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梔子寒,來源:建筑志
原標題:2020年ArchDaily年度建筑,中國地區共3個項目入選
2020年的ArchiDaily年度建筑大獎在剛剛過去的幾天里,一共收獲了95,000多張選票,該獎再次被證明是圍繞人們觀點而得的最大的建筑獎,所有的項目均由讀者提名和選擇。為了呼應全球化,今年的著名項目分為15個不同類型。獲獎者強調的是廣泛的干預措施,類型,規模,材料和位置,僅僅是對該行業廣泛影響的反映。從全球南部到斯堪的納維亞領土,公認的杰出項目。
01.最佳應用產品
房屋|REM'A
? ArchiDaily
? ArchiDaily
? ArchiDaily
? ArchiDaily
"Casa A"位于葡萄牙"Guimar?es"的郊區,是由"REM'a"團隊設計的一座新房子,有一系列的"voids",有助于在人口密集的地區增加空間和增加隱私。由于周圍有如此多的住宅,以及業主對隱私的渴望,設計需要巧妙的規劃。不對稱的上部樓層設置在靠近地面的樓層上,懸臂伸出的部分懸停在下層樓層上。
? ArchiDaily
? ArchiDaily
? ArchiDaily
住宅最引人注目的特點之一是頂部木質外墻布置成一個斜線圖案,看起來像是一個巢,好像是為了保護私密的空間。隨著時間的推移,木材會隨著時間老化,并逐漸褪色,看起來像周圍的混凝土顏色。房子后面的圍墻被設置在遠離隱藏的頂層平臺。房子后面的圍墻被設置在遠離隱藏的頂層平臺。它提供了空間隱私,同時仍然允許房主擁有更多室外空間。
02.電動汽車商用建筑
超快速充電站|COBE
COBE建筑事務所呈現給人們斯堪的納維亞半島48個超高速充電站中的第一個,標志著一種新的道路車輛充電方式的誕生。車站位于丹麥弗雷德里西亞市,是沿著丹麥、瑞典和挪威高速公路的一個更大網絡的一部分。
? ArchiDaily
德國能源巨頭E.ON和丹麥的e-mobility服務提供商成立了合資企業,建立和運營這一網絡,目的是最終完全過渡到電動汽車,取代傳統的內部燃燒燃料的方法。COBE的團隊評論設計:“未來的充電站不僅應該優化汽車的充電時間,還應該為人們提供一個有意義的精神休息時間,讓他們在行駛過程中恢復精力。”
? ArchiDaily
COBE稱之為“綠色綠洲中的精神休息所”。“目前正在安裝的新型超高速充電站將為乘客提供一個喘息的機會,讓他們能夠快速高效地為自己和車輛充電。”充電站由一系列結構“樹”組成,樹下有一個遮陽篷,可以濾光遮陰。
? ArchiDaily
COBE的建筑師兼創始人丹·斯塔伯加德評論道:“我們設計了一個充電站,使用可持續材料,放置在一個干凈、平靜的環境中,周圍有樹木和植物,讓人們在高速公路上保持專注。”“這些超高速電站不僅提供CCS(兼容交流和直流變換),還提供DC-only CHAdeMO。”這種雙重性使得這些站點與絕大多數電動汽車兼容。
? ArchiDaily
由于它的模塊化設計,每個車站可以容納任何規模單一的“樹”組件可以倍增成為一個完整的“樹林”的需要。車站的材質由認證的木材和混凝土構成,屋頂覆蓋著太陽能電池板。該基地由郁郁蔥蔥的樹葉和天然樹木組成,不僅如此樹木是與丹麥自然保護協會合作的選擇,目的是保護車站周圍物種的多樣性。建筑的所有組成都可以被分解成可用的和可回收的材料,選擇木材作為建筑材料進一步強調了建筑的可持續設計。
03.文化建筑
伊芙·圣羅蘭·馬拉喀什博館|Studio Studio
Yves Saint Laurent馬拉喀什博物館(mYSLm)專為傳奇的法國時裝設計師設計,于2017年秋季開業。該館收藏了PierreBergé基金會– Yves Saint Laurent令人印象深刻的收藏品,其中包括5,000件服裝,15,000個高級時裝配件以及數以萬計的草圖和各種對象。
