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飛:艱難時刻 小企業的成長法則
2020年對中小企業而言,注定是痛苦與艱難的一年。人類歷史上的很多災難與倒退都與宏觀環境的變化有關(如小冰期、瘟疫)。我們整個社會都要有緊迫感,中小企業隨時有被洗牌和清盤的風險。正如阿里巴巴張勇在在《春天的戰役》的全員信中寫道:“作為社會經濟的原子細胞,中小企業活,則社會經濟活;中小企業興,則社會經濟興?!?/p>
在我國,中小企業是社會的中間力量、主體力量。事實上,大企業都是從小企業成長起來的。然而,并不是每一個小企業都能成長為大企業。殘酷的事實是,中國中小企業的壽命,僅為2.5年。
作為扎根一線的品牌營銷咨詢顧問,筆者長期和中小企業打交道。本文結合筆者的實踐和眾多企業家的觀點,以相對全局的面貌為你描繪了企業發展周期的規律,論述了賽道、賽車、賽手的重要性,以及品牌在小企業成長過程中扮演的中心性力量,最后,對企業家在經營過程中的核心職能、思維結構作了系統的盤點,以期與更多的中小企業攜并肩,跨向更長遠的未來!
— 1 —
企業發展周期
今天我們所見到的大企業,都是能夠幸存下來小企業發展壯大起來的。小企業如何成長為大企業?企業從小到大,它經歷的發展周期又有哪些?
(一)小企業不要學大企業的現在,而是要學它當“孫子”的時候
每一個小企業都懷揣“大企業夢”,但是盲目模仿會成為一種負擔,讓自身染上“大企業病”,最終導致企業倒退甚至走向衰敗。我們學習華為、學習阿里、學習美的、恒大諸如此類優秀的大企業什么呢?我們要學習的不是他是“爺爺”的時候(現在),特別是品牌和營銷上的動作,一定要學習他是“孫子”的時候(過去)——到底做對了什么?
至今我還記得05-09年左右的恒大樓盤的廣告“開盤必特價 特價必升值”,在一片所謂“美學清流”中贏來罵聲一片,但在當時的紅利情況下,對普通百姓帶來的震撼是難以形容的,基本能做到每個樓盤開盤都實現秒清,這一策略為實現恒大的全國快速擴張起到決定性作用。咨詢行業有一句話“戰略是考古學問題”,說的就是“爺爺都是從孫子過來的”這個道理。
(二)企業發展周期四部曲
爺爺都是從孫子走過來的,企業的成長經歷0-0.1、0.1-1、1-10、10-100這四個階段。
0-0.1階段:最小顆粒度生存(起盤期)
處于剛創立的周期,屬于企業的起盤期,以生存下來為最高使命,而生存的方式是切入最小顆粒度,以最小代價活下來。不管愿景和夢想有多大,一定找到最小顆粒度,實現最小的贏利閉環。這一步至關重要。
0.1-1階段:戰略、組織、人(定向期)
當企業走到了定向期,企業家就要思考關于戰略、組織和人這三大要素,企業的戰略是什么?組織如何配稱戰略?人如何滿足組織需求?如何賦能和激活人?(搜索微信公眾號:湯飛)
1-10階段:碎片化價值整體輸出(發展期)
企業從起盤、定向,走向發展期,除了考慮生存的事,更為主要的是如何發展的問題,這就需要其系統整合資源,實現碎片化價值的整體輸出。所謂“碎片化價值的整體輸出”,一是品牌價值傳遞,對于品牌定位、傳播內容、媒介選擇要有整體性思考。二是渠道價值傳遞,要將渠道的業態、終端的動銷能力、經銷商的賦能和管理系統的整合起來。三是產品價值的強化。必須要思考產品矩陣、價格帶的設計、平臺型的制造和技術研發。品牌、渠道、產品構成這個時期核心增長的三駕馬車。
10-100階段:第二曲線、效率提升(突破期)
而當企業發展到一定的階段,企業往往會陷入瓶頸期的狀態,此時企業需要的是突破增長,如通過第二曲線打造新增長極,通過效率提升帶來飛躍發展,必須回到增長和效率兩個主題上來。
— 2 —
賽道、賽車、賽手
