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好奇心日報
作者:周韶宏 唐云路 謝若含
別告訴我你從不自拍。
2000 年人類有了第一臺裝有攝像頭的手機,從此拍照這事的門檻越來越低。而自拍成了一門生活技能、一種社會文化。
2013 年牛津年度熱詞是“自拍”(Selfie)。2014 年時代雜志評選年度 25 大發明,自拍桿也出現在榜單之上。
人們對于手機拍照和修圖幾乎陷入了某種謎之癡迷。每一天,圖片社區 Instagram 上就有 8000 萬張照片被上傳,甚至有人用濾鏡給自家的孩子取名。
一種新的關節病也就此誕生:自拍肘。它集中在了廣大自拍愛好者身上。
無論你是拍來自己欣賞,還是用作頭像、上傳社交網絡,自拍都幫我們完善自己形象,這是一種人類基本需求的體現——展示自我。
我們在這里為你推薦一些自拍工具,包括種類繁多的美顏、修圖和濾鏡應用。
這是一個盡可能全面覆蓋自拍相關不同需求的指南,比如怎樣節省時間,怎樣進行專業級別的圖片處理,或是怎么讓自拍看起來像是有人幫忙拍的。
自拍前,看看光、看看教程
在使用自拍應用之前,你可以簡單了解一些攝影技巧,這會非常有效地改善照片質量。
基礎的工作并不復雜。首先選個光線充足的地方,昏暗的酒吧和 KTV 里就不要盡力凹造型了,這會讓你的照片布滿可怕的噪點或是失焦。除非你就是希望追求這種效果。
試著尋找一處光源,這是圖片清晰可看的前提。
之后要抱著一種對照片認真負責的態度,好好收拾一下自己。那些看起來美美的“早安”、“晚安”、“素顏”自拍,背后不知道有多少 PO 主的辛勤勞作。你不必矯枉過正,但干凈整潔非常重要。
另外,有些手勢可能真的只能讓看到照片的人“眼前一黑”。比如千篇一律的 V 字手、早就過時的雙手舉過頭頂比心、莫名其妙的微笑并豎起大拇指……
這里有一份針對四名專業攝影師的訪談,他們非常嚴肅地談了談該怎么拍出一張滿意的自拍。其中的回答包括:
利用自然光拍攝、把鏡頭抬高、別有心理負擔,保持自然狀態、多拍,盡可能地多拍、一定要用濾鏡……
知乎用戶 Chen Chang 在“自拍怎么才能拍得好看”這個問題的回答里得到了 2000 多個贊,她的建議詳細且可操作性強,也可以試著參考一下。
最簡單直接的還是兩款最大眾的 | 潮自拍、美顏相機
我們從最簡單直接的開始。如果不喜歡動手,這兩個應用能幫你省些時間。
潮自拍:不用為選濾鏡發愁
美圖秀秀這個做修圖工具起家的公司,正在將更多的濾鏡和美顏結合在一個 app 中。潮自拍(iOS |Android)就是個一鍵美顏應用。
潮自拍產出的照片都經過了磨皮美白瘦臉這些常規加工,另外應用里共有 7 個主題,每個主題下有 6 個濾鏡,其中有三個主題需要你分享朋友圈之后才能解鎖。
潮自拍希望讓照片有經典電影的質感,具體表現在濾鏡的色調和飽和度上,另外一些雙重曝光的城市背景也讓你的自拍看起來無比清新。
這應用沒什么過分復雜的參數調節,你能控制的只有“暗角”和“背景虛化”兩個功能。
如果你有選擇恐懼癥,潮自拍還有一個隨機按鈕幫你緩解病情。不過,不停地按下隨機,實際上也是一個選擇的過程……
美顏相機:功能全面的自拍相機
另一個基礎款是美顏相機(iOS | Android),沒什么花哨的功能,中規中矩,基本能滿足“讓自拍看起來比真人好看”這個要求。
自拍模式下,美顏相機能做到的是一鍵美化,它自動完成美白磨皮放大眼睛……如果覺得圖修得有點過,也能選擇 7 個梯度的美顏等級。