? ArchiDaily
該建筑由法國建筑公司Studio KO設計,該公司由建筑師Olivier Marty和Karl Fournier共同創立。新建筑坐落在伊夫圣羅蘭街上,毗鄰著名的馬若雷勒花園,占地4,000平方米,不僅僅是一座博物館。它設有一個400平方米的永久展覽空間,在克里斯托弗·馬丁設計的原始場景中展示伊夫·圣洛朗的作品;一個150平方米的臨時展覽空間,一個可容納130個座位的禮堂,一間書店,一個帶露臺的咖啡館餐廳和一個可容納5,000本書的研究圖書館。
? ArchiDaily
? ArchiDaily
從外部看,該建筑由裝飾有磚塊的立方體形成,形成了類似織物線的圖案。內飾明顯不同,就像豪華高級定制夾克的襯里。該建筑由兵馬俑,混凝土和帶有摩洛哥碎石的土制彩色水磨石建成,與周圍環境融為一體。裝飾外墻的陶土磚由摩洛哥土制成,由當地供應商生產。由于地板和外墻的水磨石是結合當地的石材和大理石制成的。
? ArchiDaily
? ArchiDaily
禮堂的最新聲學設計師由建筑師與劇院項目顧問共同設計的。這樣就可以在獨立的隔音空間中對音樂會,電影放映和會議進行編程。經過深入研究,照明工程師ICON安裝了博物館周邊的外部空間,博物館內部空間以及展覽空間的大氣照明。
04.教育建筑
重慶市南開區兩江中學|gad
在山區城市重慶,有一所中學,將個性化的教育思想融入了校園環境。它就像一艘飛船無所不在地降落在地球上。相互矛盾和包容的特征恰好正確地結合在一起,這使您想知道是否有可能顛覆傳統教育領域之外的已知知識。
? ArchiDaily
重慶新舊思想南開兩江中學位于重慶市兩江新區龍興開發區。這里有非常規的空間塑造。由于學校對設計思想的高度包容性,這是設計的切入點,可以在有限的場地內充分發揮設計的獨創性并實現最大化的功能,同時提高空間效率并豐富校園生活。
? ArchiDaily
? ArchiDaily
總部校園的教學樓呈現出環繞圖書館的布局。據推測,這種布局的校園空間規模更為豐富,因此目前的設計還遵循了重慶南開中學總部校園的空間邏輯。但在基準區域內,高度差,噪聲和土地使用范圍構成了設計約束。
? ArchiDaily
? ArchiDaily
構想|內部和外部
內部和外部的樂趣中學的課程安排通常緊密。對于學生和教師來說,空間的效率與他們緊密相關。在僅僅十分鐘的休息時間里,他們需要休息一下,為了下一堂課做準備。為了實現高效的班級轉移路線,教室外圈采用了連續清晰的交通流線,而教室內圈的路線則相對自由和模糊,使得在充滿效率和樂趣的空間中行走。沿著外圈和內圈,有不同大小的不同教學空間。教室的外圈強調效率的精簡。教室的內圈通常是較為活躍的選修課,可以自由分配。
? ArchiDaily
? ArchiDaily
? ArchiDaily
著名的教育家蔡元培曾說過:“教育者不是為了過去,也不是為了現在,而是為了未來”。這些青少年除了獲得所學知識之外,還將繼續重慶南開中學的精神,并在未來逐步發展自己的生活和實踐。
05.醫療保健建筑
木/樁/ Kengo Kuma&Associates
隈研吾這個設計是位于慕尼黑郊區森林中的冥想設施,距離路德維希二世的新天鵝堡不遠。該地點附近長有杉木樹,在這里碾磨成30mm的樹枝堆積起來,在大型森林和小型建筑之間形成過渡,也是人類融入森林的媒介。小樹枝的出現分散了通過天窗過濾的光線,重復了在森林中經常遇到的科莫比或“光線”的效果。
? ArchiDaily
? ArchiDaily
? ArchiDaily
06.餐廳建筑
花園火鍋餐廳/ MUDA-Architects
成都悠閑而溫暖的氣質使其成為中國西南地區的旅游勝地。作為當地的文化特色,火鍋甚至都成了成都的代名詞,成都不僅僅是一種飲食文化,更是一種休閑生活方式。
? ArchiDaily
? ArchiDaily
