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光面館:如何以一碗面甄別性格
毋庸置疑,需要慰藉的時候。
擠上返程的春運高峰,逼仄的列車空間里,饑腸轆轆的路途中,唯有泡面的誘人香味,才能壓低我們逐漸不耐煩的情緒。
每一次加完班的深夜,洗個舒服的熱水澡后,一碗香氣騰騰的面條,好像才能趕走一天的疲憊,最好還能臥一個蛋,作為今天的獎勵。
但吃面的場景,遠不止這些。作為最日常的飲食習慣之一,吃面,早已成為人際關系中的一面反光鏡,你吃著什么口味的面,有著怎樣的習慣,或許就能映射出你是個什么性格的人。
還記得那個以面寫人的小時光面館嗎?面館老板總是能夠從來往的人群中,從食客的吃面習慣看人生。這一次他又出新作了,從「吃面看個性」,為六位有不同吃面習慣的人特制了六份不同的面條。
01
先吃面再吃料的人,總是習慣付出
先吃面再吃料的人
他們總是習慣付出
而且,是以一種不著痕跡的方式
不善言辭,卻總能關注你的一舉一動,從小細節讓人感到安心的男友,默默為女友投食她認為很好吃的料,又能在女友捋頭發時,遞上一根早已準備好的橡皮筋。本以為這樣的愛情故事能夠甜蜜的走到結尾,沒想到很快便迎來了分別。
小川因為公司外派,必須與女友分別一年,而其沉穩內斂的性格,又不能做到與女友的有效溝通,女友轉身要走之際,終于按捺不住起身擁抱女友,說出心里的話。
這種默默付出型的人
外表看起來冷靜
掀開鍋蓋里面
早已沸騰
一碗“牛在身邊鍋燒面”上桌,心照不宣間,彼此早已有了選擇。后來時光繼續流走,女孩子依然喜歡先吃料,再吃面,夸贊一下面館老板的好手藝。
從情侶之間的互動中,面館老板一層一層剖析男孩子的性格,并以面喻人,配合一些一語雙關和諧音梗的精煉文案,做到情感的精準打擊。
02
面館里的故事還在上演
這樣看來,小時光面館頗象是《深夜食堂》的濃縮版,都在通過“吃”這一舉動,還原主人公背后的故事,展現動人的情感。但相較《深夜食堂》中,需要花近一個小時去描述,小時光面館里的故事,就更符合快餐文化當下,用戶們的下飯習慣。而“面”這一食物雖然簡單,但在感人故事和走心文案的襯托下,就不再顯得那么單薄。
再者,面館里的食客形形色色,每個不同性格的人,所帶來的故事不盡相同,六碗特制面才剛上了一碗,其他幾碗里,說不定就有你的故事。
面來直接吃
省下時光給重要的事
與時間賽跑的風哥,從不會在同一個地方停留超過五分鐘,但是每個月的第二個星期日,風哥卻會花上大把的時間,聽女兒滔滔不絕的訴說學校里的日常。面館老板根據風哥女兒講話的進度,把控著制作炒面的時間,兩碗“時光慢慢炒”炒面上桌,再著急趕路賺錢的父母,也愿意為孩子的故事駐足停留。
為了重要的人,風也會停下來。
一口面不咬斷
是思念還是習慣
因為阿嬤的一個玩笑,阿成吃面從不咬斷,以期阿嬤能夠長命百歲,但其實阿成內心深處知道,不想斷的,是與奶奶的那份回憶。
有一個真誠的個性,有一段想要珍藏的情感回憶,只要好好的放在心里,相信永遠都不會斷的。
除了上面這三個故事外,小時光面館「吃面看個性」系列,還講述了「吃面前先聞香氣,再解道感情題」、「每口都要分配好的控制狂,難得亂了一回」、「把面放在湯匙上吃的人,最不把自己放心上」三個故事,描述不同人際關系中,不同性格人群背后的真摯情感。
03
販賣情感故事的品牌更有溫度
即使是同一個地域的人,也會因為不同的人生經歷養成不同的飲食習慣,對于面條的喜好自然也會不同。那些喜歡先吃面后吃料的人,或許在一開始,也習慣先吃料再吃面,以免撐破肚子時,面條完了,余下一堆垂涎欲滴的料。但直到他們遇到了想要守護的人,就想著把這些好吃料的分享給他,潛移默化中養成了先面后料的習慣。
視頻通過帶有臺灣廣告傳統人文氣息的旁邊文案,再加上一些詼諧的文字玩法,透過吃面這一表象,挖掘到食客性格本質,走心卻不油膩。而“以心,情調味”的slogan在視頻中更是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值得反復咀嚼。
不做營銷講故事,不賣產品賣情感,雖然是品牌系列廣告,卻沒有聞得一點的營銷味道,反而能夠以情動人,這便是品牌做廣告的溫度。
但其實,吃面本身就是蠻溫暖,蠻治愈的一件事,在家宅著的這段時間,你吃面了嗎?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1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