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飛:【落地說之組織】為什么任正非要求全體華為人向美軍學習?
戰勝對手有兩次
第一次在內心里
第二次在現實中——金一南
華為任正非一直認為:美軍是世界上最偉大的公司,并一直強烈號召全體員工反復學習美軍。我們從他的一些關鍵舉措可以窺見其堅持向美軍學習的重視程度:
2015年6月,華為總裁辦以電郵向全體員工發送轉閱金一南將軍的一篇文章《美軍還能打仗嗎?》,簽發人為任正非;
2015年10月,華為邀請金一南將軍進行了《關于隊伍的靈魂與血性》講座,全球8000位華為高級干部同步觀看學習;
2016年1月,華為再次邀請金一南將軍進行了《將軍是怎樣產生的》講座,任正非要求高管參加學習,并要求干部部下發講座錄像帶,組織所有干部學習討論,并提交學習心得。
華為究竟向美軍學習什么?美軍究竟有何魅力?我們試圖通過從美軍視角看組織創新,對管理者的職能要求、對管理者的認知升級要求、對管理者的思維結構要求。
本文【落地說之組織】為什么任正非要求華為全體員工向美軍學習,邀請您一起探討這四大課題:
一、美軍的魅力源自何處?
二、管理者的核心職能有哪些?
三、管理者的認知升級的四重境界
四、管理者的思維結構
— 1 —
美軍視角下的組織創新
美軍是誰?美軍,是世界上唯一一支能同時打贏兩場戰爭的軍隊。它是如何做到的呢?我們從金一南講美軍的基本思想進行系統梳理,來看看美軍視角下的組織創新。
(一)軍校不只是培養軍人,更是培養未來領導者
戰爭管理走在國家管理、社會管理之前。在美國建國二百多年里,總共有45位總統,其中22位總統曾在軍隊服役。二戰以來的美國總統只有3位不是軍人。任何時代,軍事理論都是領先的。在美國各大海陸空軍校眼中,美軍就是到軍校研究戰爭的,培養未來的領導者,首先是領導戰爭,才能有效領導國家。
1.命名即戰略:戰爭學院
軍校名稱直接命名為“戰爭學院”,指向領導戰爭。Naval War College 海軍戰爭學院;Army war college 陸軍戰爭學院;Air War College 空軍戰爭學院。
2.培養未來領導者是軍校教育的核心目標之一
在培養領導者方面,誰做得最好?管理大師彼得·德魯克的回答是“美國陸軍”。據統計,出生軍隊的CEO遠遠多過哈佛商學院,組織變革效率最高的也是軍隊。如何做到的呢?從各類軍校的頂層設計可以窺見,培養未來領導者是軍校教育的核心目標之一。
西點陸軍軍官學校:每一名學員都是一位未來的領導者
安那波利斯海軍軍官學校:我們訓練每一位畢業生,具有在艱難條件下擔任領導和做出重大決策的能力。
科羅拉多空軍軍官學校:為了空軍的未來和國家的未來,我們只錄取最優秀的人才。
(二)部隊的核心:以作戰為核心
1、大力塑造戰備狀態
any time,any where,any weather。美軍要求每天24小時、每周7天待命,隨時隨地開赴戰場。美國的軍事法典規定:軍官最可寶貴的素質是常備不懈。考核軍官領導能力和指揮效率的標準就是其所在單位的戰備狀態。軍人是不能在自然變異面前表現出恐懼!軍官是沒有做好準備也要馬上出發!
組織創新啟示:在商業戰場上,高壓高壓的團隊塑造必將是企業贏得競爭的利器。需要貫穿整個管理活動的始終!
2、一切保證朝前配置
(1)一線齊裝滿員,后方很少用兵。金一南將軍講解過國防大學的用車情況,一共6臺車,2臺小車,6臺面包車。原來就校長一臺專車。其他院長都是2星少將,都沒有車,都是自己的車。而前方全是車。
(2)待遇在前方,晉升機會在前方。位置決定美軍的晉升機會。其晉升順序是計算機篩選的。西點軍校的晉升規則如下:負過傷>接觸過敵人火力>進入過危險地帶的>海外駐防。這就是為什么大家都往前方走,而極少人愿意當中央領導人的副官的原因所在,機會利益都在前方。同時,海外駐防、危險職務、緊急危險……各種各樣的補貼差距很大。軍官強制退役,上校30年退役,工資最高3年的平均年薪的75%就是陸軍上將的的退役工資。其實不是最后三年資歷最老的三年,不像我們是一刀切。
組織創新啟示:任正非談組織薪酬激勵機制說過這樣一個觀點,錢給多了,不是人才也變成人才。要敢于給員工漲工資、發高薪,員工才會死心塌地跟隨你。任正非鼓勵的是奮斗,通過一套有效的合理激勵機制,讓奮斗的人能得到回報!任何公司的薪酬制度肯定不是一刀切的,要讓干的多的人,拿的也多!