賽道是行業,賽車是企業,賽手是團隊、是企業家。
(一)選擇了什么樣的賽道,決定了什么樣的規模
好的賽道就是行業,能有廣闊的發展空間。選擇了什么樣的賽道,就決定了什么樣的規模。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渠道的選擇也是一種賽道,選擇不同的渠道,也就意味著不同的規模。
一是,一個爛大街的行業和品類,才是做成大生意。如家電、日化、汽車等。二是,行業的邊際成本。為什么互聯網類的公司,增長都很快?本質上一旦突破臨界點,其邊際成本基本為零,從而獲得爆發式增長。三是,行業周期。通常切入一個行業,必須要看期行業周期,處在調整期、衰退期的行業一旦進入生存度非常困難。這個世界上不斷誕生新的機會,同樣也淘汰舊的行業。如一個能力再強的人來做膠卷的生意,注定是艱難的。為此,我建議所有中小企業,趁這個逆周期時期,必須重新審視自己的現有業務,某種意義上而言,賽道找對了,就意味著成功了一半。
(二)具有差異化的“賽車”,方能沖出重圍
在同一條賽道上,有那么多賽車同時賽跑,作為小企業如何沖出頭部企業的重圍?
1. 小企業適宜采用的戰略:差異化戰略、集中化戰略。
邁克爾·波特曾提到關于企業競爭的三種戰略:性價比戰略、差異化戰略、集中化戰略。性價比戰略比拼的是廠家的總成本領先、規模制勝,小企業不具備跟大企業直面抗衡。而差異化戰略出現的前提是,前面有領導者,要在競爭中從側翼突破,必須有競爭對手不同。這恰恰是小企業適宜采用的一種戰略。集中化戰略是細分品類戰略,對于小企業而言,特定的細分市場也非常重要。
2. 差異化,是消費者可感知的差異化。
我們談到差異化,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有被顧客察覺的獨特性。因為現在很多技術思維還停留在那是為差異而差異。對于小企業而言,企業能否生存和發展將取決于是否有差異化價值。沒有差異化價值的小企業,就沒有可持續的增長,最后就會退出市場,這一點在疫情期間體現得尤為明顯。(搜索微信公眾號:湯飛)
3. 聚焦的經營策略將成為小企業在市場搏殺中制勝的關鍵。
絕大部分行業已從的單一要素競爭向全要素競爭演變,大企業憑借規模、渠道、品牌、產品、服務、團隊等綜合競爭優勢脫穎而出。而對于資源有限的小企業而言,聚焦資源的經營策略將成為其在市場比拼中制勝的關鍵。(1)品類的聚焦。將企業所有資源都用于某一行業或品類。(2)區域的聚焦。縮小顆粒度,深度發展終端客戶的關系能力和服務能力,亦構成其突圍的路徑。(3)人群的聚焦。聚焦一類人群,兒童人群、寶媽人群、年輕人群、老年人群。
(三)不會領航的賽手不是好賽手創業團隊是小企業邁向更大未來、更大空間的堅實力量。
這正如阿里今天的成功,離不開包括馬云在內的這支“十八羅漢”創業團隊,如彭蕾,早年負責HR工作,一手打造了阿里價值體系;如擁有很強的法律和財務背景的蔡崇信負責財務和投資;也離不開正值快速擴張期,引進一批職業經理人的加盟,如06年加入的曾鳴,是阿里的總參謀長,負責將馬云戰略的體系化;如08年加入的張勇,始終將自己定位為“馬云的執行者”。
— 3 —
品牌是小企業唯一的中心性力量
產品到處都是,但是真正的品牌很少?;蛘哒f大多數的產品只是具備品牌之名,卻不是真正的品牌。
(一)品牌不是大企業的專屬名字
很多小企業往往會誤認為,品牌是大企業的專屬,事實上,小企業,更需要借助品牌的力量,為企業賦能。某種程度上,品牌是小企業唯一的中心性力量。當前在同質化的競爭中、碎片化的傳播環境里,唯有品牌可以喚起顧客注意力、建立信任、樹立顧客購買標準,把價格戰轉化為價值戰!
