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黃”傍上“小黃”,暮年國美能否二次崛起?
大家好,我是柴妹。
前段時間,拼多多突然對外宣布,認購國美零售發行的2億美元可轉債,期限三年,票面年利率為5%。
消息一出,震驚四座。
所有人都沒想到,一直都是“被投資”的黃錚和拼多多,成立以來首次出手居然選擇了國美...這個已經快被大眾遺忘的名字。
這不是國美與拼多多的第一次“聯姻”。
早在2018年,國美就與拼多多進行過一次合作,彼時的國美雖然大不如前,但與主攻三、四線城市的拼多多比起來還是厲害不少。
所以那一次的合作,國美被人嗤笑著,稱其為“下嫁”。
何曾想,世事無常,兩年后的今天,國美與拼多多的“聯姻”已然變成了高攀。
時代就像一輛飛馳的列車,國美一直在盡力追趕,卻始終都沒趕上。
國美家族最早的陣地是1986年北京前門的珠市口東大街,一個100平方米左右的門店。
那個年代,不少商家都采用“抬高售價,以圖厚利”的經營方式,但黃氏兄弟卻反其道而行,走起了“堅持零售,薄利多銷”的路子。
1993年,已經打響名號,頗具連鎖經營雛形的國美,被黃氏兄弟分開,各自發展。
黃光裕帶著國美的牌子和幾十萬元現金獨自經營,并在此后的四年間快速擴張。
1999年,國美成功從北京走向全國。
同年,黃光裕創辦了總資產約50億元的北京鵬潤投資有限公司,便于進行資本運作。
2004年,國美在香港聯交所借殼上市。
身為一個初中肄業且家庭條件極度困難的人,黃光裕能把國美做到全國第一,自己還擠進了富豪榜,成為大陸首富,經歷的確非常傳奇。
以至于黃光裕被譽為中國企業家中少有的草莽英雄。
黃光裕成為福布斯中國首富的時候,榜單中只有丁磊一個互聯網公司老板,此后數年,這個榜單的變動就是不斷涌出的互聯網新貴將傳統大佬擠出前列。
那段時間,國美做的最多的事兒就是收購,其中包括永樂電器和大中電器,永樂電器的董事長更是干脆成了國美的CEO。
一時間,國美風光無兩,成了中國家電行業當之無愧的第一。
然而沒過多久,黃光裕這個領頭人卻出事兒了。
2008年,黃光裕被警方帶走,罪名是內幕交易罪、非法經營罪和單位行賄罪。
三罪并罰,判處有期徒刑14年,并判處罰金6億,沒收財產2億。
這事兒還得往回說,黃光裕自幼家境貧窮,在北京租店面的那錢還是兄弟倆貸來的三萬。
而做大之后的國美又開始向生產商“借錢”,2006年,原北京中行行長、中國銀行董事長牛忠光被捕,牽扯出黃家兄弟以違法或嚴重違規的方式,獲得北京中行的信貸支持。
當時的黃光裕僥幸躲過一劫,然而該來的還是要來。
2008年,這個中國首富還是被帶走了。
黃光裕被捕之后,國美受到了很大的影響,很多供應商都對之前的賬目表示擔心,甚至衍生一波供應商上門要賬的風潮。
在這時候,曾經從永樂電器董事長變成國美CEO的陳曉迎來了自己的機會。
他替代黃光裕成了國美新的領頭人,并獲得資本和管理層的一致支持。
隨后,他開始在國美推行“去黃光裕化”。
2010年,黃光裕案二審,黃光裕力保自己的妻子杜鵑,被判三年有期徒刑的杜鵑被改判緩期三年執行,并當庭釋放,杜鵑是當時唯一一個被改判的人。
這意味著,失去了黃光裕的國美,到底姓黃還是姓陳,尚未可知。
只是國美創始人被捕,本就遭受了重擊,競爭對手蘇寧更是趁此機會一舉超過國美,成了家電行業新的龍頭。
而被迫退居第二的國美,還未來得及重新奪回市場,以杜鵑為代表的國美創始人一派和以陳曉為代表的國美管理層一派就迎來了長達三年的控股之爭。
最初陳曉并不把杜鵑當做對手。
他甚至發聲稱,樂于看到杜鵑和孩子們團聚,因為在他們看來,從來只站在黃光裕背后、不插手公司管理事物的杜鵑,并不具備扳倒他的實力。
后來事實證明,杜鵑并不是一個讓人小瞧的女人。
為了守住黃光裕打拼下來的國美江山,杜鵑先是回到國美總部,減掉長發,以敵示弱,獲得同情輿論。
與此同時,杜鵑還建議黃光裕在獄中寫下《我的道歉與感謝》和《致國美股東同仁公開函》等信件,收獲一大片同情和支持。
當時,陳曉雖然稀釋了一部分黃氏股權,但在董事會表決時票數仍然不足。杜鵑便趁此機會游說國美各方股東與資本方,私下約見陳曉的潛在繼任者,踢走兩個虎視眈眈的小姑子...
