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永亮:良品鋪子驅動增長的超級產品戰略,深耕新零售紅利
如今線下門店被消費者“排擠”的日子早已過去。
四年前,傳統電商模式紅利逐漸消失,馬云第一次提出新零售概念,巨頭們紛紛布局線下門店,通過線上與線下的融合進行新零售業態。
一時間,線下門店備受歡迎。
阿里巴巴、騰訊、京東、美團布局的超市、生鮮、便利店、百貨等業態,形成了地面對壘,同時對傳統零售進行數字化改造,不少企業攜資本加入到對新零售的創新,挖掘新零售紅利。
然而,加入新零售這條路并不好走,在過去四年期間,市場的競爭方式和趨勢都在不斷地發生變化,熬不下去的企業只能紛紛宣布退場,能夠生存下來的企業也只能不斷地進行創新以防自己掉隊。
良品鋪子就是其中一員。
以零食專賣店起家的良品鋪子,后進行全面拓展線上渠道,布局線下門店。在馬云提出新零售概念之前,良品鋪子創始人楊紅春就通過技術與系統,橫向打通渠道之間的產品、數據和會員,縱向優化供應鏈以及超級產品戰略。
截止今日,良品鋪子建立了平臺電商、打造智慧平臺。O2O外賣、App等各個方面與用戶進行互動。
以至于良品鋪子會員高達4000多萬、會員月活躍度800萬,在2017年時更是獲利將近55億元。
在新零售競爭中,良品鋪子已成功上岸,它是如何運用超級產品戰略進入新零售市場,傳統零售該如何運用超級產品戰略拓展及打通全渠道,在快速變化的市場中,良品鋪子在超級產品戰略中堅守的是什么?
01
超級產品戰略:線下門店成為新零售的主戰場
從1960年至2017年,我國獨居人數從4%增長至18%,韓國從2%增長至24%,日本獨居人數擴大了一倍。而獨居消費者對食品的采購更偏向于適時購買,囤貨或有計劃的購買方式逐漸被弱化。
憑借著這股東風,以門店為根基,產品為驅動的O2O外賣模式,在短短幾年內成為新零售行業不可小覷的銷售渠道,并有擴大的趨勢。
與此同時,不少以純電商起家的零售企業,也將目光轉向線下門店。2016年9月,三只松鼠開出了第一家線下門店,至今在全國開出278家線下門店。
電商企業在線下開設門店,線下零售在電商平臺進行布局,兩者的難度不相上下。
但能夠驅動消費者選擇企業的原因幾乎如出一轍,那就是產品。如果沒有好的產品,企業將寸步難行,有了足夠好的產品,打造出超級產品,也不是特別難。那么傳統企業該如何打造超級產品?
這時,企業可以試著思考,你們的產品是什么?是產品本身?還是線下門店?或兩者都是?
2016年成立的良品鋪子自始至終堅持自建渠道,也就是體閑零食專賣店,在楊紅春看來,線下門店面向的是區域性市場,因其在產品、陳列、燈光、品嘗、推薦等優勢,承擔著于關于用戶體驗和互動的作用。
休閑零食屬于靜態產品,其標準化較強,很容易被線上渠道取代,但對于良品鋪子而言,拓展其他品類與零食進行搭配,可以讓用戶獲得更好的體驗。因此,良品鋪子的全渠道SKU超過1000個,分為91個系列,12個類別,其中包括肉類零食、餅干糕點、海味零食、沖調食品、堅果、炒貨、素食山珍、糖果布丁、話梅、禮品禮盒,除了一些進口食品與部分食品,其他均為良品鋪子自有品牌的產品。為了保持產品創新力,良品鋪子每年至少推出400多款新品。
在休閑零食市場中,許多品牌多數以單品取勝,例如,三只松鼠主打堅果。而良品鋪子各個品類均衡發展,其中,豬肉鋪、甜辣鴨舌、脆冬棗、雞蛋干、芒果干成為良品鋪子的王牌產品。
產品成為良品鋪子打造超級產品的根基,而門店則成為企業能否打造超級產品的核心。門店除了用戶體驗還承擔著品牌的口碑。例如,夏季的消費者比較愛吃重口味的居多,而冬季消費者則偏向于喜愛堅果、炒貨,門店要根據數據分析對產品進行陳列。
良品鋪子起家于武漢市,后往華東、華中及西南城市拓展,截止今日,良品鋪子直營店736家,加盟門店共計1356家。不論是直營店還是加盟店,良品鋪子均采取強管控模式。
例如,對于加盟店的良品鋪子提供產品、商標、人員、運營等,加盟商只需要負責資金投入和物業。
在門店數量不變的情況下,良品鋪子對部門線下門店進行優化,同時拓展新區域門店,不斷地深耕華中地區,對較為薄弱的區域進行優先布局,同時加強對品牌的管理及運營。
對于良品鋪子而言,每一款零食都是子產品,每一款門店是企業的大產品,唯有做好每一款產品,保持對產品的創新,加上適當的運營助力產品,打造出超級產品,才能讓企業保持增長,這就是屬于良品鋪子的超級產品戰略。
02
超級產品戰略:拓展全渠道的良品鋪子
在互聯網興起后,零售渠道逐漸泛化,任何能夠人與人之間互動的渠道,都有可能變成帶貨渠道。例如,憑借著電商渠道迅速崛起的三只松鼠,就連百草味都曾放棄過線下門店,而轉戰線上。
