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周我買了一些股票及思考
從2月3日開始在家辦公已經兩周,我公司基本建立了遠程辦公與協同,此刻考核工作時間毫無意義,一切以結果導向,這是唯一的方法。毫無疑問,在家辦公的工作密度肯定比正常情況下要小不少,哪怕是結果導向,也很難避免。
我所在的行業相比依靠線下場景的零售、酒店、旅行、線下教育等行業以及制造業要好太多太多了,雖然也大受影響,但大部分公司在壓縮和延緩支出、適當裁減人員與嚴控現金流的前提下是能扛過去,如果幾個月都扛不下去,只能說明公司底子太差了,倒掉也不可惜。就我多年管理公司的經驗,營銷、媒體和廣告行業的公司如果現金儲備低于6個月正常開支就是不好的,就算在正常情況下可能因為一個項目出問題而導致現金流緊張,我以為保證12個月開支的現金儲備才是放心的,實際上這并不難做到。
2月3日A股開盤后如所有人預期大跌,第二天我時隔多日再次入市了,截止到本周五滿兩周的交易日,累積收益7%左右,我屬于那種雞蛋要多放幾個籃子的風格,漲的最多的股票超過20%,但也有不滿5%,所以綜合下來還不錯,昨天看到一個數據說中國有1.2億股民,連續兩周穩定上漲,并且券商不能做融券業務,也就是不能做空,此刻這1.2億股民的心情和情緒非常重要,這其中的道理不言而喻。
這兩周除了工作和生活外,在每天A股開盤的9點半和美股開盤的晚上10點半準時開始打開手機上券商的App,看一看股市結合疫情發展和當天商業世界的大事,通過觀察和買賣股票會有不少體會和思考,每一只股票就是一個企業和一個行業,背后有太多內容可以琢磨,很有趣也非常考驗功力,這兩周的操作有一些總結和大家做些分享。
旅游、航空、食品和零售是本次疫情的重災區,但這是表面,首先選擇公司的基本面要很優質,有穩定的利潤是第一位,市凈率、市盈率也看一看,但最重要的是看一看元旦以來下跌是否超過20%以上,短線來看這類股票上漲20%甚至30%是很穩的。
保險和銀行和一些歸于白馬股的股票很穩定,基本屬于壓艙石類型,漲不會暴漲,跌也不會大跌,長期看是穩定上漲的,穩健風格的人基本會選擇這類股票做配置,但一些城商行、農商行的風險稍大,盡量規避。
和很多人一樣,我也聽消息和股市高手的分享,說實話就是選擇相信,因為你也沒辦法證偽,看看基本面沒太大問題就買了和疫情有一定關聯的醫療、軟件和工程方面的股票,漲勢都不錯,這些是準備中期持有的,至少1-2個月以上。不得不說,術業有專攻,對行業的研究絕對不是蓋的,時間的付出一定是有回報的,相信專業的力量。接下來我們也會有類似方面的媒體內容計劃,正在積極籌備中。
另外我選擇了一些超短期炒作的股票,比如傳媒,1-2個漲停板就賣出,雖然很多高手都不會如此操作,快進快出一般屬于菜鳥級別,但因為在家里待著時間相對多,就做了幾次這樣的操作,這個不具備參考性。
我的股票配置,基本相當于一個基金了,大家知道基金都是綜合配置的,確保穩定的增長,我會和大盤做比較,這兩周的收益率基本和大盤保持一致。以前炒股有賺到過也虧到過,學費沒白交,這次入市成熟不少,我對賣出股票有嚴格的設定,超過20%以上逐步賣,控制貪欲很難,但非常重要。
在再次入A股前,我已經在美股有接近一年的操作,戰績有點慘,交了不少學費,好在目前并不指望這些錢生活。最近一個月的操作還不錯,收益有60%多,具體思考和配置是這樣的:
美股主要是機構買賣為主,個人投資者相比中國1.2億股民要少很多,價值投資是主軸,當然不是說投機者沒有,因為沒有漲跌停,所以風險也大,對股票影響的因素更多。
這次疫情直接刺激了在線教育、直播和游戲等行業快速增長,所以果斷的入了直播題材的公司股票,在線教育的公司在春節前就一直在漲,已經處于高位有一定的風險,出于風險考慮就沒敢買。目前看直播題材的收益率一個月內有20%是很正常的。
我是一個資深的航空迷,雖然這次疫情對航空公司影響巨大,但從價值投資角度看在美股的中國航空公司市值都不高,中長期是值得投資的,而且疫情就算短期不能完全結束,社會和商業秩序一定會穩定恢復,航空公司生意會在一個月內逐步恢復到正常水平,同時我注意到主管部門已經給航空公司減免了一些需要上交的稅費,中國在美股的航空公司都是央企,所以基本收益是有保證的。
最近電商的生意因為疫情上漲幾倍是肯定的,所以我也買了,目前看有10%左右的收益。
零售題材我買了最炙手可熱的公司股票,來回做了幾次波段,美股的好處是T+0,即買即賣,因為對這家公司基本面有信心,所以長期是看好的。
特斯拉是我唯一可以分享出來的股票名字,前兩周漲的很騷,我體驗了一下,沒有抓住最猛的那一波,后來回調后買了一點,目前漲了10%。
美股的交易時間很長,開盤前和收盤后也可以交易,這比較方便全球投資者的時間。
有人關心我在哪里買美股,我是去年在老虎證券開了戶,當時是為了打新股,結果是極其慘痛的,讓我深刻體會了美股的新股和A股的不同,現在想起來還很痛,還在艱難的回血中。
上周我也進了一些港股,更多就是為了體驗,自從阿里巴巴又回到港股,以及美團的瘋漲,我關注港股有一段時間了,但總覺得沒什么把握,當然現在也不是很有把握,嘗試買了一些房地產、醫藥、消費品相關的股票,目前戰績一般,略虧,時間不長,目前還沒什么感覺。
為什么要買股票?賺錢是原始目的,因為有把握,所以這次就很堅決,不拖泥帶水,調動資金,果斷入市,多賺點生活費,至少可以讓資產保值,因為銀行的理財收益太低了。
同時因為我目前的工作與商業財經直接相關,與宏觀經濟、產業、區域經濟都有關聯,無論是與客戶的交流、策劃和我們自己內容的規劃創作都直接相關。
買了股票也讓自己時刻保持敏感,免得在家里待久了漸生倦怠和懶惰,這也是其中很重要的原因。
這一篇我除了特斯拉之外沒有提及任何股票的名字,最多就是行業名字,炒股的流派太多了,這和錢、利益直接有關,我不是專業人士,所以絕對不做推薦股票的事,每個人權衡好自己抗風險的能力,一定量力而行,不要拿用于生活的錢炒股。
學費是一定要交的,我也交過,不交學費絕對不能體會其中的痛,人性的貪婪、欲望需要適當的約束,也需要花點時間對某個行業或者某些企業有一些認識和研究,對經濟、商業多少有一些了解,否則真的就是瞎蒙了,運氣好能賺到點錢,但如果把好運氣總結為自己的方法論之前賺的錢一定會再賠掉,當然運氣也確實非常重要。
明天周一,好好工作,祈禱疫情早日過去,這是根本。
歡迎大家交流和討論。
-END-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