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運輸部專家:虎門大橋通車沒問題 再發渦振可能性較低
虎門大橋是中國廣東省境內一座連接廣州市南沙區與東莞市虎門鎮的跨海大橋,位于珠江獅子洋之上,為珠江三角洲地區環線高速公路南部聯絡線(原莞佛高速公路)的組成部分。
虎門大橋于1992年10月28日動工建設;于1997年6月9日建成通車;于1999年4月20日通過竣工驗收。
大橋東起東莞市太平立交,上跨獅子洋入海口,西至廣州市南沙立交;線路全長15.76千米,主橋全長4.6千米;
橋面為雙向六車道高速公路,設計速度120千米/小時;工程項目總投資額30.2億元人民幣。
日前5月5日下午,虎門大橋發生異常抖動,大橋管理部門迅速啟動應急預案,聯合交警部門采取了雙向交通管制措施。
據華富康供應鏈了解到的消息,事實上,大跨度懸索橋橋梁振動的情況在國內外并不鮮見。
在虎門大橋晃動出現后,有人將虎門大橋與1940年因劇烈晃動而坍塌的塔科馬海峽大橋類比,對大橋的質量安全提出疑問。
對此,專家認為,虎門大橋與塔科馬海峽大橋的情況有著本質不同。虎門大橋此次渦振并未對大橋安全造成威脅。
“懸索橋會有兩種振動,一種是會影響舒適性的,叫渦振;另外一種是會影響橋梁安全的,叫做顫振。
我們這次發生的主要是影響舒適性的渦振,它和塔科馬大橋不太一樣,塔科馬大橋發生的叫顫振,就是在高風速下,它的結構設計原因造成的破壞。
渦鎮是低風速下的,風速現在也就是10米每秒左右,所以兩個橋梁之間有非常大的區別。”
交通運輸部專家工作組成員、同濟大學教授 陳艾榮:本身風的問題,這個角度來講,我認為通車是沒有問題的,即使在橋上發生這樣的振動,大家也別慌張,大橋開放是沒有問題的,這是我的觀點。不過專家表示,大橋最終的開放還需要綜合考慮各種因素,需要保持穩慎的態度,在全面完成橋梁檢測之后,才能夠確定具體恢復通行的時間。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