2011年,良品鋪子放緩線下門店發展,往線上進行拓展,帶動良品鋪子快速增長。
如今的良品鋪子搭建了電商平臺、門店終端、App、O2O外賣平臺等全方位的渠道。
O2O外賣幫助良品鋪子門店通過第三方平臺在時間內戰勝其他電商平臺,有效提高轉化與成交,解決了企業的“最后一公里”問題。除此之外,門店開始承擔部分產品倉儲功能,在一定程度上節約了物流成本。
App幫助良品鋪子進行數據化管理,了解用戶需求,鞏固用戶,讓用戶成為企業的忠實粉絲,在一定程度上減少營銷力度。
線上B2B將產品分為線上經銷和線上代銷,讓產品進入第三方電商平臺倉庫,用戶自行下單由平臺進行處理。
經銷是由良品鋪子把產品賣給京東平臺,平臺依靠自身渠道賺取差價。
代銷則由良品鋪子與天貓超市等平臺以實際銷售額的方式進行結算。
平臺旗艦店是由第三方平臺開設良品鋪子自營品牌旗艦店,訂單由良品鋪子進行處理,能夠有效地消除地域差異。
全渠道覆蓋了各個消費場景,讓良品鋪子對用戶進行網狀保衛、有一些還未觸達的區域,由線上渠道來實現。一旦建立了全渠道,零售企業不必費盡心思了解用戶是通過什么渠道購買,而是將精力放在產品與服務方面。
在超級產品戰略中,良品鋪子的品牌和品質由線下驅動,而線下是由產品進行驅動,讓品牌找到自己的定位形成高端化趨勢。
03
超級產品戰略:良品鋪子如何打通全渠道數據
如何打通各個渠道關于產品、成本、用戶,做好門店是良品鋪子最關鍵的工作。
打通數據、產品和用戶,做好門店,靠的是技術與系統,2014年,良品鋪子與IBM、SAP合作,啟動信息化建設,通過對數據分析,預測,了解用戶需求和計劃,打通了B2B、O2O、B2C、線下門店等不同渠道的庫存,實現以數據驅動倉貨共享,優化庫存周轉效率。
良品鋪子的線下門店產銷周期為28天,庫存周轉為20天,在電商平臺的庫存周轉為30天。快速周轉庫存效率,反映著線下門店的系統管理能力以及控制成本。
收銀系統:小型ERP,掃碼賣出一款產品,后臺就會自動減少庫存數據,同時及時反饋給倉庫,倉庫課根據數據自動生成訂單,及時對產品進行補貨。
前臺系統:連接線下門店和線上平臺,實現各個支付渠道、提高渠道效率,保證前端渠道之間的一致。
中臺系統:實現全渠道訂單。會員、庫存、促銷、產品的統一管理。
減少總倉壓力
對于傳統零售企業而言,后端倉儲物流需要進行分倉,一個是配送門店,一個配送電商平臺,而良品鋪子由了全渠道,倉儲通過揀貨系統,處理電商平臺訂單,將分揀、歸類、打包,單個包裹送貨。通過建立自有以及租賃的方式設立自營倉庫,同時與第三方倉儲企業合作,在門店與總倉之間建立多級倉模式,減少總倉壓力。
覆蓋用戶場景
倉儲系統根據渠道需求進行快速匹配,讓產品能夠在最短時間內送達到對應渠道。
建立統一的會員中心,打通會員數據,良品鋪子通過全渠道,實現對用戶網狀的包圍模式,增加用戶復購率。增加用戶粘性。
04
超級產品戰略:從渠道到用戶
對于零售企業的重點在于做好產品和渠道,把產品做好,將門店選在熱鬧商圈,等待消費者的光顧,這是非常漫長的過程。
在超級產品戰略中數字化能夠讓零售企業了解消費者,并實現互動與運營。例如,每家門店有多少人光顧良品鋪子,轉化率為多少,獲客成本如何。在打通全渠道數據后,良品鋪子能夠以用戶為中心,做好產品,以及用戶體驗。
超級產品戰略能夠為良品鋪子帶來流量、口碑、和用戶。
而超級產品的真正厲害之處在于,用戶購買產品后,品牌和用戶之間還能進行互動,讓企業及時掌握會員信息,消費情況,方便進行針對式消費。
產品對于企業而言不是用戶與品牌的一次性交易,而是建立用戶粘性,讓用戶成為品牌忠實粉絲的工具。
在超級產品戰略中,傾聽用戶反饋,從而改進產品和創新方向,是良品鋪子打造超級產品的秘訣。舉個例子,良品鋪子的產品嚕辣杯,那是一款又辣又油的產品,許多消費者購買后覺得太油太辣,不會再考慮復購了,后來品牌調整了該產品的口感和工藝。
當下,良品鋪子圍繞用戶,根據細分場景,開發各個渠道的同時不斷地改進產品。
05
超級產品戰略:打造超級產品
每一個行業進行轉型時,只要找到適合自己的超級產品戰略,勢必會打造出超級產品成為頭部企業。新零售結合了線上和線下,唯有兩者配合默契,企業才能造就超級產品。
對于良品鋪子而言,如何讓零售行業回歸最具價值的層面,即產品和服務。滿足人們對生活方便快捷的追求,提高效率,保持增長,是企業打造超級產品的初衷。
面對巨頭的競爭,新興企業的最大優勢只能是產品,以打造超級產品為目標,保持企業創新能力,打通全渠道,利用產品打響品牌口碑,做好服務,在這場賽道上,或許廝殺才剛剛開始。
如果你想學習零食業打造超級產品的方法,請搜索關注“艾老思”G眾號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