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銀聯這支「疫情大考」視頻,讓人熱血沸騰!
因為一場疫情,2020的開年,我們都經歷了一次大考。不少中小企業在這次行業大考中紛紛倒下,但也有的人,以蛻變求新生,力求「活下來」和「穩住」。
最近,中國銀聯聯合12家媒體、21家商業銀行,共同推出視頻《我們都是答卷人》,將疫情比喻成一次考試,以此引出「重振引擎」助商惠民計劃。
視頻文案:
這是一場特殊的考試
你想工作下去,雖然工作很累
你想走出條路,哪怕只是探探路
你不想等著
因為你知道,很多人也在等著你
你想好好經營 你想穩住
你也不知道這事兒靠不靠譜
但你想,先干了再說
就算一切都停下來
你也不想讓自己停下來
我們總是相信
哼著歌的時候,就會有光
有光的地方,一切就仍在生長
「穩住生活的你,不會被生活問住」
中國銀聯這支視頻最大的亮點,就是把疫情比喻成一場特殊的考試,讓各行各業的人置身考場。
靜靜的考場里沒有考官,只有考生,他們有醫生、護士、快遞員、環衛工……我們每個人正在經歷,必須作答。
與一般的考試不同,試卷上每個人的試題都不盡相同,他們的問題包括:
“疫情提前辭職了,現在還能找到工作嗎?”
“雞出不了欄,鄉親們沒有收入該怎么辦”
“三個月沒進賬,店還能開下去嗎”
“店開張了沒客人,這批書還賣得出去嗎?”
這些是每個人都面臨的生存問題。
于是,他們選擇做出新的嘗試。與其坐以待斃,不如放手一搏。
養殖戶嘗試用年輕人的方式做起了電商直播,在網上賣雞。
疫情期間辭職待業的青年白領選擇干起了出租車的生意。
書店老板借助外賣小程序接收訂單。
餐廳老板干脆將店里的菜搬出去,賣起了平價蔬菜。
他們每個人都選擇面對困境迎難而上,不向生活妥協。
這支短片將鏡頭對準了工薪族、養殖戶、餐廳老板、書店老板、反映他們在疫情當下面臨的生存現狀。
從視頻可以看出,雖然每個人給出了不同的答案,但是他們都做了同樣一件事,那就是「去行動」,盡管不知道靠不靠譜,但是先干了再說,這彰顯了他們骨子里那種不服輸的「韌性」,也表現出中國經濟的「韌性」。
「韌性」一詞原本是物理學概念。在2008年后的大衰退之后,韌性成為應對全球金融風險的核心概念。其被定義為“在壓力之后更快地反彈,承受更大的壓力,并在給定的壓力下更少受到干擾”的能力。
疫情之下,各行各業都很難,而這支片子,將困境下人們骨子里的那種韌性很好地表現了出來。
「穩住生活的你,不會被生活問住」是這支片子想要傳達的核心主題。只有穩住,才能不被問住,很好地承接了片子的內容。
沒有強行煽情和打雞血,也沒有站在上帝視角審視任何人,而是以朋友的姿態和受眾溝通,告訴他們堅持不下去的時候,也需要穩住。
最后引出中國銀聯在社會開始復工后開啟的「重振引擎」助商惠民計劃,鼓勵在疫情中受到影響的人們重新出發。
該計劃正是通過加大對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的支持,為超500萬家小微企業減免手續費,幫助廣大群眾提振消費信心,釋放消費潛力。
▼
此外,中國銀聯還配合出了一套以#我們都是答卷人#為主題海報,文案運用了押韻的手法,展示不同人應對這場考試的態度。
有人用歌聲唱出生活的難
有人嘗試用年輕人的法子試試看
有人不讓自己停下來
有人發動身邊人一起干
充滿生活化的場景、振奮人心的海報文案,或許能讓很多正處困境中的「答卷人」受到鼓舞,而一句「我們都是答卷人」,很好地建立起受眾的同理心,引發情感共鳴。
▼
除了發布品牌影片,為宣傳該項計劃,中國銀聯還推出現實題材主題漫畫「重振圖」,用 36 幅民生質感的畫作,記錄下經濟復蘇的 36 個剪影。
【重振圖】包括「記憶」篇,「復蘇」篇和「韌性」篇,用插畫記錄歷史,激勵人們繼續前行。
不光線上發布,中國銀聯還將36幅【重振圖】搬進了地鐵,讓【重振圖】登陸武漢范湖地鐵站、北京國貿地鐵站、上海徐家匯地鐵站。
用36張民生、趣味的作品,致敬后疫情時代每一個努力生活的人。
這些被記錄的真實生活故事,通過精準的數據和生動形象的插畫進行表現。在宏觀上體現疫情之下中國經濟現狀,在微觀上刻畫人們的生活,吸引了行人駐足觀看。
從《我們都是答卷人》到【重振圖】,中國銀聯試圖通過展現疫情之下的人們如何作答,傳達中國人樂觀,韌性的一面,也為「重振引擎」助商惠民計劃做宣傳。
回顧中國銀聯近兩年拍的質感短片,不管是《大唐漠北的最后一次轉賬》,還是《中國人民很行》,亦或是這次的《我們都是答卷人》,在銀聯的鏡頭下,我們總能感受到其中的中國精神。
它拍的是中國人的故事,體現的是中國人的情懷,正是因為有著這樣深遠的立意,和深刻的洞察,才讓中國銀聯的廣告片足以打動人吧。
4A廣告文案原創,轉載請聯系原作者
4A廣告文案(ID:AAAAIdea)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