美顏相機是美圖秀秀推出較早的一款應用,算是潮自拍的前身。所以它的“高級美顏”模塊基本保留了美圖秀秀的功能,比如添加文字、手動瘦臉、手動祛痘這些基本項目。
對自拍沒什么高級要求的話,美顏相機足夠用了。
素顏自拍沒關系,它幫你把妝也一起化上了 | 美妝相機
在前幾張卡片里我們已經說過,想讓自拍之后少一些修圖的麻煩,前期準備還挺重要的:比如化一個淡妝,把臉上的痘印、黑眼圈用遮瑕膏蓋一蓋,這樣就不用在拍完照之后再把照片放大十倍來修改。
但是并不是所有人都擅長化妝。從打底、遮瑕到上妝、修容整個流程很麻煩,配齊一套彩妝用品也很貴,這些我們都知道。如果想讓自己在照片里看起來像化了妝又怕麻煩,用美妝相機(iPhone | Android)就可以了。
就像在專柜試化妝品一樣,在首次使用的時候你要設置的是自己的膚色色號,為了讓應用美妝的效果更自然,在這里可要對手機誠實一點。另外,如果條件允許,最好盡量正臉面對鏡頭,再找一個光線較好的地方拍攝。
美妝相機內置了一些妝容,比如裸妝、韓式妝容和具有搞笑效果的一些妝容,最近美妝相機還找來了韓國美妝達人 PONY,將 PONY 教程里的幾款經典妝容也納入了美妝相機的特效庫:如果對著視頻學了半小時也沒學會,至少可以先看看效果。一些熱門影視劇角色以及明星的標志妝容也可以在“明星妝” 里找到。
在選定妝容特效之后,如果效果不夠貼合,還可以在臉上的定位點根據實際情況微調。每個妝容的濃淡程度也可以分底妝、彩妝兩部分來微調。使用橡皮擦功能還可以將美妝效果擦除。
總之,記住“輕比重好”的這條原則,素顏自拍再用美妝相機幫你化妝,比修煉化妝技能容易多了。成品親測有效,祝開心。
想進一步修圖,這里有人像界的 Photoshop | Union、Relook
如果不滿足于簡單的一鍵美顏,希望用更專業的辦法修理圖片,可以試試下面這兩個應用。它們使用起來都要花點時間,適合不怕麻煩的朋友。
Union:專業的摳圖工具
Union 是個簡化版的 Photoshop,只有 iPhone 版本,售價 12 元。
Union 支持三個圖層疊加編輯,你可以用它在手機上制作多重曝光的圖片,或是將互不相關的元素都 P 到同一張圖上。
第一次打開這應用,一時間你可能弄不清前景、背景、蒙版以及魔棒都是怎么用的。我們找到了一些簡短的教程,方便新手對照著學習,視頻一共三個(大神們可以忽略),點擊鏈接可以直達:魔棒摳圖、雙重曝光、運用蒙版。
你可以先跟著教程,熟悉一下操作。一些原本只能用 Photoshop 完成的圖片修改,現在用 Union 就能完成。在 Union 的 Instagram 賬號可以看到一些用戶開了腦洞的作品。也許你和我一樣對設計沒什么天賦,不如先看看別人是怎么玩的吧。
Relook:只做人像修理圖片應用
Relook 是一個專攻人像修理的應用,現在也是只有 iPhone 的版本,售價 25 元。
它從頭到尾都沒有一鍵美化的功能,但提供了針對美顏的 18 個處理工具,比如面部清潔、斑點修復、臉型修改、牙齒美白、加深眼部陰影……
每一個工具都需要手指在圖片上滑動來操作。雖然這會耗費些時間,但你的自主性得到提升,你能控制美顏程度的深淺和范圍。
用 Relook 修圖的好處在于,它的修復功效比較自然,不會像智能美顏的應用那樣有些美化過頭。
一款毫無 PS 痕跡的修腿應用 | Spring
拍照的時候,除了臉的大小以外,人們關注的第二個重點恐怕就是腿的粗細了。
