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調研了一千個企業人,發現了一些真相|內附真實數據
最近的熱搜是這樣的
“尼日利亞暴發不明疾病
聯合國呼吁關注非洲蝗災
澳大利亞暴雨引發山洪
巴西發現神秘病毒
菲律賓火山爆發
英國出現超級傳播者”
……
2020年的地球似乎開始了重啟模式,全世界都在災禍中砥礪前行。
但哪里有問題哪里就有需求,哪里有需求哪里就有商機。比如據說已經有AI公司申請到了貸款,開始進行戴口罩的面部識別;有庫存積壓嚴重的內褲生產廠決定把廠里的所有內褲連夜改成口罩,硬核防疫段子層出不窮,連荊軻刺秦不用劍,王朗死于飛沫噴濺的秦腔宣傳都出現了好幾條……
在苦中作樂的日子里,連湖北口音的詐騙電話都顯得極其鼓舞人心,眼看就是情人節了,小情侶們大概永遠也沒想過口罩居然會成為超過機械鍵盤和神仙水的情人節爆款斷貨單品。
而好不容易從前幾年流行的焦慮陷阱中爬上來,調整好心態的企業主們,也被地球母親的這一波連環操作殺了個集體人仰馬翻,再一次開始迷茫焦慮。
但聰明人都明白,焦慮本身是沒有意義的,只有行動才有意義。
在現階段下,大部分人已經完成了健康知識和產業影響力的信心積累,不外乎是戴口罩勤洗手多通風少外出,以及市場一定會出現動蕩,餐飲旅游等行業損失慘重,但電商生鮮外送在線辦公教育等行業大大利好云云……
都是老生常談,信息疲勞開始出現。
人們關注的不再是怎么防疫,也不再是回憶非典期間發生過什么,而是出路到底在哪里,真正的解決方案到底是什么,誰是能幫助自己的人,什么策略才能讓自己從困惑中走出來。
為了找到焦慮的根源和行動的方向,幾天前,進擊波財經有史以來第一次發布了千人調查——《關于新冠疫情對不同行業的影響調查》
在問卷中,有76%的朋友假期被延長了7天以上,近半受訪者因疫情而導致收入或多或少下降。
這些人來自各行各業,年齡與第一學歷也各不相同,大部分人的年齡在25-40歲,正是各個企業的中流砥柱,也是家庭構成的中堅力量。
在調查中,受訪者認為最受負面影響的行業分別是餐飲、旅游、酒店,平均焦慮指數超過3.5(五分制),47%的人認為疫情會對整個市場帶來明顯影響。
毫無疑問,餐飲酒店等行業的確是受此次疫情沖擊影響最大的行業之一。而我國共有超過1000萬家餐飲業企業,在這個本身就競爭極度殘酷的行業里,個體工商戶占比超過95%;緊隨其后的是酒店類企業,全國共有80萬家左右,其中個體工商戶占比同樣高達85%。
于是廣義來看,其實受到最大沖擊的是并不是某個行業,而是全國所有的中小微企業主們。
兩周前西貝餐飲董事長賈國龍稱,疫情致西貝2萬多名員工待業,貸款發工資僅能撐3月。但其實對絕大多數中小微企業主來說,60天已經是個極大的難關。畢竟損失2個月,就相當于憑空消失了6分之1年。
混沌中的四類企業
突如其來的危難就像是潮水褪去的那一刻,裸泳者暴露無遺。轉瞬之間將原先看似只有規模不同的公司們分為幾個類型,大家可以自我反思一下,對號入座。
一類企業在這場戰役中化危為機,在運用自身儲備進行自救的同時積極展開其他救援,通過雪中送炭的策略贏得口碑和信任,靜待危機結束后迎來大爆發。這種企業最少,對企業自身的能力要求也最高,他們相當于諾亞方舟的制造者。其中最典型的是阿里系、騰訊系、頭條系等巨擘。
二類企業略次之,盡管短期內業務受到一定影響,但仍然能通過精英人才完成業務的高水平運作,甚至完成度比平時更高,質量更好。同時積極尋找互助策略進行自救,爭取能和一類企業達成合作。
這種在逆水行舟中繼續保持清醒的沖刺狀態的企業,可以在危機中將自身能力進行歷練和提升,從而吃到未來市場淘汰后出現的天窗紅利。這種企業也不多,可以理解成諾亞方舟上的船員或者一等艙乘客。例如近期大放異彩的盒馬、猿輔導、以及阿里旗下的釘釘。
三類企業業務停滯,采用過度保守而不是積極自救互助的策略,通過裁員和降薪甚至停薪勉強維持公司存在。
這顯然不是長久之道,如果危機能夠在短期解除,那么公司仍然有可能在元氣大傷之后重新運轉起來,而如果這種狀態維持3個月以上,這種企業就會面臨存亡考驗。這種企業最多,在疫情沒有結束之前,他們相當于薛定諤的公司:既可以說他們活著,也可以說他們已經死了。
四類企業則在爆發的信息中進行漫無目的的困獸之斗,策略混亂,消耗原本就不太豐厚的家底,原本積累的隱患和失誤徹底爆發,軍心渙散,基本等于坐以待斃。這種企業總量并不多,但他們會是這次大淘汰中的炮灰主力軍。用臧克家的話說,有的人活著,他已經死了。
