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約奧運中國禮服發布了!網友吵翻天:為什么又是番茄炒蛋 ?
近日,里約奧運會中國代表團的禮儀正裝也發布啦。與北京奧運會和倫敦奧運會一樣,這一套禮服依然是以國旗色紅色和黃色為主要設計元素。于是,網友們們又吵翻天了,這配色,為什么又是番茄炒蛋呢!!
2008年北京奧運會上,中國代表團的奧運禮服就被網友們戲稱為“番茄炒蛋”。這套,大家可以對比下圖感受一下:
其實,之前的并不是這樣。葉超瑩說,禮服的顏色其實并沒有硬性的規定,“2008年以前中國代表團的禮服,就有灰色、藍色等顏色。”
1984年洛杉磯奧運會、1996年亞特蘭大奧運會和2000年悉尼奧運會,中國隊的禮服采用的都是“藍白配”,給人以穩健、整潔的印象。
1988年漢城奧運會、1992年巴塞羅那奧運會和2004年雅典奧運會,中國隊采用的是“紅白配”的禮服,不過1992年的時候是“女穿紅、男穿白”,后來反了過來,變成了“男穿紅”,一直持續到今天。
看配色,看設計。就有不少機智網友深深點頭了:嗯,我知道,又是“番茄炒蛋之父”的作品吧?!
葉老師,是你設計的嗎?
沒錯。從08年奧運會起,設計師葉超瑩就開始給中國代表團設計正裝禮服。
昨天,錢江晚報記者專訪了禮服的設計師葉超瑩:
專訪:設計師葉超瑩
這位“番茄炒蛋之父”來自溫州。 “北京、倫敦和里約連續三屆奧運會,還有2010年廣州亞運會、2014年仁川亞運會中國代表團的禮服,全部都是我設計和生產的。”葉超瑩昨天告訴記者。
對于網友們關于“番茄炒蛋”的一些批評和吐槽,葉超瑩表示理解,“那時甚至有人會半夜打電話給我:‘葉老師,真的是你設計的嗎?怎么這么難看啊?’”
“沒有一項設計是每個人都認可的,對于外界的批評聲音,我都接受。”葉超瑩說,“不過對于運動員來說,代表國家參加奧運會,是一件很榮耀的事情。這一套衣服,能給他們一些心理暗示,像是披著國旗入場,很有紀念意義。不是運動員,可能沒有這樣的感受。”
“這一次里約奧運會的禮服,我和設計團隊前后作了5稿的設計,一次次地推翻,最后還是回到了紅色和黃色。”葉超瑩說。
雖然都是“番茄炒蛋”,不過這幾屆奧運會的禮服還是有一些小小的不同。
北京奧運會的紅色是采自北京天安門城樓上的紅色:
倫敦奧運會的紅色則是采自國旗的紅色。
今年這一款男裝是紅色向黃色過渡中的一種紅色,隱隱約約在紅色里能看到黃色。
葉超瑩表示,相比前兩屆,這屆奧運會的禮服更符合運動員的體型,更人性化,穿著也更舒服,“參加開幕式的運動員往往要等六七個小時,如果衣服不舒服,會非常難受,所以讓運動員穿得更舒服是第一目的。”
好吧,最后,咱們看看其他國家的吧!
一、美國代表團,時裝品牌Polo Ralph Lauren
Ralph Lauren為美國代表團,制作了里約奧運會的閉幕式制服。這次的服裝以紅白藍三色為主,設計非常簡潔。
二、加拿大代表團,品牌公司Dsquared2的設計師設計
加拿大代表團的服裝是Dsquared2品牌提供的。
這次的服裝,已經在加拿大最大的百貨公司Hudson's Bay出售,官網也可以在線購買。雖然燕尾服設計看著很fashion,
三、法國代表團,法國品牌Lacoste
Lacoste鱷魚,本身就是運動員創立的品牌。這次的代表團服裝,給人一種法式優雅。
四、英國代表團,設計師Stella McCartney聯手德國品牌Adidas
2012年倫敦奧運會的服裝是出自本土設計師Stella McCartney(斯特拉)。而今年英國代表團的比賽服裝,也繼續由Stella McCartney設計,Adidas作為聯合品牌。
五、瑞典代表團,瑞典品牌H&M
瑞典著名的快時尚品牌H&M,也是再次給瑞典代表團設計比賽服裝。
六、德國代表團,德國運動品牌Adidas
德國代表團的服裝一定是當家品牌阿迪達斯來撐了。
整體顏色沒有一味的選用國旗色。
七、意大利代表團,意大利品牌GiorgioArmani
今年的里約奧運會,意大利代表團的服裝是由GiorgioArmani設計。
EA7是Armani的一個運動系列。
整個服裝發布,也是超有逼格的時裝秀的趕腳
八、俄羅斯代表團,藝術家作品設計服裝
俄羅斯代表團的服裝發布也別具特色,直接在莫斯科的特列季亞科夫畫廊走秀。
九、韓國代表團,韓國時尚品牌Bean Pole設計
因為巴西寨卡病毒肆虐,韓國設計師給運動員設計了可以防御“寨卡”的服裝。
有種校園風的套裝,再加上一頂禮帽。韓國團的制服從上到下,包裹的嚴實。衣服的面料也專門添加了驅蚊的化學物質,用來抵御病毒。
十、澳大利亞代表團,澳洲品牌Sportscraft
澳大利亞代表團繼續沿用了之前戰袍的設計品牌Sportscraft。
澳洲的開幕式禮服應該是最有情懷的。外套內襯里,印有澳大利亞所有奧運金牌獲得者的名字。
-你最喜歡哪一款?-
來源:錢江晚報、商務范
資料/圖片來自spreeradio.de、gazzetta.it、Google
值班編輯:周勤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17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