2018年底,MUDA-Architects在成都市三圣鎮接受了裝修設計委托。三勝鄉位于成都郊區,素有“自然綠地”之稱的“成都綠肺”。MUDA借助火鍋文化與自然生態環境融合在一起,創建了這家尊重原始生態并符合現代消費風格的餐廳。花園火鍋餐廳位于三勝鄉腹地,周邊圍繞著一個荷花池,MUDA最大限度尊重自然環境的前提下,決定消除建筑規模,去掉墻壁,用柱子和木板將建筑隱藏其中,讓建筑與場地融為一體并勾勒出建筑的輪廓。
? ArchiDaily
? ArchiDaily
場地自然環境優美復雜,保留的十棵桉樹,地形曲折,MUDA根據桉樹和湖泊位置對建筑物進行設計,最后根據場地特征和功能形成了自由曲線的屋頂。底部平臺與屋頂曲線一致,并在設計方法中相互呼應,組成了整個空間的一致和完整性。
07.房屋
蒙特拉斯的獨棟房屋|Aires Mateus
阿爾奎瓦(Alqueva)湖邊的無邊無際范圍,房屋需要一個中心:一個被保護的四周環繞著水的院子。它使用地形投下了一個覆蓋社交區域的圓頂,剛好這個圓頂是房屋的生活中心,倒置的穹頂與之相交,形成一個開口,照亮了這個空間,塑造了精確的幾何形狀和界限。
? ArchiDaily
? ArchiDaily
? ArchiDaily
08.房屋
L'Arbre Blanc住宅樓/藤本壯介建筑師+ NicolasLaisné+ OXO建筑師+ Dimitri Roussel
2013年,蒙彼利埃市議會發起了“ Folie Richter”競賽。它試圖確定一座信標塔的藍圖,以豐富該市的建筑遺產。RFP強調了一個大膽的項目的愿望,該項目必須適合其環境,包括商店和房屋。
? ArchiDaily
RFP強調了一個大膽的項目的愿望,該項目必須適合其環境,包括商店和房屋。Manal Rachdi,NicolasLaisné和Dimitri Roussel決定拜訪日本建筑師藤本壯介。他們三個人都在自然界尋求靈感,即使他們以截然不同的方式表達靈感。
? ArchiDaily
建筑師著重人的維度中速了塔樓,并且在建筑物的底部和頂部創造了公共空間:一樓通向街道的玻璃墻空間,屋頂開有酒吧;因此在公共區域和居民公共區域也可以欣賞到美景。
? ArchiDaily
因此四位設計師設計了一座受樹啟發的建筑,陽臺從樹干延伸出來,而陰影從樹皮中伸出并保護其立面。注重環境和當地生活方式,在整個設計階段都起到了指導建筑的作用。
09.工業建筑
哥本哈根山能源工廠和城市娛樂中心/ BIG
CopenHill(也稱為Amager Bakke)作為一種新型的垃圾發電工廠開業,頂部設有滑雪坡,設遠足小徑和攀巖墻,體現了享樂主義可持續性的概念,與哥本哈根成為世界上第一個的目標保持一致到2025年成為碳中和城市。
? ArchiDaily
CopenHill是一座占地41,000平方米的垃圾發電廠,擁有城市娛樂中心和環境教育中心,將社會基礎設施轉變為建筑地標。從第一天開始,CopenHill就被視為具有預期的社會副作用的公共基礎設施。
? ArchiDaily
CopenHill的新廢物焚化設施將Amager資源中心(ARC)替換為毗鄰的已有50年歷史的廢物轉化為能源的工廠,整合了廢物處理和能源生產方面的最新技術。發電廠的內部容積由其機械的精確定位和組織結構(按高度順序)決定,可為9,000平方米的滑雪場創造高效,傾斜的屋頂。
? ArchiDaily
在頂部,專家們可以沿著與奧林匹克半管長度相同的長度滑下人造滑雪坡,測試自由泳公園或嘗試定時的激流回旋,而初學者和孩子們則在較低的斜坡上練習。滑雪者可以從盤式升降機,地毯升降機或玻璃升降機上爬到公園,一睹垃圾焚燒爐24小時運行的內部狀況。ARC團隊占用了十層行政空間,其中包括一個600平方米的教育中心,用于學術考察,研討會和可持續發展會議。
? ArchiDaily
ARC團隊將建筑圍護結構視為當地環境的機會,同時形成目的地并放映公司的漸進愿景。
10.室內建筑
