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丨“直播+X”洞察報告
受疫情影響,“宅經濟”成為了當下討論的熱點,而如何“宅”出特色也成為了大眾居民的必備技能。無論是最近新出現的“云蹦迪”、“云健身”、“云音樂節”還是網課、吃播、直播賣貨都可以借著直播的窗口服務客戶、活躍員工、增加受眾的互動參與感。
據QuestMobile最新發布的《2019直播+X 洞察報告》最新數據顯示,網絡直播用戶規模已經突破4.33億,內容形態滲透了娛樂、購物、教育、出行以及社交、旅游,加上BATZ幾大系的深度爭搶,各個平臺內部,形成了龐大的私域流量,對于緩解流量壓力,解決用戶時間紅海廝殺問題,效果顯著。
隨著注意力經濟時代的到來,各大平臺開始積極探索“直播+”模式,布局內容生態,帶動自身業務發展。截至2019年6月,已有4.3億網民在線觀看直播。
在這個高速信息化時代,人們的注意力越來越趨向于”碎片化“——用碎片化的時間獲取碎片化的信息。而“直播+”的模式也順應著這種需求,讓人們所見即所得,按需所取。進一步增強用戶實際體驗,深化注意力的價值,成為注意力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
而隨著對“直播+”模式的深入探索,漸漸出現了萬物皆可“云”的態勢,直播的觸手不僅僅局限于娛樂領域,還廣泛滲透進用戶的購物、教育、出行甚至社交中。尤其是在“新冠病毒”期間,“云聚餐”、“云泡吧”、“云健身”、“云聽戲”等熱詞的誕生。雖然這些現象可能僅僅是在特殊時段內所催生出來的虛假繁榮。但這種創新的形式和內容,無疑也為“直播+”模式提供了一些新思路和新參考。
事實上,互聯網巨頭早已布局或通過投資進入了直播相關的各個賽道。阿里打造淘寶直播,創造新的購物場景;騰訊系搶占多個內容分發入口,并開始內測微信直播,加速私域流量商業化;百度跟頭條系分別憑社區、工具、短視頻等流量優勢切入直播。
直播+電商
隨著網購人群突破10億大關,行業滲透率也接近九成,市場玩家之間競爭加劇,同時拉新成本攀升,用戶需求愈發復雜,如何提升存量用戶價值,成為行業普遍的難題。
而線上購物的模式向“直播+電商”的轉變,正在改變著供求端之間的聯系——從“貨與人” 向“人與人”的轉變。主播、貨、消費者之間的關系愈發緊密,消費者只需在直播間輕輕敲擊鍵盤來表達需求,便可獲得主播的講解、展示。主播向用戶賣人設、做講解,用戶因為喜歡一個主播而去關注跟了解商品,主播再憑借流量影響力以低價或禮品的形式回饋粉絲,這都提升了產品曝光度,進而刺激購買行為。
網紅帶貨模式也開始變得更加專業化,從接廣告向純直播導購演變。同時當紅明星也開始逐漸參與直播帶貨,無論是朱一龍、胡歌、劉濤等明星現身李佳琦直播間,還是李湘在淘寶開設直播間賣貨。越來越多的意見領袖利用自身粉絲流量和知名度,擔當細分領域導購KOL。
但同時,在"直播+電商"領域中普遍存在職業主播帶貨能力二八分化嚴重的現象。頭部KOL主播粉絲多,帶貨能力強,腰部的成長性KOL主播較為缺失,新興KOL數據龐大,人均帶貨能力雖相對低,但總量不俗,呈現“啞鈴型”分化。
直播+游戲
如果說“直播+電商“是女性用戶的主場,那么”直播+游戲“無疑是男性用戶的狂歡。直播作為視頻的三種主要形式之一(長視頻、短視頻與視頻直播),游戲直播承載著游戲內容分發和宣傳的有效渠道,成為一種被成功驗證的”直男經濟“商業模式。
游戲直播迎來兩強格局,斗魚和虎牙的月活用戶規模以絕對的優勢引領”直播+游戲“領域。也正是因為斗魚和虎牙擁有包括英雄聯盟、dota2等熱門電競賽事入口,并簽約大量具有職業電競背景的頭部主播,繼而吸引到大量90后、00后用戶,取得不錯的用戶粘性、拉高付費欲望。
直播+娛樂真人秀
與游戲直播不同,娛樂秀場直播同樣吸引到多達4200余萬的女性觀眾。無論是以華農兄弟為代表的戶外直播、吃播、還是那些展示唱跳才藝類的直播,多樣化的直播內容讓眾口“協調”,億萬觀眾各有所愛。
娛樂直播憑借主播才藝,得到受眾認可,收獲大量注意力,為轉化為經濟收益提供基礎。除了拼主播才藝吸引土豪打賞,平臺還能夠開發各類趣味回饋活動,培育中低收入群體的打賞習慣。
直播+其他行業
直播+典型內容平臺:圖文、音樂、視頻等典型內容平臺,紛紛增加直播模塊,進而豐富自身業務,讓碎片化與即時性共存,滿足用戶多種需求,獲得擁躉,粘性增強。
直播+教育:面向K12的班課直播和一對一直播熱度持續,當前在線教育普遍存在續費率低、獲客成本高、現金流要求高等痛點,面向K12的直播課具有高毛利、邊際成本低的優勢,成為當前各陣營重點聚集模式。
在線教育行業中,營銷費用和師資成本是主要支出。”直播+K12“教育的盈利模式較為突出。其中大班直播課不限定人數的模式存在規模化效益,容易產生口碑效益,讓獲客成本隨之邊際遞減,降低固定成本。而”一對一“直播針對的是個性化需求,注重師生互動,往往客單價更高,提高毛利水平。
直播+社交:社交平臺正處于向多場景化泛社交的聚合平臺發展,立足自身流量優勢,聚合泛社交玩法,進而覆蓋更多的用戶垂直需求和場景,提升商業化效率和變現能力。
隨著5G、AR等技術進步,“直播+”在未來仍是大有可為的快車通道。KOL的專業性、銷量的真實性、供應鏈的流暢性都正在成為構建核心競爭力的基石。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