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戰役需要對手
策劃采百家長,可以不精但要懂。
孫楊事件的時期刷知乎。
不少答案其實都是在對孫楊的落井下石,從媽寶男到不務正業參加綜藝,再到面對挑釁時的低情商表現。
知乎用事實證明:一個優秀的公眾人物是不應該犯錯的,犯了錯就應該被踩。
這是后話今天不做展開。
茫茫多的知乎回答中,有一條很有意思。
這條回答從情商的角度,對比了同為運動員的姚明和孫楊,在面對外界不友善信息時的反應。其中關于姚明的一則小故事,引起了我的注意。
我先把大致內容貼出來。
姚明入選名人堂時,奧尼爾穿上橙色西裝前往現場,由衷祝福“恭喜你兄弟。”
致辭中姚明不忘向這位對手致敬:
“一個偉大的運動員不僅擁有偉大的隊友,還有偉大的對手。偉大的對手鞭策我們前進,向奧尼爾這樣的。”
這很有意思。對于策劃而言,“對手”是一個很重要的思維。
無敵是寂寞的。
獨孤求敗因為無敵而退隱江湖,只留下一個劍冢和傳說。
李宗偉的偉大既在于本身羽毛球水平的卓越,也在于他有一個名叫林丹的對手。如果沒有對手,他的球技又如何被世人所看清?
孫楊如果沒有霍頓一直在身后泳池中的緊緊追趕,勢必也無法賦予金牌應有的分量。
一騎絕塵的后果只能是寂寞如斯。
回到文題,品牌戰役也需要對手。
如果沒有安于現狀的蕓蕓眾生,Think Different不會產生巨大的影響力。
如果沒有因為怕臟而壓抑孩子天性的媽媽,Dirty is Good 不會席卷全球。
如果沒有大城市的社畜身份,我想應該很少人會想著逃離北上廣。
對手越強,可以為品牌創造的價值也就越大。
品牌如有幸遇到一個擁有同等對抗力量的對手,就應當心懷感激的抓住這個對手。
在移動互聯網連父母輩也攻陷的那個年份,因為垃圾分類而變身一日網紅的科羅娜找到了“聚會低頭看手機”這個對手。時代的力量沒有人可以與之抗衡,但可以假裝抵抗一下這股洪流。于是科羅娜通過H5讓手機變成樂器,在一旁組成樂隊為聚會伴奏。玩手機是不可能玩手機了,不能給人留下一個連雙手都控制不住的印象。
失去手機,無處安放的雙手怎么辦呢?空出的雙手當然是舉起科羅娜。
一杯敬七大姑,一杯敬八大姨。
在小破站還沒有出圈的時候,B站找到了“代際溝通”這個對手。就算到了父輩這個年紀,只要時光往回撥二三十年,誰又不曾是一個單純的熱血少年呢?
B站的“小小少年”打趴了“代際溝通”這個對手,稍微拓寬了些小破站之后的出圈之路。
父子/母女老帶新,為B站用戶數添磚加瓦,順帶聯手暴打溝通代溝。
這個情節,想想就刺激。
目前的社會輿論之下,“性別刻板印象”這個對手天然存在于男女之間。
如果說女子本弱,我想張偉麗一定不會同意。如果說沒有杰森郭達的身材就不配叫男人,別說飯圈女孩,我自己就第一個跳起來反對。
喜力意大利就是找到了“性別刻板印象”這個對手——誰說雞尾酒是女性專享?意大利男人第一個不同意!
“性別刻板印象”其實不是一個新面孔,在家庭這個領域可能已經成為某些品牌的老對手,但是到了酒水這一個新領域之中,就會變成一個全新的對手。
在策劃過程中,想要找到品牌的對手,可以從兩個維度入手:人性和社會性。
但必須記住孫子兵法中說的一句話:先勝而后求戰。不要找一個你和你的品牌無法戰勝的對手。
接下來,我先簡單說一下人性。
比如Nike的Yesterday you said tomorrow,以及Keep的“自律給我自由”找的都是人性中的“惰性”這個對手。
凡士林19年初的“凡事靈”,找的是人性中的 “僥性”這個對手。
內外內衣的新廣告找的對手是人性中的“自卑”,正面硬剛“社會對女性好身材”的普遍共識。
以上三個例子不過是人性的一角。還有更多的人性可以被設為對手,比如天主教的“七宗罪”,孔子的“飲食男女,人之大欲”,孟子的“食,色,性也”等等。
人性永存,對手不滅,品牌的價值也能被長久得傳承下去。
說完了人性,再來說一下社會性。
2020年初,疫情在全國爆發。除了底層民眾對彼此的善意及相互鼓勵之外,其實還有一個更急迫的東西需要被推上臺面。
那就是信心。國家及社會面臨的壓力,因為不可說的原因我就不多說了。普通人更關心大環境會不會更糟糕?我們能不能熬過去?
“缺乏對未來的信心”是一個全社會急需打敗的對手,而且是那種摁在地上摩擦的那種打敗。
然后,阿里云,它來了!它帶著它的服務器來了!
看到阿里喊出這句話,我知道,明天穩了。
不過站在一個策劃的角度,我覺得有些可惜。原因有二:第一,后面查閱更多資料的時候才發現,這套內容只是微信推文,并非品牌戰役,白瞎了“缺乏信心”這么好的一個對手;第二,這樣的一個品牌戰役內容,更希望是銀聯做出來,畢竟國家隊,在提振信心上更加的根正苗紅,而且銀聯在19年也做了“中國人民很行”的推廣,精神內核也更加的一脈相承。
當然阿里云喊出信心,總比沒人喊強,不是嘛?
還有一個以社會性為為對手的例子就是SK-II的“剩女”。
男大當婚,女大當嫁。中國社會的語境下,大學畢業后兩年沒有結婚是天理不容的事情。父母口中的“剩女”是中國未婚女性心中不能言說的痛。
你開不了口的話,SK-II幫你說出來。
16年的《最后她去了相親角》,17年的《人生不設限》。SK-II與“剩女”這個對手有幸打了兩年,但也只打了兩年,著實可惜。
對品牌而言,好對手千里難尋,如果找到了請珍惜。
集中火力多打兩年,與一個偉大對手的死磕是品牌提升其價值的好途徑。
希望每一個策劃在面對品牌戰役時能夠為品牌找一個對手。
缺乏對手的戰役總覺得沒那么盡興。
以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首發公眾號:左爾擊(ID:leftearji)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