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羅直播首秀:帶得不是貨,是抖音!
2020年的愚人節氛圍,似乎沒有往年那么濃烈。
不光是因為疫情當前,開愚人節玩笑或惡作劇已不合時宜,更是因為這一天,互聯網科技、電商、品牌營銷等圈層的注意力都不約而同地集中在了初代網紅——羅永浩身上。
從3月中下旬宣布進軍電商直播,到6000萬“賣身”抖音,再到4月1日晚8點的賣貨首秀,講道理,在經濟受挫的當口,不少人都欠羅永浩一句“謝謝”——他不僅連續創造話題取悅無數網民,還延續了“自帶熱點”的體質,養活了不計其數為選題掉光頭發的新媒體人。連續兩天,朋友圈都被這個顏值不咋樣的中年大叔刷屏,就是最佳例證。
圍觀吃瓜、看熱鬧看笑話也好,充滿期待、翹首以待也罷,大眾的所有情緒,老羅全都笑納。但喧囂過后才發現,抖音才是最大的贏家。
一、帶貨多少不重要,證明我行才是王道
4800萬+人觀看、帶貨1.1億——這是老羅交出的第一份直播成績單。
驚艷算不上,畢竟與“李佳琦”、“薇婭”、“辛巴”們動則數億的帶貨量相比,老羅還差得遠,但對抖音來說,意義重大。
其一,證明抖音直播帶貨的能力與渠道價值。
論短視頻,抖音獨占鰲頭,但要說電商帶貨、商業變現能力,2015年就做了這方面布局的淘寶才是真大哥;即便是被抖音強壓一頭的快手,也走通了主播與粉絲之間靠“信任”賣貨的模式,得到了不少品牌的認可。
與淘寶、快手相比,不缺流量的抖音反倒掉隊了。不少品牌甲方的朋友都曾透露,做電商直播帶貨,首要考慮的是淘寶,調性相符的話也會考慮快手,抖音則傾向于廣告投放合作。
顯然,不管是出于巨頭之間的競爭壓力,還是創新變現模式的商業需要,電商直播已經上升為抖音戰略級業務。
實際上,抖音很早就帶著站內的眾多頭部網紅一起做直播賣貨,可惜刷短視頻的老鐵們不怎么買賬,也就很難扭轉品牌主們對抖音直播賣貨的既有印象。內部倒騰的效果不佳,抖音只能嘗試“請外援”,“老羅6000萬賣身抖音”便是這樣來的。
所以,這6000萬與老羅的“1.1億”,表面看是老羅的簽約費和成績單,實際是抖音為了向甲方爸爸們證明自己的帶貨能力和渠道價值,而劃撥的一筆公關費和提交的首份財務報表。
其二,證明抖音也能孵化“帶貨一哥”。
前面也說過,直播帶貨,淘寶有李佳琦、薇婭,快手有辛巴、散打哥,抖音呢?抖音出圈的網紅主播不少,可大眾知名度能與李佳琦比肩的帶貨主播為零。
羅永浩來了,雖然愿意與他交朋友的都是些直男,但羅黑、羅粉和路人加在一起,也足足覆蓋了互聯網科技、3C數碼、品牌營銷、新媒體等多個領域,光是新媒體行業都有2000萬小編,某種意義上,老羅直播帶貨算是出圈了。
再加上,老羅回饋了抖音至今為止第一個帶貨銷量破億的記錄,不管他的表現有多垃圾、多不認真,但實實在在、勉勉強強看得過去的數字,好歹對得起“帶貨一哥”的名號,哪怕只限于抖音站內。
所以,千萬別去較真老羅的真實帶貨數據,了解了抖音的戰略意圖,就會知道這并沒有那么重要。當然,假如老羅和羅粉們給力,抖音能少費不少功夫也是真的。
二、羅永浩,最好的營銷素材
4月1日,既是新的一個月開端,又是愚人節。老羅和抖音定在這天首播賣貨,也是挺講究的。
一來,有儀式感,方便大家記憶、紀念。往后每年,老羅應該不會忘記,他是在那個疫情肆虐全球的愚人節,開啟了賣藝還債的生涯。
二來,抖音作為一個品牌和平臺,肯定不會放過任何一個可以營銷的節日、節點或主題、素材。
除了追趕電商直播的戰略考量,簽約老羅也是抖音實現“拉新、促活、提升聲量”等階段性營銷訴求的神來之筆,時間恰巧又撞上了愚人節。
而雙方具體的營銷內容,有人梳理如下:
(圖片來源:騰魚)
有官宣、有互動、有預熱、最后有成績,這不就是互聯網營銷的經典節奏。實際上,如果把羅永浩換成任何一個網紅品牌,你就能第一時間反應過來,這類合作背后的商業營銷屬性。
