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因為“辣眼睛”,微信公眾團隊就封了“柏拉圖App”?
從昨晚開始,朋友圈突然被“黑”。滿屏幕都是如下的性格標簽的圖片分享。好奇的我,手賤按照圖片文案的引導嘗試體驗了一番,貌似還蠻準的。網傳“柏拉圖App”靠這個“性格標簽”成功吸粉百萬(看來這種以星座為入口給用戶打標簽,區分各類人群的營銷手段屢試不爽)。順藤摸瓜,我又開始在網上搜羅關于“柏拉圖App”的信息,扒一扒這個看似很Low,體驗卻有點神奇的App。
細心的盆友,會在圖片里面發現一個小彩蛋,后文解釋
關于App的最全介紹,莫過于下面這段了。從產品傳遞的價值“追求走心交友,提供純凈交友空間”中看出這是一個道德高尚、抵制不良社交環境之作。奇特之處在于這款APP是需要兩個人相互聊天達到一定時間段后,雙方的頭像照片會隨著時間推移,由模糊變得清晰,達到“走心不走腎”的目的。
具體表現方式是下面這樣的:
但是這種杜絕走腎的情懷,能在社交APP上走多遠呢?就在“性格標簽”推出的第2天就被微信團隊以“誘導分享”的名義,屏蔽該微信公眾號所有功能,直接做封號處理,迅速讓這股性格測試風潮陷入死寂。
甚至搜索公眾號找不到該號的蹤影。
然而面對風雨襲來的“柏拉圖App”官微卻沒有任何發聲的舉動。以致于數月以來轉評贊不過十位數的官微君淪陷在用戶各種各樣的嬉笑怒罵中。
有義憤填膺過了頭,趕緊催促團隊作出回應的。
大部分還是后來觀光團前來湊熱鬧,以及沒有玩過測試的來這里找答案的。但是依然沒有官方的任何回應,讓整個事情后續發展成了謎。
至于為什么會被封號?我大膽做了幾個猜測:
(1)標簽測試類的頁面,微信團隊已經明令禁止過(此次觸犯規則也許是運營策劃沒有考慮過會造成如此巨大的影響,所以想小試牛刀測試下效果)
(2)需要關注公眾號才能參與測試,屬于誘導關注。
(3)用不夠精致的設計圖片,造成朋友圈刷屏現象,影響用戶體驗。
(4)圖片附有誘導分享文案,引導用戶保存圖片再分享朋友圈(實在太簡單粗暴)
經過這4種可能性推測,又難免會陷入另一個矛盾空間。
這圖片做得好不好看完全是主觀臆斷的層面,用戶覺得好玩樂于轉發分享,說明這滿足了用戶認同感的需求,以致于造成了大量轉發分享,刷屏朋友圈的不良體驗。也許柏拉圖App對此也非常頭疼,覺得心里特別委屈吧。針對此次嚴厲打擊,也同時提醒各位新媒體運營們,隨機應變平臺的規則變化,千萬別以身犯險,獨孤一注在一個平臺上。另外產品和用戶才是大家運營的根基。如何運營,做營銷只是澆灌的營養液,切記不要本末倒置了,讓營銷走在了產品前面,反而把產品陷入中道奔殂的悲劇。
最后分析下此次“性格標簽”中的彩蛋。紅框標識的是發布人的生日,作為社交App增加兩者的聯系粘度,就要更深層獲取對方的私密信息,然后逐個擊破(偽造信息的除外)。
此次測試若填寫信息都是準確無誤的話,分享至朋友圈就等于曬出自己的生日,讓那些有所準備的人又有了一個可以接近的機會,這樣何樂又不為呢?從而讓陌生人社交變得理所當然,減少那層刻意為之的尷尬。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