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電樁:智能出行中的新風口
近日,目標成為汽車一級供應商的華為宣布,將在4月23號發布其新產品,據悉即將發布的產品為華為DC直流快速充電模塊。
致力打造更加全面智能生態的華為,涉足充電樁行業并不意外。在國家大力推動新基建發展的同時,新能源汽車毫無疑問是近幾年來最受關注的行業。而解決新能源汽車里程焦慮問題的充電樁也是“新基建”不會放過的一個重點。
身處困境的充電樁
盡管前景很美好,但如今的充電樁行業仍舊身處困境之中。
首先需要考慮的問題就是,充電基礎設施建設分布不均勻。
雖然中國電動汽車充電設施的建設正在加速擴展,但在充電設施的分布方面卻存在較大問題。中國充電樁主要分布的場所是公共地下停車場、住宅區以及辦公區域的停車場所、加油站或者高速公路服務區。
不少地區部分場所,如商場地下停車場等場景,有比較多閑置的充電樁,但是部分人流車流較大的場所如學校、醫院周邊卻存在充電樁不足、排隊充電的問題。這拉低了充電樁的資源利用率,在一定程度上也“勸退”了一部分用戶選擇新能源汽車。
而充電樁的緊缺問題,雖然是老生常談,但仍舊是最為重要的問題。
尋找車位是每一個司機都經歷過的痛苦經歷,這對于電動車司機來說同樣痛苦,而最為痛苦的則是自己的車快沒電的時候想找一個能充電的停車位。然而本就緊缺的可充電停車位,有時還會被一些“無良”燃油車搶占。
巨大的缺口和新的風口
但是充電樁行業正面臨的這種巨大缺口,同樣也使其成為了新的風口。
作為新能源汽車實際應用的關鍵設施,充電樁一直以來都處于短缺狀態。根據政府下發的《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發展指南(2015-2020年)》數據顯示,到2020年底,要實現車樁比1:1的目標。
但根據官方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年底新能源汽車保有量達到381萬輛其中純電動汽車保有量達310萬輛,占新能源汽車總量的81.19%。若按照純電動汽車310萬輛來計算,目前我國車樁比例僅為2.6:1。
受新能源汽車大規模普及和政策大力扶持的影響,中國充電樁行業規模快速增長;尤其在2016年,公共充電樁保有量增速達185.3%;2016年后增速有所放緩,呈穩定增長態勢。
雖然保持穩定的增長,但是充電設施的短缺卻是不容忽視的嚴峻問題。在國家大力推行新能源汽車改革的同時,電動汽車的銷量一直在保持高速的增長,但充電樁的數量卻難以滿足市場需求。
根據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理事長陳清泰曾預測,到2030年中國電動車保有量將會突破8000萬輛,屆時純電動車輛或達到6480萬輛。這意味著,如果按照一輛新能源汽車對應一個充電樁的匹配要求,至2030年,我國將存在高達6300萬臺的充電樁缺口。
而根據艾媒數據《2019-2021年中國電動汽車充電樁行業現況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第二季度末,中國公共充電樁保有量只有41.2萬臺。
這千萬量級的巨大缺口,不僅讓很多消費者因為“充電難”的問題對新能源汽車望而卻步,同時也將充電樁行業置于一個新的風口。
充電樁不止能充電
充電樁短缺的問題,除了影響到新能源汽車的普及問題,也會對其他的行業產生巨大的影響。
充電樁作為新基建的重點之一,必將會吸引眾多的資金和技術涌向這一領域。而這一風口的帶動作用已經在個別方面顯現,比如與充電樁密切相關的鋰電池行業。
截至目前,在鋰電池領域的新增和計劃投資已經近2000億元。目前有包括寧德時代、國軒高科、利天萬世、格林美、恩捷股份、德方納米、豐元股份等在內的十余家動力電池產業鏈企業進行了投資擴產。
當然,充電樁行業并不僅僅只涉及到鋰電池領域。事實上,千萬個小小充電樁關乎的是整個物聯網體系的完善。
充電樁不僅是充電設施,還是使信息、數據實現互聯互通的平臺和載體。
通過充電樁形成網聯化的信息網絡,實現了消費者從“人找樁”,發展到查詢導航找到充電樁,進而發展到數據算法推薦找到充電樁,最后到無人駕駛的智能能源補給的發展過程。通過借助完善充電樁網絡,進而推進未來智能化出行的發展。
充電樁未來的新要點
對基于物聯網的智能化出行方案的構想,也顯現了充電樁未來發展的幾方面新要點。
其中充電樁行業的數據價值是不容忽視的一個方面。每一個充電樁都是一個能源交易的入口,也就是能源數據的存儲點,這意味著每一個充電樁的能源數據都關乎國家對整體能源的調度和把控。
不難看出,以充電樁為主體的充電網絡將是充電物聯網不可或缺的一環,而充電樁之中數據的價值也因此變得難以估量。
充電樁的共享模式則是另一個方面。隨著共享經濟在中國市場越來越普及,其應用范圍也逐漸拓展豐富,從充電寶、自行車、雨傘到汽車等大件物品,都能成為共享經濟的產物。
共享經濟的核心是提升資產利用率,降低折舊攤銷成本。而目前城市中的私人充電樁在其擁有者上班時間內基本上是閑置的,如果私人充電樁實行共享的話,則可以滿足大部分電動車主的充電需求。
根據艾媒咨詢數據可知,截至2019年6月,中國隨車配建(私人)充電設施約有59.1萬臺,假設其中只有四分之一可以實現共享使用,充電樁供應量基本上接近上萬座公共充電站。不難看出,充電樁具有成為共享經濟行業中又一新興業務的潛能。
而作為物聯網基礎的5G,則是充電樁發展中最重要的一個方面。
2019年,中國已陸續啟動5G網絡的建設,并計劃在2020年正式推出商用服務。而5G技術的發展對充電樁行業來說也將是這次技術升級的關鍵點,不僅將加快充電樁網絡的建設效率,同時提升充電樁充電服務的用戶體驗,增加充電樁的應用場景。
借助5G的高速和零延遲,可以保證用戶在急需充電樁的時候,高效而又準確的找到閑置充電樁。也可以保證每一個充電樁的能源數據高效利用,完善整個充電網絡以及充電物聯網系統。
今年2月疫情的肆虐加上春節超長假期的影響,導致全國大量在冊充電樁營業額只有日常的兩成左右。營收下降近八成,疫情影響下的中國電動汽車充電樁產業,今春日子并不好過。
但是新能源汽車以及充電樁建設仍舊是未來發展的必然趨勢。因為充電樁建設不僅僅是要補齊新能源汽車發展中的短板,更為重要的是,充電樁還是信息樁、數據樁、網聯樁,能夠推進出行領域乃至整個社會實現數字化轉型。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