時間,內容平臺面臨的威脅不再只有同行,還有各種試圖涉足內容、掌控流量入口的平臺。
在這場內容平臺與“門口野蠻人”的時間大戰中,B站的最大機會在于盡快強化生態中每個環節之間的正向作用,持續提升內容的數量和質量,最終讓內容生產者和消費者之間自發形成的生態,真正沉淀為平臺自覺的商業模式,構建起競爭壁壘。這就必須要借助UP主們的力量。
B站董事長陳睿曾做過這樣一個比喻,B站就像是一個小區,這個小區里面有住客、有商戶,里面的業主就是用戶,這些商戶的經營者就是UP主。
在頒獎典禮現場看UP主表演的陳睿
“你一定要選擇對你的社區發展長期有利的用戶,我不是不團結其他人,而是我一定要知道對我社區發展最有利用戶是什么?第一就是UP主。”陳睿在接受晚點采訪時說。
2017年,B站把首頁從分區改成智能推薦,遭到用戶強烈反對。但陳睿堅持要做,理由是因為這對UP主有利。“如果UP主都不生產內容,觀眾就散了。”
發展至今,隨著B站分區的細化,越來越多領域的UP主開始展露頭角,B站內容的豐富度也因此不斷擴充,構成了一個日愈完善的內容生態體系。根據B站2019年三季度財報PUGC內容占B站整體播放量的90%。三季度B站月均活躍UP主達110萬,月均投稿量達310萬,分別同比增長93%和83%。
從百大UP主所屬的分區比例變化就能窺探B站內容的變化。2018年,百大UP主中所在分區最多的是游戲區,但到了2019年,生活區成為了占比最大的分區,達到34名,覆蓋了美食、美妝、萌寵等多個細分領域。
根據B站的公開數據,2019年全年生活區UP主數量同比增長161%,在所有分區中增速最快;其中,萌寵類、美食類、Vlog與旅游類的UP主數量增幅都在150%以上;生活區播放量同比增長108%,互動率上漲250%。
相比起其他各個專業分區,生活區門檻低、制作難度不高,卻受眾最為廣泛,生活類稿件的猛增,從某種意義上意味著內容形態的多元化,加入B站的創作者正在變得越來越多。
“新人都是魔鬼?!痹诮o年度新人UP主頒獎時,嗶哩嗶哩副董事長兼COO李旎說了這樣一句話。
這是B站的一句老梗,有時是調侃一些許久未更新的老UP主,有時則是發自內心地感慨,新人都是魔鬼,一些剛投稿不久的UP主,就已經展現出一個十分成熟的創作姿態,從技術、內容、創意等方面讓人大開眼界。
相比去年的榜單,2020年的百大UP主有45位是新面孔,其中還有一些是2019年才剛開始做視頻的。
被評為“年度黑馬UP主”的“大祥哥來了”,一年漲粉300萬。要知道B站目前粉絲量最高的UP主老番茄,粉絲量是790萬,而老番茄剛開始投稿時,還在上初中,現在他已經是復旦研究生......
和所有的社區一樣,B站的內容消費者和創作者往往是兩位一體,一個擁有百萬粉絲的UP主,也可能是另一個UP主的忠實粉絲,無論是創作者還是觀眾,都是整個社區環境的創造者和參與者。
這就構成了一個良性的循環:大量的UP主創造出內容,構成的獨特文化氛圍吸引了新的用戶,這些用戶慢慢萌生了“自己也要生產內容”的想法,開始成長,并受到社區內其他用戶的追捧,如此循環反復。這種伴隨讓UP主和用戶之間產生了極強的感情連接,演變成一種雙向的陪伴和成長。
“我特別喜歡B站的一點,就是它的創作氛圍和可愛的觀眾們,你不會在除了這里之外的地方,找到更懂你,更會接梗,更會造梗的這么一群人”,被評為年度創新UP主的“機智的黨妹”在發表獲獎感言時說。
2019年,關于B站更像誰的討論越來越多了,已經沒人再把B站和優愛騰相提并論了,因為雙方的差異變得越來越明顯,被提到最多的還是Youtubu,而最近B站又被解讀成頭條系的最大競爭對手。
刺猬公社(ID:ciweigongshe)認為,從社區氛圍來講,B站反而會更像快手,因為這兩家平臺,籠絡的都是一個非常大類的群體,B站是追求新鮮的年輕人,快手則是為生活奔波的普通人。在這個大類下,這些用戶會產生各種各樣的需求,當這些需求被一一滿足,平臺的氛圍自然也逐漸形成。
和快手呈現的“魔幻現實”不同,B站創作者呈現的是更年輕化的“精致現實”。
“年輕”兩個字決定了很多事,決定了他們的最初的創作動機不是功利的,決定了他們的創作理念是最前沿的,決定了他們對視頻質量的高要求,決定了他們強烈的表達欲和社交需求。
在長期堅持創作之后,他們不斷成長,變成了同齡人中的草根偶像。UP主與用戶之間通過彈幕,評論等形式直接產生互動,是社區活躍度的重要來源。
被評為年度最佳作品的《【何同學】有多快?5G在日常使用中的真實體驗》,是2019年6月在全網引爆的一段視頻,他的創作者“老師好我叫何同學”,是來自北京郵電大學的在讀大學生。其他百大UP主中也不乏00后。
B站的年輕基因是在持續向下傳導的,不斷“出圈”的過程,其實并不是平臺的刻意為之,而是由用戶以及創作者自身的成長而推動的。
“祝小破站在破圈層的道路上披荊斬棘,未來不只是中國的Youtube,更是全世界第一個bilibili?!鲍@得年度新人UP主的巫師財經在發表獲獎感言時這樣說道。
祝福是美好的,但無論是B站,還是UP主們,要做的事,依舊很多。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