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榮觀察 | 美團壓垮了餐飲業?
今天你點外賣了嗎?
快節奏的生活工作讓點外賣,已成為現在眾多年輕消費者一大常規的就餐形式。只要在手機上簡單操作一下,自己喜愛的美食就可以送到身邊,是不是很方便?但是你有沒有注意到,近期很多餐廳正悄悄從你的外賣APP名單里消失了?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為什么?
因為外賣傭金越來越高,嚴重壓縮了商家的利潤空間。疫情當前,經歷了接近兩個月的停工停產,餐飲業受到很大打擊,消費者的經濟狀況也受影響。疫情對餐飲業造成的沖擊不可避免,隨著復工潮的到來,餐飲行業還未迎來曙光,眾多飯店紛紛聚焦線上,希望能通過對接外賣平臺來獲得客源,以緩解疫情帶來的壓力。但最近多個商家集體指責美團抽取20%的“高額”傭金,讓他們的利潤進一步縮減,更讓今年的餐飲行業雪上加霜。
從美團的回應中感受到了無奈,不降費率,企業難活,降了費率,外賣小哥難活。也許美團并非有意漲價壓榨餐飲業。
圖片來源:百度圖片
那所謂高昂的外賣傭金到底是什么?在罵美團之前,也許我們有必要明白傭金的構成。
目前外賣平臺的傭金主要包括以下三個方面:
1. 平臺使用費
2. 技術服務費
3. 配送服務費
大多數人以為外賣小哥的收入完全來自消費者的配送費,其實這還遠遠不夠。多數情況下,消費者支付的配送費根本不足以承擔外賣小哥的配送成本。專職外賣小哥的工資一部分來源于用戶支付的配送費,一部分依靠平臺補貼,而這部分補貼就需要由外賣傭金來支撐。
根據《美團點評扶貧報告》,過去一年里通過美團外賣平臺獲得收入的外賣小哥有370萬人。這個龐大的外賣團隊也意味著外賣平臺要承擔高額的人力成本。以美團為例,2019年美團傭金收入為216億元,外賣小哥費用支出是177億元,配送費占了8成。這也是實打實的成本。而現在又增加了外賣平臺為外賣小哥配備的防護裝備和相應的抗疫措施。
為什么說餐飲業的難先別急著罵美團?
首先我們思考一個問題:造成餐飲企業利潤低的“罪魁禍首”是外賣平臺嗎?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答案肯定不是。
餐飲的最大成本其實是:房租+人工。
疫情期間,餐飲業無疑是遭到毀滅性打擊,但房東不會因為你無法營業給你免房租,員工更不會因為你無法營業而放棄領工資。所以,只怕真正壓垮餐飲業的其實是居高不下的房租和人工成本。
那美團呢?這時候漲傭金,豈不是趁火打劫?
其實還真不是這樣。
因為外賣平臺的傭金是一種彈性費用。
商家不在平臺產生交易,就不會有收取傭金一說,更何況傭金的80%又是屬于外賣小哥的。不然外賣小哥疫情期間冒著生命危險送外賣,圖啥呢?
疫情之下,外賣員承擔的是健康,居家隔離的人承擔的是自由;而商家,只是拿出了部分利潤而已!
試想:如果沒有外賣平臺,今年的餐飲會不會還更慘?
這個時候,我們與其陷入爭論,浪費了寶貴的復蘇時機,還不如擱置爭議(美團外賣抽傭是4%-5%,還是18%-20%,乃至是其他數據,都不重要),開發共識(各自輸出優勢能力活下去,挺過2020年是共識,這點大家都沒有爭議)。只有擱置爭議開放共識,團結一致才能活下去,這是很淺顯的道理。
其實在疫情期間,美團外賣啟動了“春風行動”,推出每月5億元流量紅包、4億元商戶補貼,針對受疫情影響較大的優質商戶,按不低于3%-5%的比例返還外賣傭金。這個政策就非常好,不過我們的媒體很少報道,沒有把好消息及時的傳達給商家。同時,我們可以順便點個外賣好好監督美團,看看它究竟有沒有履行這些承諾。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