重慶鐘書閣書店/ X + Living
重慶是世界上最大的內陸山區和河流城市之一,是一個充滿驚喜奇妙而迷人的角落的城市。自古以來,它的地貌和眾多的歷史遺跡吸引了許多古代作家和書法家。
? ArchiDaily
? ArchiDaily
重慶鐘書閣位于楊家坪Zodi廣場三樓和四樓,用玻璃覆蓋著文字的簡單外墻迎接游客。進入室內后,在整個暗褐色的大廳中都發現了分散的“燈罩狀書架”。參觀者從燈罩內部投射的暖光下閱讀時,仿佛置身于明亮溫暖的私人書房中。
? ArchiDaily
? ArchiDaily
書吧由兒童閱覽室、休閑書屋、梯形書架、走廊組成,游客可以在這里享受咖啡的香氣或美味的茶的味道,并通過閱讀沉浸在一個充滿不同故事的寧靜世界中。鐘書閣書店是讀書,了解生活,結識他人的好地方。希望參觀者不僅可以閱讀新書和好書,而且可以結識具有相同興趣的朋友。
11.辦公建筑
好萊塢第二故鄉辦公室/ Selgascano
好萊塢新的第二故鄉holLA匯集了加州雞尾酒的幾種配方和成分。HolLA位于東好萊塢,占地90,800平方英尺,有兩座現有建筑物,其中一棟必須保留兩層,由保羅·威廉姆斯(Paul Williams)于1964年設計,保羅·威廉姆斯是第一位在洛杉磯工作的非裔美國建筑師。
? ArchiDaily
? ArchiDaily
該建筑具有洛杉磯經典的新殖民主義風格,被用作整個校園的核心和主要入口。在這個現有的大樓中,一樓有320個漫游位置,一樓有200個工作區的其他辦公室,以及遍布咖啡廳,酒吧,餐廳,活動和會議廳,休息區和開放式露臺的公用設施。
? ArchiDaily
? ArchiDaily
另一個被拆除,在現有的地下停車場之上,放置了60個新的橢圓形個人辦公室和會議室,周圍是花園,該花園將成為可容納700人的第二故居。四個不同的橢圓形形狀創建了60個大小不同的4個平房辦公室,這些辦公室散布在由4英尺長的土壤建造的花園上,該花園在停車板頂部,將平房埋到桌子的高度。透明的弧形墻壁可以360度水平看植物,給人一種在大自然中工作的感覺。
? ArchiDaily
? ArchiDaily
好萊塢第二故鄉(Second Home Hollywood)是普通上班族的實驗:每天與人類以外的生物共存。接近自然并不是邁向可持續生活的唯一一步:植物降低溫度并提供遮蔭;透明的立面消除了人工照明的必要性,并具有3個可操作的開口,用于自然通風。場地中的所有水都收集在兩個儲水池中,總蓄水量為37,000加侖,用于灌溉。第二故鄉好萊塢已將90,800平方英尺的硬景觀替換為70,000平方英尺的景觀。
12.機場
珠寶樟宜機場| Safdie Architects
作為現有航站樓之間連接器的使命,Jewel結合了兩個環境(一個密集的市場和一個天堂花園),創建了一種新的以社區為中心的類型,將其作為樟宜機場的心臟和靈魂。珠寶將自然體驗與文化和休閑設施融為一體,極大地肯定了機場是令人振奮和充滿活力的城市中心的理念,并呼應新加坡的 “花園之城”美譽。
? ArchiDaily
? ArchiDaily
可公開訪問的135,700平方米中心包括用于陸上機場運營的設施,室內花園和休閑勝地,零售產品,餐廳和咖啡廳以及酒店設施,均位于一個屋頂下。Jewel通過人行天橋直接連接到1號航站樓以及2號和3號航站樓,既吸引了過境旅客,也吸引了廣大公眾。每個主干軸(北,南,東和西)都通過入口花園進行了加固,這些入口花園可定向訪客,并在Jewel的內部計劃元素與其他機場航站樓之間提供視覺連接。
? ArchiDaily
? ArchiDaily
珠寶的心臟是森林谷,森林是一個露臺室內花園,可提供許多空間和互動體驗,包括步道,層疊瀑布和安靜的休息區。在200多種不同的樹木和植物群中,是世界上最高的室內瀑布-“雨渦”-從圓頂屋頂的眼頂到下面七個故事的森林谷花園。瀑布在高峰條件下以每分鐘10,000加侖的速度流動,有助于冷卻景觀環境,并收集大量雨水以在建筑物周圍重新使用。花園周圍是一個五層的多層零售市場,可通過一系列垂直峽谷進入花園。