一番操作下來,杜鵑已經有了與陳曉一拼的實力。
再加上杜鵑掏了一筆錢,解決了公司資金鏈緊張的問題,陳曉企圖利用國美股份換取現金,讓黃氏大權旁落的謀劃徹底泡湯。
這場內斗一直持續到2011年,以陳曉的被迫出局結束。
杜鵑不僅保住了黃光裕的國美,還奠定了自己杜總的位置。
但此時的市場早已不是當年模樣。
蘇寧、京東等企業趁著國美內斗的三年默默發展,實現反超。
等到杜鵑斗贏陳曉,帶領公司從動亂走出來的時候,面對的就是如此強勁的競爭對手。
內斗結束的后一年,也就是2012年,國美虧損6億元,總營收約503億,同一時期,蘇寧的總營收約980億。
為了重新奪回市場,杜鵑提出了開放式全渠道零售商戰略,低調布局線上線下渠道門店。
但奈何國美自成立之初到現在都特別依賴線下門店,大家電資產重,在別人紛紛朝著電商發力時,國美還在緩慢的朝電商轉型。
另一方面,國美模仿京東自建渠道,耗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收效卻并不令人滿意。
在京東的價格戰和蘇寧的全渠道布局下,國美的市場份額只能被迫不斷萎縮。
2018年,憑借拼多多暴漲的股價,創始人黃錚首次進入了福布斯這個在12年前就被黃光裕登頂的榜單。
只是此時此刻,黃光裕與其家族早已排到了200名開外。
這一年,苦尋突破而不得的國美,首次與拼多多扯上關系,當年10月,國美零售在拼多多開設了官方旗艦店。
國美從線下起家,一直維持著門店的數量增長,但在物流和售后這方面卻始終不得要領,雖然一直在努力補齊,但理想很美好,現實很骨感。
對于國美來說,聯合電商平臺更多的是受流量驅動以及看中了拼多多主要的下沉市場。
而拼多多則看中了國美的家電供應鏈和物流倉儲等優勢。
這樣來看,兩者的合作,反倒是相輔相成。
由中國家用電器研究院指導、全國家用電器工業信息中心編制的《2019年中國家電行業年度報告》顯示,蘇寧2019年度家電全渠道份額占比22.8%領跑,而國美占比5.8%。
家電線上零售方面,蘇寧份額占比30.6%,國美占比1.4%。
曾經的家電巨頭儼然已經落敗。圖片來源于億歐
如果說過去的國美已經看不到未來,那么與電商平臺搭線之后的國美,就相當于抓住了時代的尾巴,有了起死回生的一線生機。
只是杜鵑能不能抓住這次機會、尚在獄中的黃光裕能不能指點杜鵑讓國美二次崛起,便靜觀其變吧。
主筆 | 小陸
編輯 | 四少
更多精彩內容關注公眾號:柴狗夫斯基(chaigou-fsj)
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