“請把我的腿拍長一點”或者“我的腿看起來好粗” 這樣的話你可能也說過。即使你沒在意過這件事兒,你身邊也一定有朋友,拍了十張照片只是為了讓腿看起來細一點。
Spring 能毫無痕跡地讓你看起來在照片上擁有一雙大長腿,它在 iOS 和 Android 平臺上均能下載到。
這個應用背后的設計師是一位叫做李權修的韓國人,據說設計的靈感來自于他的前女友。因為前女友每次拍完照都會要求他用 PS 來調高自己的身高。
這款應用的操作也十分簡單。你只需要載入一張全身照,然后選擇選擇“三段式”或“兩段式”的模式,前者是將截取的線條分別放在肩膀、臀部和腳裸上,后一種模式是用兩條線直接框住最想拉長的那部分。
選擇好模式之后,你只需要點一下屏幕下部的彈簧鍵就會進入下一個界面,然后根據自己的需求來滑動標尺控制拉長的幅度。
來一張殘酷的調整前后對比圖
好奇心日報兩年前采訪過這款應用的設計師李權修,他還貼心地給出了幾個使用 Spring 的小技巧。
1. 調整時不調整頭部和鞋子。因為頭部和鞋子是照片歪曲時最容易不自然的部位。
2. 以骨盆為中心分好上體和下體之后,按上體的調整(長)度 下體比上體多調(長)一點,注意身體的比例慢慢調。這樣會顯得“很自然的長腿”。
下載了這款應用之后,你大概再也不需要為為什么“腿看起來這么短”,或者”為什么女朋友總是嫌棄我拍得丑“這兩個自拍界的終極難題感到困惑和苦惱。
但是,建議還是不要像我一樣修得太夸張,畢竟你身邊的人都親眼見過你,的腿。(微笑)
讓照片變成畫作 | Prisma
看夠了美得似乎不太真實、又人人都沒有多少區別的自拍照,有的時候你需要一點藝術感。
Prisma (iPhone)是一個容易讓人上癮的修圖應用,每一張平淡、無聊的照片都可以用它轉化成藝術作品的風格。
如果你的自拍是蒙克的《吶喊》,或者是波普風格的《紅騎士》,比用濾鏡調色過度的 45 度仰角自拍可酷多了。我們的建議是,盡量想想不一樣的角度,正臉面對鏡頭的照片處理成藝術效果之后,看起來多少有點瘆人。
現在 iPhone 用戶可以免費玩,Android 用戶還得等一等,應用開發者表示 Android 版本會在本月底上線。
就像所有的修圖應用一樣,玩 Prisma 只需要兩步,從照片圖庫里選擇一張照片或是現拍一張,選擇一個“濾鏡”,就可以獲得一張帶有藝術感的作品。
只是 Prisma 的每種濾鏡都是一個藝術作品,所以你無法實時查看生成的效果,而是需要等上幾秒鐘。在這幾秒鐘的時間里,原圖數據會被上傳到 Prisma 的云端服務器。
最終你會發現等待是值得的,你會得到一張神似藝術品原作的自拍,比如原作是一個紅頭發的動漫少女,你的成品里,頭發也會變成紅色的動漫風格。
這些都是用人工智能計算出來的。
你也可以把它推薦給朋友圈里愛發自拍的朋友。它會拯救你的時間線的。
健身房里把肌肉拍得更明顯可以靠它 | Mix
說到“最適合自拍的場合”,健身房應該能排到 TOP 3。站在鏡子前展示充血的肌肉和流汗的皮膚,可能是你最常見到的姿勢。
與這些照片標配的還有一種濾鏡,底色是灰黑,看起來布滿噪點,但非常鮮明地表現出了肌肉線條。我們在火辣健身的線上社區隨便找了幾張,它們大概長這樣:
這些濾鏡依靠提升明暗的對比度,讓人體的肌肉輪廓更加鮮明。如果你的腹肌/肱二頭肌/胸肌可能還不太明顯,這濾鏡能大幅改善視覺效果。
大部分的圖片處理應用都有這個效果,試著找到 HDR 濾鏡。在這里我們推薦 MIX 濾鏡大師(iOS |Android),它的濾鏡強度可以有多個等級來調節,而且濾鏡的種類相對豐富一些。