此刻,羅永浩之于抖音,完美地運用了“錘科創始人”、“老羅語錄”、“相聲企業家”等標簽的爭議性和影響力,單純散發著為平臺造勢、引流、制造話題、提增聲量的“IP”之光。
唯一不同的是,與品牌合作,抖音頂多是個強勢的乙方,還得顧忌品牌訴求、調性理念、KPI;而牽手老羅,抖音才是金主爸爸,可以放肆地讓老羅做自己,動靜越大,6000萬才花得值。
值得注意的是,跨界歷來講究雙贏,對于立志改行當“帶貨一哥”的老羅而言,要想處女作一炮而紅,前期必然要宣傳造勢。
有抖音的資源和流量托底,老羅只需要表現出網紅的覺悟——在一系列短視頻廣告中,不僅改編了“羅老師別這樣”的老梗,還耷拉著黑眼圈各種出鏡,渾然不顧“顏值至上”的年輕用戶受不受得了。
好在結果不壞,不論是不是給老羅面子,原本不怎么刷短視頻的老羅直男粉紛紛下載了抖音;不管是被動還是主動,抖音的用戶在這幾天新漲了見識——油膩大叔,也能做網紅。
三、老羅的品牌朋友:假賣貨,真營銷
關于老羅直播首秀的評價,不出意料兩極分化。
雞湯、勵志號說,老羅快50歲的年紀,一場直播帶貨1.1億破紀錄,真了不起;更多人抓著老羅不專業、不認真的翻車表現不放,唱衰聲此起彼伏。
而蘇秦的觀點一直不變:讓老羅帶貨?算了!幫品牌搞搞話題營銷?有戲!
梳理完老羅官宣后的各種動作,蘇秦化分出了品牌&老羅跨界營銷的三種姿勢。
第一種,“白嫖”博眼球。除了抖音,微博沒花一分錢就撬動了不少流量,而中興、聯想等品牌靠著與老羅的互動,也賺了不少眼球。
第二種,霸氣撒錢,為品牌做廣告。小米、搜狗以及被叫錯名字的極米,三家企業的高管親臨直播間,為品牌站臺的意味遠大于叫賣。
比如老羅以前的友商、現在的甲方——小米,光是化敵為友這一個話題,就夠互聯網科技圈的人唏噓不已,而小米生態旗下多款產品登陸老羅直播間,也有效地向大眾傳遞了“小米生態鏈高度成熟”的信息點,很好地刷新了大眾對小米的認知,至于能賣多少貨,隨緣就好。
搜狗更是如此,長期游離于大眾視野邊緣,借此機會混個臉熟也是挺好的。
最出人意料的是極光投影儀,他們的初始目標應該與小米類似,告訴大眾國內有家很牛的投影儀品牌叫極光,沒曾想銷量居然很搶眼。
究其原因,一是極光投影儀是個新奇特的產品,有新鮮感;二是老羅的失誤讓忠實且購買力強的羅粉過意不去,進行了補償式消費。
第三種,深度整合,做品效合一。吉列是其中的典型。
老羅和吉列,形成了一個大概的營銷鏈,既有微博互動預熱,還有直播當天的“現場刮胡子操作”——唯一一個讓老羅拿自己的身體來賣貨的品牌,直播之后品牌還不忘來一波后續動作。
話題造勢、現場互動、產品展示、親自代言,該有的全都有。
類似的還有極米,果斷抓住老羅的失誤,發起#羅永浩口誤#話題,延長了品牌曝光周期,還成功吸引到了羅粉的關注。
(很多羅粉跑到極米官微留言)
與多位流量明星近期遭遇水逆相比,以老羅為首的網紅們,表現出越來越突出的營銷價值。往常,明星們才是凸顯品牌時尚、逼格的不二之選,如今,越來越多品牌以出現在李佳琦、薇婭們的直播間為賣點,強調自己的品質與流行度。
當然,網紅有很多,唯獨“高處不勝寒”,要想持續站穩頭部、真正成為頂流,羅永浩的缺點幾乎無處不在,比如能否快速提升連普通主播都不如的直播業務水平,PPT式的直播賣貨模式能持續多久?整個團隊的選品、供應鏈、售后、對接又要多久能磨合成形……
李佳琦們下過的功夫、吃過的苦、掉過的坑,羅永浩沒理由務實,這是決定品牌愿意和他玩多久的決定因素。
對于這次的大贏家抖音來說,上述也是評判羅永浩是內容穩定輸出與直播賣貨兩不誤的IP,還是一次性營銷噱頭的基準。
主動權,暫時還在老羅手中,可一旦新鮮感過去,一切都是未知數,別忘了互聯網第一定律:大眾是健忘的!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