? ArchiDaily
? ArchiDaily
Jewel的幾何形狀基于半倒置的環形圓頂屋頂。最長跨度為200米,僅在花園的邊緣沿斷續支撐,其一體化結構和立面系統使室內幾乎沒有柱子。為了在各種活動中獲得一定程度的舒適感,并在充足的陽光下維持多種植物生命,需要集成的玻璃,靜態和動態遮光系統以及創新的高效置換通風系統。Jewel計劃獲得新加坡的GreenMark白金資格。
13. 宗教建筑
木制教堂/約翰·波森
當約翰·鮑森(Sievefried and Elfriede Denzel Foundation)委托約翰·波森(John Pawson)為德國西南部的一個地點設計路邊的小教堂時,他成為了長期以來在景觀中建立小教堂作為精神和建筑特征的傳統的一部分。
? ArchiDaily
? ArchiDaily
? ArchiDaily
“ Sieben Kapellen或七個教堂”項目的目的是為騎自行車的人提供一系列避難所,也讓他們停下來思考。七個小禮拜堂的共同簡介規定了一個木結構建筑,附近有一個十字架并提供了座位。
14.小型安裝裝置
寄生蟲之屋/ El Sindicato Arquitectura
穆希卡曾說:“真正的窮人并非那些一無所有者,而是欲求不滿的人”。寄生蟲住宅作為一個于屋頂加建的12平米小型居所,位于厄瓜多爾首都基多的圣胡安地區。
? ArchiDaily
? ArchiDaily
這個小型住宅,包含了衛生間、廚房、臥室、儲存空間,以及一個可根據需求轉變為餐廳、工作室或客廳的多功能可變空間。項目旨在于日益緊張的居住用地里,為都市的年輕獨居者或情侶的基本生活需求,提供必要的基礎設施。
? ArchiDaily
? ArchiDaily
項目靈感,旨在滿足住戶日常生活所需的最佳空間形態,故建筑師選擇了簡單的A型框架作為住宅的外部造型。住宅中心的矩形空間,被設計為主要的站立活動區。
? ArchiDaily
同時,住戶也可以方便地使用周圍的功能空間,例如廚房臺面、衛生間、臥室、儲存空間以及桌凳等。這些功能空間,圍繞中心矩形依次分布,位于三角或是菱形空間內。
15. 體育類建筑
Simonne-Mathieu 網球場,以水晶宮為靈感的溫室球場 /Marc Mimram
新建筑的設計靈感來自于這些具有19世紀特色的由玻璃和鑄鐵建造的溫室,新的網球場部分位于地面以下,周圍是梯形混凝土平臺,頂部采用鋼結構,并采用了植物溫室包裹以滿足最高技術規格。
? ArchiDaily
? ArchiDaily
這些新的溫室形成了一個玻璃建筑背景,來自四大洲的植物都可以在其中繁茂生長。通過參考附近溫室的設計,新建筑參考了金屬建筑的特點。自1851年倫敦水晶宮建成以來,該金屬建筑依然矗立著,它在光線和結構之間有著微妙的關系,是通風和經濟的完美模型。
? ArchiDaily
? ArchiDaily
新建筑采用了雙層玻璃,這比歷史溫室具有更好的隔熱效果。設計時并沒有創造一個簡單的光滑的玻璃表面,而是利用了破碎的玻璃碎片,新建筑的邊緣排列在兩個不同的方向。
? ArchiDaily
? ArchiDaily
通過這種方式,建筑的外表會隨著衍射光的改變而改變,不規則的玻璃碎片表面產生的反射會產生振動。玻璃屋的鋼結構讓整個建筑帶上了節奏,并與平臺相平衡,平臺可上升到圍繞建筑頂部的走廊。
本文素材來源于archdaily,圖片歸各大事務所所有
經授權轉載至數英,轉載請聯系原作者
作者公眾號:建筑志(ID: jianzhuzhi)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1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