(二)品牌是最大的護城河
我們說技術優勢,規模優勢,商業模式的差異化優勢等不是真正的壁壘,這些往往只能為你創造一個時間窗口。真正能構建壁壘的是你的品牌必須深植用戶心智當中,成為某一品類的代名詞,就有機會建立起較深的護城河。而這條河存在于消費者的心智中,因為消費者的心智很難改變,而且容量有限,喜歡第一,所以第一往往拿到市場70%的利潤。如果不能數一數二,往往就利潤稀薄甚至陷入虧損的困境。
(三)品牌是品類或特性的代表
先有品類,再有品牌。小企業打造品牌,要不是品類的代名詞,要不就是特性的代名詞。只有單科狀元才能成為全能冠軍。小企業要在不斷的發展中對自己的核心能力、產品能力進行定位,建立自己的護城河——“我們是這個行業的專家”。(搜索微信公眾號:湯飛)
— 4 —
小企業成長的三要素:勢、理、事
(一)勢:外部勢能&內部勢能
品牌就是企業的能量場。從某種程度上,品牌勢能,就是基于消費市場,在品牌體驗中感受到品牌能量。如當消費者買家居,從建材市場戶外到通道,都是被某一品牌重重包圍的話,必然會與進入賣場的顧客產生共振,品牌也會對整個市場的競爭具有全局的掌控力。在中國做本土營銷,本質是基于品牌勢能下的渠道下沉。內部亦是如此,團隊必須塑造高熱高壓的狀態,一刻都不能松懈,再加上走上正確的主航道上,才是正確之道!
(二)理:經驗、規律、方法論
對理的理解越深,對事物的規律、本質、認知也理解的越深??藙谌S茨在《戰爭論》中說過這樣一段話,“當交戰雙方打得一塌糊涂的時候,高級將領的作用就是登高遠望,為迷惑的士兵指明前進的方向?!弊邚澛肥亲畲蟮某杀荆僮邚澛肥亲羁斓慕輳?。而在企業經營過程中,經驗、規律、方法論,正是小企業經營者所應具備為迷惑的組織指明前進方向、少走彎路的驅動力。
(三)事:專業執行、持續改善、持續進步
企業經營本就是一個不斷「循環改善」的過程。德魯克先生對于企業功能的表述,第一個論斷是創新,創新有兩點:一是創造獨特的顧客價值,二是,對整個經營過程進行持續改善。企業家只能在這兩條路上進行奔跑,偏離則無企業家。第二個論斷就是營銷,營銷的核心就是滿足顧客的選擇,要把進行消費者的購買心智,作為營銷動作的根本出發點。
當我們的紅利消失,從“狩獵時代”向“農耕時代”轉型的時候,對習慣于紅利期成長起來的中小企業而言,是一場蛻變之旅。對很多人來說,會迎來非常多的至暗時刻。熬過冬天的人,才有資格在享受春天。這迫使中國的中小企業,從早期的機會經營邁向戰略牽引的階段,尊重規律、尊重常識,敬畏市場、敬畏消費者。 我們不能被困難嚇倒,人,更重要的關于夢想和勇氣!有夢想真的了不起。人生最大的幸福就是,50歲的那天,我還有夢想!所有的價值,都可以來源于時間。創業、創新永遠是生生不息的。艱難永無止境,奮斗也就永無止境,成長也就永無止境。
歡迎大家搜索微信公眾號:湯飛
經典回顧:從此,京東再無大強子
少一點瑞幸,多一點羅永浩為什么我們要多打工?為什么我們打不好工?
人與人之間的差距是什么?你和高手之間就差這六個認知關于私域流量,我要告訴你這六個真相深度思考:后疫情時代,建材家居頭部品牌如何突破自己的領導者窘境?長按二維碼關注,一起洞察品牌戰略本質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