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設計被色彩綁架了嗎?
讀了很多關于色彩的書,結合日常的工作經歷,攢下一些筆記:
為了可以從對顏色固有的觀念中跳出來,我們來思考一下:有沒有對某種色彩帶有偏見,又有沒有對某種色彩特別鐘愛。也只有跳出來了,才能更靈活地運用色彩。
一、定好四種色很重要
1、點睛色:強調作品的主體、吸引眼球的色彩。
2、主色:整體的色彩。
3、陰影用色:陰影或線條所用的色彩。
4、光的用色:表現光的最亮色,雖然白色用得很多,但是除了白色,用一些接近白色的其他色彩,氛圍也會發生變化。
二、世界上沒有老土的色彩
1、色彩本身沒有錯,錯的是色彩搭配使人產生各種不同的聯想。
當想在四種色彩之外增加用色的時候:
不選擇偏離主色的色系和色域太遠的色彩
不選擇比點睛色更跳的色彩
不選擇比最暗色更暗的色彩
不選擇比最亮色更亮的色彩
2、創作符合設計理念的色彩,從感覺開始:
好的配色不僅僅是“漂亮”。雖然漂亮的畫面讓人喜歡,但是“漂亮”的標準會隨著流行趨勢、場景設置和表現對象不同而改變。如果,在某個空間里,想達到自然、舒適、安逸的感覺,往往不能給人帶來眼球的沖擊力,因為,這些感覺是由純度很高的顏色所組成,不能用“漂亮”或者“不漂亮”來形容,更多的是,你的感受。
3、使用顏色來準確地表達空間的“情緒”,更顯重要:
首先,放下自己的習慣,例如樹木用綠色、皮膚用肉色、天空用藍色這一系列的理所當然,就膚色來說,黑種人、黃種人、白種人不一樣,老人和孩子也不一樣,所以,跳出你那固有的觀念。
舉例:在沒有文字、圖像的情況下,單純用一種顏色來表達憂傷的感覺,非藍色、灰色莫屬。那么在這個時候,如果我們想表達一個人的憂傷,是否可以考慮用上藍臉、灰臉或者我們最流行的“黑臉”。
顏色的運靈活運用,除了一丁點兒理論之外,剩下的都是實踐了!(安靜的書房、具創意的書房、需要耐心的書房,我們來實踐看看)。
在不斷的實踐過程中,尋找真正屬于自己的色彩——什么年齡、什么心情、什么使用場景等息息相關的思考,都有助于你尋找到真正屬于你的色彩。
三、確定空間的“情緒”
先通過色彩思考相應的感覺、氣氛、場景等等,再對從這種色彩中聯想到的事物進行再思考,從而就能用具體的形象表達有抽象的感覺了。
抽象的感覺→色彩→具體的事物
舉例:
什么是“幸福的感覺”和“憂傷的感覺”,并據此制定色表:
第一步:幸福感覺的色彩→橙色、黃色、象牙色、淡藍色
憂傷感覺的色彩→灰色、深藍色..
第二步:思考從這些色彩中能夠想象到的事物
象牙色+黃色→飛鳥、淡藍色→天空
灰色→烏云、深藍色→深海
從具有幸福感的色彩中聯想到的事物有飛鳥和天空,從具有憂郁感的色彩中聯想到的事物有烏云和深海,這些就是二次形象,就是“由色彩聯想到事物”。把這些二次形象組合起來,就會得到“天空中的飛鳥”和“烏云籠罩下的深海中游玩的小魚”這樣的畫面。這樣,一個空間就有了新的形象,其所承載的感情也更鮮明地表達出來了。.
這樣,色彩就不僅僅是填充畫面的東西,而是具備了自己的“想法”,可以實現新的畫面,下面整理了一些對傳達抽象感情的色彩,大家可以嘗試從這些色彩中聯想到的事物、動物、情景、場所等等,尋找自己的專屬色彩,并運用到自己的方案中去吧?。牢兜?、無味的、吵鬧的、安靜的、年輕的、年長的、現代的、保守的、都市的、鄉村的,詳見大圖)
四、比聯想更容易的是逆聯想
相反地,當你從抽象的感覺中尋找不到任何色彩、不知道該使用什么顏色表達某種情感的時候,可以對色彩進行逆聯想。羅列出人物、動物、場所、場景等,再尋找這些事物的色彩,然后就可以很容易地找到表現抽象情感的色彩了。
抽象的感覺→主具體的事物→色彩
“能動(非人為的)”和“被動(人為的)”聯想到的事物、人物、動物、場景等。
能動聯想→自然、樹木、太陽、野生動物……
被動聯想→上下關系、上司下屬、農場里的動物、城市、機械……
舉例:
“能動的自然和樹木”以及“被動的城市和機械”的色彩。
城市和機械聯想色彩→灰色、青色……
自然和樹木聯想色彩→綠色、青綠色、古銅色……
五、對色彩立體化的思考中享受色彩
到此為止,整理了如何找出需要的色彩并在設計中加以運用的“配色基本”。
數英用戶原創,轉載請遵守規范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