攜程×全球旅游局,寫下“給中國的三行詩”,太暖了!
作者 | 張廣成
來源 | 廣告參考(ID:ADcankao)
突如其來的疫情,讓火熱的文旅市場被迫按下了“暫停鍵”。但“冬天”終會過去,而中國也從來不是一座孤島,有著來自世界各地的關懷和期許,在抗擊病毒期間,多個國家都向我們伸以援手,即使相隔萬里,也能感受到彼此的溫暖。
目前防疫已初步取得成效,為了增強大眾抗疫信心,攜程聯合日本、新加坡、泰國、迪拜等全球旅游局合作「給中國的三行詩」,希望用這些帶有美好期盼的詩句為武漢加油,為中國加油。
攜程牽手全球旅游局
獻上給中國的三行詩
陽春三月,本應是外出踏青旅行的大好時機,卻被疫情阻礙了步伐,但隔離病毒,卻隔離不了愛,加拿大、新加坡、泰國等各國旅游局送來的三行詩為這個“寒冬”增添了一絲溫暖。
新加坡旅游局
心中有愛,希望滿載,期待與你從「新」出發。
日本國家旅游局
同氣連枝,無畏山海,珍重待春風。
迪拜旅游局
海水依偎沙漠,星河環繞高塔,
我愿跨過山海擁抱你。
泰國國家旅游局
冬陰功水果和咖喱,都不如,你痊愈。
加拿大旅游局
守望相助,楓葉連心,我們一直與你同在。
以及國內各大省市文化旅游局,紛紛寄來溫暖人心的三行詩,字里行間無不包含情誼和力量。
著名的社會學家鮑德里亞曾經說過:“在我們的消費社會里,消費者所追求的不僅僅是商品的實用價值,而是符號化商品所席卷帶來的心理情感滿足。”
隨著有序復工的推進,結束宅家狀態的人越來越多,開始關注旅游的人也在悄悄增加,雖然短期內無法實現,卻生動地體現了抗疫持久戰下,人們騷動的遠游之心。
作為國內頭部旅游服務平臺,攜程充分洞察大眾心理,通過聯合全球各國旅游局開展“三行詩”的方式給人們帶來鼓勵,這些溫暖的詩句不僅讓大眾提高了對攜程的好感度,更是看到了其他國家對中國的關懷,在疫情結束后,這些情感也將會直接轉化為消費動力,為品牌帶來更多用戶流量。
疫情下的暖心舉措
樹立優質品牌形象
疫情之下,品牌需要在內容中尋找出口,以更有“人情味”的姿態融入到消費群體中,讓用戶從任何一個品牌接觸點都能感受到無微不至的服務與關懷,從而建立起更為緊密的用戶聯系。
針對疫情期間猛增的退單量和更改需求,攜程緊急上線“自助退改”服務,對于一些特殊業務破例采取“先行墊付”的方式幫助用戶解決問題;并且推出“安心取消保障”,向海內外合作伙伴解釋中國疫情現狀以及退訂原因,盡全力保護用戶權益。
此外,攜程還推出“超級會員有效期延長90天”的貼心舉措,只要在2月20日之前開通超級會員且還在有效期內的用戶,都能享受此優惠,降低因疫情導致無法出行所帶來的困擾以及損失。
為了緩解用戶長時間居家的焦慮情緒,攜程不僅開放免費語音導覽產品,特邀著名節目主持人李銳開啟了一場「云旅行」的公益活動,帶領用戶們在線上一起游覽國內外最美的風景區;同時聯合虎牙直播推出“宅家潛水之旅”,集合眾多優秀PADI潛水教練讓宅在家中的用戶解鎖都市潛水新體驗。
站在用戶角度去思考問題,建立雙方信任,品牌就能發展得更加長遠。
在這段特殊時期,攜程用一系列暖心的舉措降低用戶損失,不僅體現出品牌的“利他”精神,也樹立起優質的品牌形象,當用戶發生需求時將會優先選擇這類優質良好的品牌。
疫情未過,品牌更應提前布局
修煉“內功”,把握先機
受到疫情沖擊,以出行、旅游、酒店住宿為主的在線旅游服務平臺基本處于停業狀態,但困難只是短暫的,隨著疫情進入防控穩定期,停擺的行業逐步開始回暖,雖然形式依然嚴峻,但只要抓住時機提前布局,隨時等待行業復蘇破冰。
今年的疫情讓人想到了17年前的非典,攜程在當年遭受的重創至今歷歷在目,營業額劇降、用戶驟減…行業幾近奔潰,但攜程優化調整戰略布局,積極自救積蓄力量,不僅挺過非典危機更讓企業成功上市,今天的攜程面對同樣的境況時,已經顯得無比從容。
危機之下,往往孕育著顛覆式的機會。
其實不管是旅游業、餐飲業亦或是其他行業都面臨著巨大的挑戰,危機事件的出現雖然是不可預測的,但企業也并非無計可施,除了承擔起相應的社會責任外,更應該趁此機會修煉“內功”,提前布局,保持品牌“續航”能力。
比如美團率先推出的“無接觸配送模式”,不僅為外賣行業提供了參照模板,也提升了用戶對品牌的依賴度;海底撈、西貝等餐飲企業停業期間,在保障員工安全的前提下,開展線上培訓,梳理改進業務流程提前做好疫后規劃,迎接消費到來;再者,疫情促使線上機會涌起,眾多品牌紛紛開展云旅游、云直播、云教育、云蹦迪等服務,滿足大眾精神文化的同時不斷強化用戶對品牌認知以及存在感提升。
圖片來自美團官方微博
疫情雖未結束,但伴隨著人們生產生活逐漸回歸正軌,短期擾動后勢必迎來利好,消費者被抑制的消費需求會迅速膨脹,出現一波消費反彈,各行業也將重新煥發生機。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