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下轉戰線上,疫情催化直播營銷發展
2020年3月,羅永浩宣布做直播電商,以6000萬身價簽約抖音,入駐七天漲粉730萬+。
直播,無疑成為當下最火的營銷方式之一。據iiMedia Research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在線直播用戶規模預計將超5億人。而早在2019年8月發布的《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中,我國網民數量是8.54億。相當于在兩個網民中,就有一個人看直播。
2020年受疫情影響,加速了直播營銷的發展,直播營銷也逐漸成為每一種產品營銷的標配。
1.線下轉戰線上,疫情催化直播營銷發展
據QuestMobile數據顯示,疫情期間網民對互聯網的依賴加大,互聯網使用時長比日常增加21.5%。而這其中,直播的份量也不斷加大。
長時間“禁足”使得線下渠道受到沖擊,而直播趁勢則更加火熱。一眾網紅、明星的入局,也讓直播帶貨成為了注意力焦點。一時間出現了“萬物皆可直播”的現象,為直播打造了巨大想象空間。
2. 直播營銷的原點:一種媒介形式
直播≠帶貨,媒介是內容的載體,直播實際上是一種視頻媒介的形式。這意味著可以把直播視作產品觸點的一種延伸,是連接受眾的又一種形式。
也就是,在直播過程中,應重點思考如何通過這種形式的觸點更好連接受眾,更好為用戶創造價值。
而直播帶貨本質上類似于內容電商,它將用戶從接觸點到購買行為的各個鏈路壓縮在一個瞬時場景中,快速刺激購買欲望。
目前的直播中,這種刺激主要靠低價達成,這意味著對用戶的產品“嘗鮮”來說可能很有效,但長久而言效果不會很好,所以要慎重選擇。
但隨著5G和短視頻產業的發展,未來用戶在直播的互動體驗也將會越來越豐富,很可能會成為新的主流營銷推廣方式。
3.直播縮短傳播鏈路,讓信任與說服更容易
從來沒有營銷方式像直播這樣,和目標用戶做到面對面交流,這使得直播天然具備極強的說服力和信任感。
廣告傳播的根本邏輯在于從曝光到說服,進而觸發購買,最后形成忠誠。從曝光到說服是距離的問題,在傳統傳播路徑下,說服的成本很高。
而直播恰恰將場景和鏈路大幅壓縮,無論在何時何地打開手機,隔著屏幕真人時刻在線互動,這樣說服力會大增,購買轉化效果也會更好。
但有一個顯而易見的問題,除了說服距離縮短外,產品距離目標用戶還有曝光距離和信任鴻溝的問題,這是需要主播自身IP解決的,如果問題不解決,說服力最終也難以形成。
4.直播營銷有哪些優勢?
「即時性」
所見即所得,主播的信息能夠及時、準確地傳遞給受眾,沒有其他環節的參與,讓信息對用戶的價值、真實性和可信性達到最高。
「精準性」
因為直播的即時性,不同的主播直播時間也是不相同的。用戶在觀看直播時,需要在主播通知的時間里,進入主播的直播頁面進行觀看,所以能夠在特定時間段里出現在直播間的用戶,具有較高的忠誠度,也是對于產品而言,較為精準的目標用戶。
「互動性」
主播與用戶實時互動,并且是雙向互動。與其他內容方式不同,直播中主播是以一個相對平等的姿態與用戶建立傳播聯系,能讓用戶獲得更好的體驗感。
在5G時代,直播營銷將會成為產品營銷的標配。并且,得益于5G技術,直播不僅會更快更高清,還會產生新的應用場景,例如進行放大和縮小,看到產品更細節的部分,更加利于展示。
同時,直播的可看性也會越來越強,所能覆蓋的領域將越來越廣,并增強用戶和直播之間的互動性。可以大膽的預測,甚至會出現AR/VR直播、互動直播等新型直播方式,讓用戶在直播間的感受無限趨近于線下。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