其他的應用包括美圖秀秀也可以達成這種效果。
不過有個非常重要的問題是,并不是每個人都能接受 HDR 濾鏡。說實話它也沒太多美感。所以請謹慎使用。
自拍合照的正確姿勢 | PanoSelfie
自拍不容易,一群人的自拍更難。如果找不到那位具有犧牲精神站在最前面舉相機的那位,可以試試用前置相機拍攝全景圖,這樣每個人的臉都一樣大小了。
大部分的智能手機都已經自帶全景模式,但大多不支持前置攝像頭。PanoSelfie (iPhone)就解決了這個問題。
這個應用支持 70 度-150 度多個角度的拍攝,也就是說你能根據人的多少決定照片的“長度”。拍攝的方法和系統自帶的一樣,按照箭頭指示左右平移就可以了。
最終的拍攝效果肯定比不上后置攝像頭,但也是省去了找別人幫忙拍攝的麻煩。要注意的是,拍攝全景照片需要手部的穩定,保證運動平滑。
PS 證件照的權力,應該掌握在自己手里 | 最美證件照
在所有的個人照里,證件照可能是最令人討厭的。你永遠不知道攝影師用了怎樣的魔法,讓證件照無限放大形象的缺點,讓人永遠不想承認那就是自己。
所有,修改證件照的權力應該在我們自己手上。最美證件照(iOS | Android)是 Camera360 出品的應用,它讓你自拍正式大頭照,還有沖印及上門送貨的服務。
最美證件照的取景框里有個人形輪廓,拍攝的時候把自己框進去即可。接下來按下快門,應用會自動識別,把你的背景摳掉換上純色,同時對面部做些美顏特效。
美顏的程度可以自己控制,不必擔心不夠好看或是修得太過。
你自己能掌握的還有背景顏色、更換虛擬衣領。不過這點上的效果并不怎么好,比如背景色是非白色的話,它有可能會識別不準人臉的邊界。
不過想要得到一張滿意的證件照,還是要有點技巧的。經過我們的測試,給你以下幾個建議:
一定要選擇一個光線充足的地方,但不要背對光源,或是讓光源從一側照射,否則會出現“陰陽臉”。
身體不能緊貼墻面,留有 20 公分的距離為佳。同時選擇純白的墻。
自己拍自己沒什么問題,想要好點的效果,還是用后置攝像頭,請別人幫忙拍好一些。
最后,最美證件照還提供線下服務。把自己做好的圖片剪裁好尺寸放入購物車,填寫地址、付款,就能在家里等待成品送上門了。
深夜報社,你和食物都需要一張自拍 | Foodie 、FoodSelfie
Foodie:拍吃、拍人都可以
如果你實在戒不掉飯前拍一張的習慣,那就盡量拍得好看些吧。
Foodie(iPhone | Android )是 Line 旗下的應用,專為美食設計。在此之前,Line 還推出過一個自拍應用 B612,以隨機濾鏡和極簡設計著名,很長一段時間里,B612 都是自拍界的一顆釘子戶,手機上應用裝了又卸,它總是待在那里。
作為食物的自拍神器,Foodie 也保持了 B612 的濾鏡水準。
Foodie 的 20 多款濾鏡名稱都跟食物有關,仔細看每個濾鏡的圖標,你會發現它們都各自代表了一些食物。比如“ FR4 新鮮”的代表食物是莓類漿果,“BQ 2燒烤”的代表食物則是牛排,而“浪漫”分類下的五個濾鏡,則由雞尾酒和咖啡來代表,拍什么食物、想表達什么感覺,選擇對應的濾鏡就好了。
對于那些想曬食物,又不太想動腦子修圖的吃貨來說,用 Foodie 就像是用美食界的一鍵美顏,想表達冰淇淋的香甜、溏心蛋的滑嫩、橙子的新鮮多汁,再也不用往圖片上加文字說明啦,濾鏡指南都給你標出來啦!