3、軍事理論不拘一格
美軍在軍事理論學習上不拘一格,誰的軍事思想好就拿過來就是好的,向德國學習機械化作戰、向日本學習島嶼作戰、向越南學習游擊戰。美軍首創信息戰,精確打擊,信息化作戰全部要訣就是:Where you are(我在哪);Where your buddies are(同伴在哪);Where the enemy is(敵人在哪)。這三個問題一解決,作戰效率提升50%,理論一定要簡潔。
組織創新啟示:回歸于對經營本質認識,管理是一種實踐,其本質不在于知,而在于行,其驗證不在于邏輯(條條道路通羅馬),而在于成果,其唯一的權威性就是成就。
4、十分注意研究失敗
現在沒有一個軍校講海灣戰爭的勝利。美國國防部長鮑威爾將其稱之為,這是一場理想的戰爭,碰上了理想的敵人(全球孤立),建立了理想的聯盟(全世界),擁有著理想的設施,擁有著理想的地形(沙漠地區沒有植被),獲得了理想的戰場。5個理想非常完美難以再現,不值得總結勝利,但他們卻拿著放大鏡在找問題。陸軍指揮學院甚而成立了軍事敗戰中心(Military lessons),專門收集失敗教訓。
組織創新啟示:組織復盤,在經營面前保持謙卑。
華為的崛起與任正非自始至終堅持向美軍學習企業經營息息相關。如啟動了蜂巢創新模式,通過建立項目型組織,構建起美軍一樣的團隊集成能力和一線快速作戰能力;在項目運營上,華為實行小循環、自我決策和自我監督,集中主要力量精準打透簡單而高度集中的產品。 正如世界上只有一支美軍,世界上只有一家華為。作為企業的管理者,回歸于企業經營的活動,我們要思考核心職能有哪些?如何突破認知邊界?如何搭建自我的思維框架?以下部分,是我們對這些課題的回答。
— 2 —
管理者的核心職能
思想引領-進程掌控-人才培養
管理者之于組織,他們的核心職能主要有哪些?
(一)管理者的核心職能
第一個思想引領。一個公司的CEO,你不具備思想引領是不行的。什么是思想引領?戰略、文化、方法論。領導必須處于任何組織的最前沿。克勞塞維茨在《戰爭論》中說過這樣一段話,“當交戰雙方打得一塌糊涂的時候,高級將領的作用就是登高遠望,為迷惑的士兵指明前進的方向。”而在企業經營過程中,思想引領正是企業經營者所應具備為迷惑的組織指明前進方向的驅動力。
第二個進程掌控。現在進程掌控最重要的是什么?第一個叫動員。我們要推動一個企業做一個大事的時候,我們有沒有那種動員的能力,讓所有的人,不論從機制、文化等方面,參與進來,對這個項目摩拳擦掌。第二個管理,其實管理最后管什么呢?管理異常。你在這個全面推進的過程中,你有沒有這個能力看到異常,你必須要深入一線。一切真理在現場。
第三個人才培養。其實在現在很多東西面臨失靈的時候,人才培養或者職業化工程將是第一要素。任何偉大的企業最終拼的還是人才。一個管理者的核心職能就這三個要素,想做好任何一家公司的總經理,永遠做好這三個。
(二)管理的未來就是賦能與激活人
特別是技術崗位,你想干好一個活,你必須要讓下屬在你身上收獲成長,他們的視野也能更加開闊。
(三)對管理者的要求:時刻保持先鋒性
懂產品、懂團隊、懂資本、懂營銷、懂社會影響力,你都得懂。曾國藩講,“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惰字致敗。天下古今之人才,皆以傲字致敗。”庸人的核心就是懶,不懶的人都不是庸人。而“傲”這個字是最不能要的,就好像我懂得了一切,今天這個時代的要求是非常高的。
— 3 —
管理者的認知升級
“從不知道自己不知道”到“不知道自己知道”
關于認知狀態,人與人之間的差別到底在哪?
