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案日常修養 | 如何快速獲取靈感?
當說到你是做文案的,別人一般有兩種印象:
“腦洞很大”或者“文采很好”!
其實,對于一個廣告文案來說,僅僅被說“文采很好”并不是什么開心的事,文采這東西,更傾向于編輯類,廣告文案的職能不是堆砌華麗的辭藻,而在于洞察力和想象力!
一、不是所有文字都叫文案
在沒有公眾號、互聯網環境沒有這么豐富之前,“文案”還僅僅用于廣告行業,而最近這幾年,突然感覺“文案”這個詞變得很普遍,好像隨便發個朋友圈配文都叫文案。
但無論如何,文案的目的在于吸引你的目標人群,文案越短越難。
對于長文案,你寫的第一句,則是為了讓別人想看第二句,接著再看下一句……
文案先是策略,后是創意,比起華麗抽象的辭藻,人們更在意的是獲取對自己有用的觀點或建議。所以,別人看來文案可能只是寫寫字,注意一下修辭,跟寫作文沒啥兩樣。但那些只是文字,大部分的文案指的是商業廣告文案,是經過思考且有銷售力量的文案,是讓人們看了你的文案產生購買動機。而像我這篇寫的這一大段文字,就不叫文案。
如果你的文案,需要人們絞盡腦汁去理解,那它只是你的自嗨。
二、生活就是文案的靈感大素材庫
寫文案不是用憋出來的,是經過一系列邏輯思考,調動你大腦里的素材庫,把可以用到的素材拼成你要的創意。創意,是舊元素的新組合。
如果你對觀察生活沒有興趣,那也不會是個好文案。
如果你經常覺得寫文案沒靈感,那么,試著在現實生活中多做這樣的練習,這也是創意課上老師會讓大家訓練的聯想思維:
1、想辦法,用一個句子或你喜歡的形式,串起兩個毫無關聯的詞
城市-鋼絲
(當我想起自己上學和回家穿梭在兩個城市之間,而鋼絲是可以連接的東西)
加州陽光-黑眼圈
(面試的時候遇到的筆試題,想起有個朋友跟我說過,淡化黑眼圈最好的辦法就是把臉曬黑...)
2、換位思考,如果那些物品有生命,它們會怎么想?
這是我日常釋放自己想象力的辦法,以前會隨身帶個小筆記本,現在則記在手機上,可以是坐公車的時候突然的靈感,也可以給自己指定一個命題物品,給它寫上一小段。
夜晚,當我看到窗外亮起了路燈,我覺得它像點了蠟燭的蛋糕——
疫情期間躲在家里,連續下雨天,讓我發愁的時候:
換了個更大內存的手機的時候:
過斑馬線的時候——
3、發現生活中的樂趣、感動……說不定,哪天就成為你的素材靈感
又是一個下雨天給我的靈感,讓雨天的心情美妙了一點。
一段文案,記得給自己寫兩句點睛的句子(此處省略一段文案)。
有次應聘,對方覺得我給的工作文案作品不大適合,當我主動提出給我一個測試題,他們讓我給寫一篇招聘廣告,寫完后我順利得到了這個文案工作。
這篇花了不到半天的時間寫出來的,在構思過程中,僅憑自己對文案人的真實理解,以及在學廣告過程中讀的那些《定位》《奧格威談廣告》等經典的專業書,組合起來,在想到最后一句點睛之筆的時候,自信就會上來,前面的就文案順著就出來了。
如果對意識形態和李欣頻熟悉的,可能也會看出里面有她們的影子,在大學學廣告的時候,李欣頻的誠品文案是啟蒙,很愛模仿她,比如那句“經歷生活與非生活”。
而我對文案人的理解恰恰是這樣:善于思考,興趣廣泛,既要懂營銷,也要懂得像演員一樣去變換每個角色,因為我們在廣告行業接觸的不會只是一類品牌和行業,需要把自己代入到不同的角色。
最后講到工資,當然,希望實事求是,以實力說話,而那個公司是有項目績效的,所以你想要的工資,可以用你的文字,來達成你想要的數字!
但愿,每個廣告人,都能靈感多多,錢包鼓鼓。
數英用戶原創,轉載請遵守規范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2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