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幽默感的品牌,不配過愚人節
“ 愚人節不是每一個品牌都必須過。但是,沒有理想的,沒有實力的,沒有幽默感的品牌,一定不喜歡愚人節。”
01
—
愚人節,品牌部能力的試金石
如果說全年最能檢驗品牌部實際水準的節點,應該不是CNY,而是愚人節吧……
在一個大家可以放開做任何事的獨特文化下,品牌部創造力的上限和團隊文化面貌,將得以在這個特殊的日子,被綜合展現。
最好的品牌,是那些致力于利用社會文化,創造品牌和社會文化相連接的品牌。
最差的品牌,是那些致力于利用文化套路,來進行尷尬推銷的品牌。
02
—
底線:要有“有要求的”高級幽默
幽默,如果沒有扎實的文化、有趣的靈魂,是做不到高級的,結果是流于俗套的。
對待幽默很隨便的創意想法,就會回報于反應很平庸的用戶反饋,這是一種營銷行業獨有的能量守恒。
所以,愚人節的幽默,是有條件的。這種要求,挖出一個老案例可以說到淋漓盡致。
GOOGLE 8-bit MAP,很多年前的谷歌愚人節案例。
谷歌宣布推出谷歌地圖的八位機版本,任何家庭都可以用游戲卡、游戲機來實現像素游戲的地圖化谷歌訪問,還能實現搜索等高級需求。
這個案例雖然老,但是非常典型的世界級案例,如果不提示愚人節,甚至會信以為真,它的亮點在于:
1,稀缺故事:從來沒聽過的一個新鮮話題——游戲機訪問谷歌地圖。
2,文化背景:基于廣大用戶的8位機游戲文化,游戲卡成為關鍵談資。
3,可信性:基于谷歌的獨有產品和技術背景,有論證提升可信性。
(據報道,這個功能真的存在于谷歌主頁上,但是已經無法考證。)
所以,這個案例的整體操作,顯得清晰、完整。因為有話題和基于更大亞文化興趣的談資,所以這個創意,用一個話題撬動全世界的媒體關注。
03
—
假戲真做,騙到用戶真假難辨
有些人會問,我做的案例,沒事造個火箭,弄個共享姨媽巾,不也符合這些標準么?我認為,差別在于:任何謊言,都需要包裝。而謊言的最高境界,是看起來就是真的,至少半信半疑,真假參半。愚人節是一個靠撒謊來開玩笑的日子。撒謊,絕不能夸大自己的能力,到,別人絕對不會信服的地步。所以,一個愚人節謊言的尺度,要控制在自己能實現半真半假,或者有可能成真的尺度內,這樣才可能有更好的效果。
一個互聯網公司,做共享姨媽巾,聽起來就是不靠譜的。你做了一個貓語翻譯機,大家也許還呵呵一笑,但也不會轉發。
這些東西在可信性上尚有存疑,又無驚訝的情感被觸動,就不容易達到用戶分享的心理閾值。簡而言之,沒那么牛X,不怎么真誠,就可轉可不轉。
PS:如果大家對于撒謊沒有什么概念。我推薦APP下載《瘟疫公司》新的DLC,來訓練虛擬散布虛假新聞的思維。定會卓有成效。
04
—
做一個Enabler,而不是急先鋒
偉大的人,是讓別人變更偉大的人。一個品牌永遠第一人稱在秀自己,這并不是什么可以夸耀的高明手段。
愚人節的傳播特點,就是稀缺內容的口口相傳。這種稀缺內容,并不一定非要是品牌做了什么,更有可能是品牌讓消費者能做什么。
《青年志》明確指出過一種趨勢—— 以前品牌喜歡用溫情故事,講故事,講態度,要消費者認同,被品牌來代表。但是,越年輕,消費者就越來越不買單。因為他們信大神,信行動,不信空口號。
消費者更喜歡品牌扮演興趣養成者的角色,而不是個教育者。
所以在愚人節節點上,更加極致展現了這種趨勢。在愚人節節點上,最高明的手段,是提供給別人,能制造謊言的道具,使之,能,參與到你發起的謊言之中,成為愚人節營銷的共犯。
我依稀記得寶馬有過一個“在線制作寶馬提車單”的案例。類似這種,就是利用用戶的虛榮心,利用用戶分享欲,成為創意工具的提供者。是一種高級sao操作。
05
—
最后
在愚人節的節點上,我的方法論總結為:
1,圍繞品牌自己的業務特點和價值體系為核心;
2,基于更大文化的共鳴背景;
3,創造可信的故事;
4,創造病毒傳播系數高的物料;
5,把控在半真半假,或看著無法分辨真假的尺度;
6,不斷試圖提供更加幫助消費者低成本創造高傳播價值的機會。
這幾個點融合在一起,就有可能做到可圈可點的愚人節營銷案例。
而這些融合在一起,并不需要更大的預算,需要的,是更有追求的你。
(今天是4月1日,紀念永遠值得懷念和想念的張國榮)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