(一)認知升級的四重境界
第一個不知道自己不知道。很多人,95%人都是這個狀態,感覺自己什么都知道,什么都很簡單,實際上你自己的作品拿出來做檢視的時候,其實當中有很多問題。如果你不知道自己不知道,還覺得自己知道,那就很麻煩。
第二個狀態知道自己不知道。知道自己有哪些不懂、有哪些不能駕馭,那你就要向你身邊的人求助。這是我們學習和改變的轉折點。通常我們經歷了幾次挫敗或碰了幾次壁之后,經過反思發現自己的差距和不足,知道自己需要學習的東西還很多。
第三個知道自己知道。這個通常會有一種“撥開云霧見日出”之感。通過學習我會感知到自己知識的匱乏和知識本身的博大精深。此時,我們常常表現出喜歡對自己所學的東西刨根問底。
第四個不知道自己知道。這是最高級的境界,這種人不多了,已經把知識真正變成自己的一部分。將學到的知識與實踐有機地結合起來,最終形成自己的知識體系,隨心所欲的使用。 95%的人都處于第一種狀態,不知道自己不知道。只有4%的人能做到知道自己不知道,反思的時候,自己知道自己哪些東西是不行的,那這些人都是很厲害的人。只有0.9%的人知道自己知道,0.1%的人不知道自己知道。 比如說我們做策劃公司,策劃公司到底有多少個工種,洞察你知不知道?策略你知不知道?落地你知不知道?設計你知不知道?你把這些分一分,知道的打個勾,知道的不會超過三個以上。人與人之間最大的差別就在這里。
認知升級的四重境界
(二)認知升級的解藥
解藥一,堅信大趨勢。首先是不要簡單的批判,你一定要相信那些行業領頭人。我們這個社會什么東西你得認,第一個叫風里來雨里去,體會最深。第二個你的知識供應格局更廣闊。盲目堅信,立即行動,在行動中形成認知。
解藥二,對外求教,不做井底之蛙。用通俗的話來理解就是,要找到帶路黨,吃過豬肉不一樣。我們一直在多個場合強調,人要和吃過豬肉的人聊天。如果沒有這些人,我們常常誤以為的青蛙所看到的一角就是世界的全部。這是非常可怕的洞穴現象,而我們的一生都在和“洞穴”作抗爭,不要做井底之蛙。
解藥三,活在當下,面向未來。恐懼就是恐懼本身。戰勝恐懼的唯一辦法,就是隨時隨地保持恐懼。我們這個行業不肯嘗試的本質,是不敢面對所謂失敗。而且大家很清楚絕大部分失敗是沒有后果的。
— 4 —
管理者的思維結構
基本盤、三板斧、一捧水
無論你深處哪一行,我們都要思考這樣一個問題:到底要具備什么樣的思維結構才能做下去?
管理者的思維結構
第一個叫基本盤。你做項目一定要知道哪些是你的基本盤,這些客戶堅決不能死,他是你最重要的產糧地,你得先把這大盤捋順了。
第二個叫三板斧。上半場靠紅利,下半場靠絕活,你那三板斧砍下去,能不能砍死人,就你的絕活到底是什么,一定要思考這個問題,你對什么的思考比一般人的理解是深刻的,是有作用的。
最后是一捧水。做項目一定要有這種如履薄冰,戰戰兢兢的感覺,你要非常珍視你的每一次對話,每一次出品,能做一百分堅決不做九十分,因為我們的項目是一年一年的,剛開始可能是一捧水,到一年結束的時候,你手里的水有多少,我們的客戶買的是服務和過程,結果和過程同樣重要,這個是非常重要的東西。
我對我們的客戶講,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長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不確定性是大自然最深刻的本性,我認為在中國激蕩的社會變化當中,每一代人和上一代都不一樣,我們每一代人面臨的選擇和時代機遇都不一樣,在面對不確定性要素面前,只要你停滯不前,哪怕只有一年,就會輸掉所有比賽。
成長、認知升級都是永無止境的。卓越戰略家的特質:無數錯誤堆積出來的洞察力,樂觀與勇敢支撐的冒險精神,重視經驗并警惕經驗,擁抱新知且勇于顛覆。而作為企業的管理者,在不確定性中,基于無數錯誤堆積出來的洞察力,憑借著冒險精神,帶領團隊贏取勝利才是領導對下最大的責任,才是對團隊最大的善。
正如金一南將軍所言,戰勝對手有兩次,第一次在內心里,第二次在現實中。我們先建立強大的內心,最終變為現實。勇敢不是不害怕,而是心中有信念! 愿我們常懷夢想,腳踏實地。愿我們擁抱新知,回歸初心。我們的奮斗終將偉大!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