四種不同的生態位上的企業各有代表,其中最安全的無疑是一類企業和二類企業,三類企業需要盡快找到方向,搶到諾亞方舟的船票。至于第四類企業,就不說了。身處第四類企業的朋友們,可以趁著最近沒事,多刷一刷招聘軟件。
不要盲目認為企業類型與企業自身的規模掛鉤。因為這是最需要決策者與員工互相理解,企業與企業之間互相幫助的時刻。
沒有人能獨善其身,哪怕你是一類企業
我們必須明白一個前提:純粹的善意一般是只會出現在個人與個人之間,而企業是一個集團,本身并不具備人格化的特征。
但是,在社會災難到來時,沒有人能獨善其身。包括看似安穩的一二類企業,或者服務于B端的企業。所以在這種時候,許多這樣的企業會為了自己未來的生命安全,去向下游企業中的客戶輸血。
這是一種產業鏈層面的,在上游發現中下游不穩定時,所提供的一種唇齒相依,休戚與共的救亡圖存方案。
說白一些,很多平臺型或服務性質比較強的優質企業需要通過保護其他企業來讓自己實現可持續發展。只有幫助其他客戶,使下游能安穩度過危險期,才能在特殊時期結束后吃到這一波市場信任,收回成本。
在大多數扶持幫助都屬于錦上添花的時代,這無疑是一種在雪中送炭的同時又很需要膽量和魄力的自我升級方式。
聰明的企業不一定善良,但善良的企業是一定聰明的。
拿在元宵節前緊急宣布發放1億元補貼的天眼查來說,作為長期與中小微企業合作,與中小微企業相輔相成的企業信息查詢平臺,天眼查并不是直接遭遇沖擊的公司。加上長期的口碑運營與網絡化服務,讓他們可以躋身于諾亞方舟之中。
但他們依然要面對極大的考驗。因為作為次影響行業,一旦客戶鏈條崩塌,企業原有的基本盤就會因客戶的倒閉而萎縮,同時,來自更上一層的扶持和來自C端的反彈,通常都只會響應到受打擊最大,最明顯的一線行業上,次級行業反而可能會因為“傷情不夠慘重”而被遺忘——也就燈下黑。
所以天眼查這一次發起的補貼活動,是通過為企業主客戶們提供工商代辦、商標注冊、代理記賬、法律咨詢等業務,讓企業主們能夠實現“無接觸服務”,可以做到足不出戶就保持公司的正常運轉,生意照做。
這些業務并非沒有成本,更不只是在后臺開幾個賬號就能夠解決的,天眼查依舊要付出跟平時一樣需要付出的人力成本和管理成本。
所以這就是一次典型的,由已經登上諾亞方舟的企業所發起的,向二三類企業‘贈送船票’的行動。
在各種初創公司里,天眼查的性質有些特殊。
截至2019年12月,天眼查已有超過2.2億個人用戶、1000萬家企業用戶,從最基礎的功能和自身定位來說,縱然有行業內第一家獲得央行企業征信備案的機構頭銜,有普惠型淺度盡調工具的美譽,但從用戶角度來看,天眼查依然只是一個第三方查詢工具。
蜘蛛俠的人生有一句格言叫‘能力越大,責任越大’,強大的信息整合能力讓天眼查在某種程度上扮演了市場風險警告者的角色,這種角色的意義與責任都十分重大。
「江湖百曉生」的位置并不易坐,其中最敏感最難建立的,就是市場對品牌的信任。疾風知勁草,患難見真情,最容易建立信任的時機莫過于危難之中。
大雪壓青松
在這場戰疫中,向下輸血、贈送船票的事情并不鮮見。
盒馬接收了500余名來自不同地區和不同餐飲公司的員工,用幫助西貝、云海肴等企業節省成本的方式,保持合作方的生存問題;美的電器在順德當地拿出億元補貼,幫助當地其他下游小微企業穩定存活,助力電器之鄉持續發展;淘寶發起「吃貨助農」項目,幫扶淘寶生態內受疫情影響導致農產品滯銷的電商散戶……
這些策略都是在積極進行企業互助,發動保護傘的作用,讓自己的客戶能夠渡過難關。
中國的商業土壤里從來不缺少善意,也不缺少愿意與伙伴同舟共濟的企業。在今天這篇文章的背后,我更期待的是更多的二類企業能晉升為一類企業,更多三類企業能成為二類企業,而更多的一類企業,則敢于對下游伸出援手,將企業與企業之間,人與人之間的關系變得更人性化,更唇齒相依。
我相信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歷史使命,也許對我們這一代能吃飽穿暖,能為夢想躊躇滿志的人來說,我們的使命就是這個,就是讓這個世界的善意能傳遞,能獲得回報,能真正使好人有好報。
畢竟正如前文說的那樣:現在是最需要決策者與員工互相理解,企業與企業之間互相幫助的時刻。
大雪壓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潔,待到雪化時。
我相信,我們都能熬過這個冬天。
點擊「閱讀原文」,立即參加天眼查億元補貼,搶船票,再出發。
<end>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