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已“滿月”,汽車行業該怎么做營銷?
面對新冠肺炎疫情的爆發,沒有一個行業可以獨善其身。在這場共同的“戰疫”中,如何抓住疫情中的機遇,快速做出應對是每一個行業最近緊迫的事情。
例如餐飲行業西貝,在宣布當下資金只能維持4個月之后,迅速拓展了外賣模式,為品牌爭得了喘息的機會。又或是零售行業的胖東來,捐款捐物,成本價賣菜的舉措贏得了網友們的好感。 對于依靠線下成交汽車行業來說,在這次新冠肺炎疫情中同樣受到了不小的沖擊。今天,就來看一看在這次“戰疫”中汽車行業遇到的難題以及解決方案的幾點建議。
一、疫情當前,線上歡喜線下愁
在疫情之下,足不出戶成為了人們的常態,所以線上內容火爆,線下內容慘淡則是許多行業目前的現狀,例如線上生鮮配送平臺的爆單對應的就是線下大型商超的冷清。 而對于主要成交方式基于線下銷售的汽車行業來說,這一狀況則更為明顯的分化為線上汽車科普測評類品牌的火爆與線下汽車品牌銷售的慘淡。
由于疫情的原因,消費者想要了解、關注汽車的渠道只剩下了線上,所以對于懂車帝APP、汽車之家、以及微博、抖音上的自媒體汽車博主,這類原本內容產出基于線上的品牌來說意味著用戶呈現爆發性增長,是一次難得的機遇。
懂車帝APP就借此開啟了“懂車帝買車直播季”,邀請多位汽車自媒體大V線上為用戶科普買車、用車知識。除此之外還在元宵節、情人節等節點設立懂車英雄專場,用趣味內容吸引更多用戶參與。
而對于大型的車企品牌來說,由于各地復工時間不統一,所以很難全面回歸正軌。即便是已經正常復工生產的車企,線下沒有消費者進店試駕、選購,導致成交慘淡也依舊是目前來說非常難解決的問題。 所以對于這些大型車企以及傳統汽車行業來說,在當前局面下如何做出應對,減少損失才最為重要的核心。
在此,就針對于對于這些大型車企以及傳統汽車行業所面臨的困境,給出幾點可行性的建議。
二、給汽車行業、品牌面的幾點建議
第一:展示汽車品牌在疫情之中的責任感與擔當,彰顯品牌正能量,為用戶留下深刻印象。
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幾乎是舉國之力共同抗擊。作為大品牌、大企業,在這種時刻更應該做出表率,通過實際行動彰顯出企業的社會責任感與擔當。
對于這些大型企業來說,捐款捐物只是最基礎的“抗疫”行動,而更為聰明的品牌,則利用自身的優勢,開展更有意義的活動。
例如很多車企利用自身材料、生產設備投入了生產口罩、消毒液等防疫必需品的行列中來,像上汽通用五菱打出的霸氣口號那樣“人民需要什么,五菱就造什么”,彰顯品牌大愛。
而還有一部分車企,則在加緊研發升級汽車的過濾系統。吉利就在2月10日開啟國內首個真正N95口罩級標準的IAPS車載凈化系統研發工程。
對于汽車企業和品牌來說,就更應像五菱、吉利一樣利用自身優勢拿出專業、有意義、有效果的行動來共同打好這場戰役。在這個特殊時期,讓用戶對于品牌和企業留下更為深刻的印象。
第二點:傳統汽車企業、品牌,開通線上渠道維系用戶關系,使消費者保持對品牌的關注。
任何事情都有兩面性,既然線下銷售受阻,那么開辟線上渠道來維系用戶關系對于車企來說也是個不錯的選擇。而線上內容可以分為傳播和維系兩個部分。
在傳播部分,車企品牌主要以線上的品牌內容輸出來保持用戶對于品牌的新鮮感。可以選擇社交媒體廣告投放或者線上直播這些方式進行廣告輸出。 像凱迪拉克這次就在線上開啟了品牌空間云看展的直播活動,增強用戶對于凱迪拉克品牌的了解以及興趣。
而在維系部分,車企品牌則可以通過各地經銷商與消費者之間建立溝通渠道,以此來維系品牌與用戶之間的關系。在這個部分可以選擇建立品牌粉絲微信群體,或者是開通線上選購車輛等方式。 在特殊時期,通過這些方式來保持品牌觸達消費者的頻率,配合趣味的分享內容來提升消費者興趣,為疫情過后消費者選購車輛打下堅實的基礎。
第三點:提供“無接觸式服務”,展示品牌服務標準,提升品牌口碑。 對于汽車和地產這兩個行業來說,隨著消費時代的升級,賣產品其實只是第一步,是品牌與用戶關系的開始。車企品牌之間的競爭在產品之上,比的就是售后服務。
疫情期間人們足不出戶,同樣對于自家汽車的檢修、保養等一系列工作都處于停滯狀態,所以車企品牌大可抓住這次機會,像外賣平臺一樣提供“無接觸式服務”,給用戶提供保養、檢修、洗車等服務等安心舉措。
在這個特殊期間,樹立了品牌在車主心目中的服務口碑,很大程度上可以拉動疫情之后的老帶新,為品牌銷售助力。
三、疫情過后,汽車行業會如何?
前幾日,社交媒體上有一個話題“疫情之后,你最想去干什么?”引發了網友們的熱議,想去旅游、想去吃燒烤、想去買買買等答案獲贊極多。
可以看出在疫情之后,由于消費者的“宣泄性”消費,許多行業將會迎來一波爆發。 對于懂車帝APP或是線上的汽車自媒體來說,這次疫情為他們帶來了極為可觀的用戶數量增長,而用戶也因為嘗試線上渠道而改變了解汽車知識、品牌的方式。極有可能刺激線上汽車行業進一步的發展。
而對于線下傳統汽車行業來說,大部分消費者對于做出購買汽車這種消費決定還是持較為理性的態度,疫情過后,或許會迎來一個小高潮,但絕不會像餐飲、旅游等行業出現大爆發。 無論是對于任何一個行業或品牌,在大的層面展現對整個社會的擔當和責任感、在小的層面完善對用戶的價值和服務,就是一個品牌在任何情況下,能立于不敗之地的根本。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