另外,Foodie 也不止可以拍食物,用來拍靜物和人都不錯。
FoodSelfie:如果食物也會自拍,你可以跟它們學習表情
給食物拍照的應用,大多都只是想讓美味看起來顯得很美。但 FoodSelfie (iPhone )則不同,讓食物拍照變得更好玩才是它的目標。如果食物本身有情緒,看到你在開吃之前左拍右拍,可能心里會想:讓我自己來一張。
這個應用內提供了眼睛、嘴巴、手臂等多達 130 種貼紙。給食物加上貼紙、配上對白,說不定你還可以跟他們學學,食物的自拍可比 45 度角豐富多了。
要想讓作品更有意思些,就需要你發揮想象力了。FoodSelfie 在 Instagram 上也給出了一些有趣的案例。你可以在這里(@foodselfieapp )找到它。
每天拍一秒,打造你 365 天的專屬視頻記憶 | 日拍一秒
丹尼爾·維克托(Daniel Victor) 從 2015 年的 1 月 1 日開始,給自己制定了一個計劃 —這一年里每天都拍 1 秒鐘視頻。最后他制成了一部由 365 個小片段組成,長約 6 分鐘的視頻。
那些在當時當下顯得瑣碎的畫面,在一年后串聯成一部影片時,變得生動而令人難忘。
丹尼爾·維克托(Daniel Victor)記錄這些生活片段的工具來自于“日拍一秒”應用(iOS | Android)。
你只需要每天拍攝 1 秒鐘你生活里的片段,這款應用在最后就能幫你生成為一段連續的視頻。
這款應用的界面以日歷的形式呈現,每天你只能拍攝一段。
應用的創始人凱撒·庫里雅瑪(Cesar Kuriyama)在一次采訪中表示:“相比照片而言,短視頻能更好地展現一場體驗。你能聽到環境聲、身邊同伴的聲音或者是人群的反應。即便是在短短的一秒鐘時間里,你的拍攝也會有開頭、經過和結尾。”
在這些 365 個 1 秒中,可能有朋友相見的歡快場面,也有拍攝于病房,或許不那么美好的記憶。但就是這所謂的一點一滴構成了我們的一年,和一生。
每天拍攝生活中的一秒,可能沒有你想象的那么簡單,也可能給你帶來一些意想不到的改變。
比如,曾經的你可能在休息日習慣了葛優躺,可以一天都不出門。但是每天一秒會推動著你邁進充滿奇遇的一年,去體驗更豐富的生活。
創始人庫里雅瑪說,這個應用會讓他更留意一天里最有意義的事,哪怕在普通的日子里也是。
他選出來的視頻也并不一定就是一天里最值得記住的那一秒。
如果他錯過了那一秒,或者他生活得太忙碌以至于來不及掏出手機記錄那一秒,他可能就會拍一段讓自己想起那個瞬間的視頻來——比如當他和所愛之人剛剛進行完一場卓有意義的談話之后,拍拍談話地點外面的那堵墻。
對于別人而言那就是一面墻,但是對他來說,這是一份帶著情感的回憶。
這或許比靜態的照片更有紀念意義,以及幫助你更真實地記錄生活,不管是快樂或者沮喪、晴天或者雨天。
如果你覺得心動,可以從現在開始制作屬于你一年的 365 秒。
這些硬件工具,能讓照片質量更高一些
自拍環形燈
有位來自日本的女攝影師發明了一個安裝在手機上的環形燈,可以讓你自拍的時候自帶燈光。
在比較昏暗的場合,開閃光燈人臉會變丑很多,而這種適應專業自拍的燈光比較柔和,使拍出來的效果更好。環形燈適用于 5mm-15mm 厚度的手機,并設有亮度調節。可以點擊這里訪問他們的官網。萬能的淘寶也已經有了很多同類產品。
八爪魚桌上三腳架
如果你想讓自拍達成“好像是別人拍的”的效果,一個三腳架是必不可少的。
但你沒必要配備專業人士復雜而笨重的腳架,可以試試這種可以折彎的小型支架。
它的好處在于應用場景廣泛,不僅能支起來放在桌上,還能纏繞在比如樹上、欄桿上……非常靈活。
Apple Watch
Apple Watch 可以充當 iPhone 相機的遙控器。在手表上打開相機,可以啟動手機上的攝像頭,之后手表就變成了監視+快門鍵。
已經有些第三方應用優化了這個使用場景,比如 Remote Cam,它能讓你搖晃一下手腕就拍下照片。
自拍桿
這個就不用再過多解釋了吧……
不能泄露的自拍照,要用特別的方法保護起來 | Privault、Keeply
用了這么多應用,可能你的手機里已經存滿了自拍照片,管理它們絕對不是個輕松的活兒。
并非每一張都令人滿意,又或者有幾張涉及非常重要的隱私。這里推薦兩個圖片加密應用,讓你更好地管理那些敏感又不能刪的圖片。
Privault:不僅能加密,還能做偽裝
Privault (現在只有 iOS 版)的主要作用是照片的托管和加密。首先要把想加密的文件導入,新建相冊,給它們命名、設置密碼。密碼支持手勢和 Touch ID。
導入完成的時候應用會提醒是否選擇刪除原圖,如果你選了這個動作,意味著照片只會存在于加密的 Privault 相冊里了。
在這之后,每次打開 Privault 都會被要求輸入密碼。如果密碼出錯,應用會調用前置攝像頭捕捉“闖入者”的肖像。這是 Privault 的高級功能,需要月付 30 元來激活。
如果遇到不識趣的朋友非要看你的相冊,你能用 Privault 設置一個虛假密碼,輸入之后可以打開一個虛假圖庫。隨便你怎么看吧,反正重點圖片都不在這里。
Keeply:把秘密都藏在柜子里
Keeply (只有 iOS 版)的作用和 Privault 類似,不過它保護的文件種類更加豐富,支持視頻、照片、密碼、名片、筆記……
Keeply 沒什么復雜的操作。開啟界面需要你設置應用密碼,你也直接在應用中可以開啟相機,拍攝后存儲到自命名的文件夾。還可以根據標簽的不同顏色,對名片和筆記內容可以進行分級。
整理的過程比較像郵件客戶端,可以左右滑動。當文件數量變得多起來以后,結合顏色標簽,刪除和分類文件都不會太亂。右滑標題條目,標簽顏色上還會出現文字摘錄,方便查看。
Keeply 列出了不少常用的社交網絡、云存儲服務、音樂、博客等等。選中圖標,輸入注冊郵箱和密碼就可以了。同樣地,右滑條目就會出現郵件和密碼信息,并不需要再次點擊進入。
拍自己之余,你也可以來看看整個地球的自拍
兩年前的世界地球日,美國航空航天管理局(NASA)舉辦了一個活動,叫做:“你此刻在地球的何處?”
人們將拿著寫有答案的紙的自拍發表在社交網絡上,最后 NASA 收集到了 36442 張照片。NASA 將這些照片合成了一張 Global Selfie,每張照片都成了地球這張自拍的一個像素。
這張圖片包括 32 億個像素,把照片放大之后你會發現,這些大氣云層、海洋、沙漠、森林,都是人們的一張張自拍。點擊這個鏈接可以看到大圖。
一張自拍的終極目標,就是看起來不像自拍
自拍基本社交禮儀之一,是對自拍技巧有自信的人,在拍群體自拍的時候,應該主動做拿手機按快門的那個人,因為這樣臉最大。
但是很多時候,無論你是在迪士尼新開的城堡,還是塞舌爾馬埃島,自拍的效果可能都差不太多:一個大大的腦袋,或者一堆大大的腦袋湊在鏡頭前面。
一張自拍應該做到的是,盡量讓你的臉和風景,都在一個鏡頭里,進階版本則是讓你的臉和腿以及風景都能出現在同一張照片里。
首先你需要一個三腳架,或是用各種工具把手機、相機固定住,路邊的垃圾桶、臺階、花壇都可以。使用手機的延時拍照功能,就能營造出一種不是單獨旅行、有人幫忙拍照的錯覺。
iPhone 用戶可以用 Apple Watch 遠程操控,美圖手機也有專門遙控拍照的配套硬件,還有一些手機可以用語音遙控,說一聲“拍照”就能按下快門。我們還嘗試了 iPhone 上用手勢遙控拍照的 CamMe,但是一般伸五次手只能識別出一次,所以不做單獨推薦了。
自拍是一件“熟不一定能生巧”的事,經常練習可能讓你獲得自拍審美的突然飛躍,也可能因為自拍太多患上“自拍肘”。如果一定要學習,可以看看那些攝影師都怎么拍,比如 Mike Mellia 的這個“珍愛生命每日自拍(A selfie a day keeps the doctor away) ”。
是的,你自拍的時候就是這樣
說到底,自拍好不好看,三分靠天生,三分靠工具,四分靠審美。我們不太提倡一天發三次,每次九張角度一樣的自拍照,但是說到底,自拍也是一種記錄生活的方式。
但愿這個工具列表能讓你拍出不一樣的照片。當然,你開心就好。
關于「好奇心日報」:
qdaily.com — 把世界變成問號。每日報道與你有關的商業新聞,無論它是科技、設計、營銷、娛樂還是生活方式。另外還有一個“生活研究所”供你吐槽生活。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1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