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優鮮這支暖心視頻,文案太好哭了!
每年的母親節都是各大品牌借勢營銷的時間節點,或拍攝暖心TVC,或發布感恩海報和H5,無論何種營銷方式,“情感營銷”從不過時。
每日優鮮作為一個圍繞著老百姓餐桌的生鮮 O2O 電商平臺。在這次母親節借勢營銷中表現尤為亮眼,聚焦「多陪媽媽在家吃飯」這個核心洞察,推出一支長視頻《一生能和媽媽吃多少頓飯》。
該視頻堪稱年度“催淚彈”,簡直“男生看了會沉默,女生看了會流淚”,溫馨提示,在觀看之前請備好紙巾。
視頻文案:
人生第一頓飯
是媽媽喂我的
從一開始
我就沒讓她省心
一日七餐 晝夜不分胡蘿卜青菜做的米漿
我能吃得渾身都是那時覺得媽媽什么都會
光是魚就有七八種做法
十來歲那會兒
我像是變成了一只「刺猬」
頻頻和爸媽陷入僵局
每次都是「媽媽的飯」打破僵局
大一那年中秋節
我第一次想念媽媽的味道
想念的程度和暑假體重的增長數成正比
后來的日子仿佛開了2倍速
我吃了一些告別的宴席
吃了幾個好友的喜宴
吃過凌晨兩點的加班外賣
吃下推杯換盞的冷暖人情
吃過地球另一角落的獨有菜肴
也吃過另一半精心預謀的燭光浪漫
可是從什么時候起
陪媽媽好好吃頓飯
成了每年除夕夜才有的儀式感
年少給人錯覺——
一生好長、我不一樣
媽媽永遠年輕、我有大把時光
直到我
給孩子喂了人生第一餐
像媽媽當年喂我一樣
直到媽媽把胡蘿卜青菜熬的米漿送到姥姥嘴邊
像她當年喂我一樣
眼見了生命輪回
才驚覺時間是賊 人生一粟
我們一生能和媽媽
好好吃多少頓飯?
人生三萬晝夜
一葷一素里
一碗一筷間
愛在靜默流淌
難道我們不應該把所有時間的空隙
都用來陪伴最愛的人嗎
時光有限 再忙也要
多陪媽媽 在家吃飯
視頻以自述的口吻,運用講故事的形式娓娓道來,講述了“我”從嬰兒時期、上小學、大學、到步入社會、以及初為人母后,關于與媽媽吃飯的故事。
文案雖質樸,卻讓人看后忍不住潸然淚下,視頻中的主人公,又何嘗不是我們呢?
小時候被媽媽投喂,青春期后開始叛逆,直到離家后,開始想念媽媽的味道,參加工作后更是和媽媽好好吃頓飯都變得奢侈。
成長,是個逐漸遠離父母,角色互換的過程,小時候總是不理解父母,可是當你成為父母時,才懂得他們的辛苦。
人們常說:“世上最美好的事情莫過于,我已經長大,而你還未老;我有能力報答,而你仍然健康。”這是天底下無數兒女的心愿,面對父母徐徐變老,希望時光走慢一點,希望我們的努力,能追的上他們變老的步伐。
視頻畫面的主角雖不是具象的某個人,而是每日優鮮用24位用戶的57張老照片做成的動態影像,跨越人生40年,這些充滿回憶的照片承載了無數個母愛瞬間。
真實的照片為視頻增加了「厚度」,也正是因為畫面真實,文案煽情又感人,才能觸碰到人們內心最柔軟的部分,激起人們的共鳴。
文案的動人之處,在于寫出了我們每個人都會有的「成長心路歷程」,大都數人都會在成長過程中有脫離父母管束的想法,但是當你真正離開父母,獨立生活之后,會開始懷念家的味道。
在這個視頻中,不光感恩「母愛」,也感慨「時光匆匆」,歲月催人老,我們人生路上有著太多無奈。
其中讓我感觸最深的是這句:“眼見了生命輪回,才驚覺時間是賊 ,人生一粟 ”。
我們一生能和媽媽好好吃多少頓飯呢?這個問題恐怕大部分人都沒有計算過,但是每日優鮮這支視頻,卻通過精準的數據直觀表現了出來。
5歲,一年和媽媽吃1095頓飯
14歲,一年和媽媽吃492頓飯
25歲,一年和媽媽吃196頓飯
30歲,一年和媽媽吃57頓飯
40歲,一年和媽媽吃21頓飯
1095、492、196、57、21這些越來越少的數字,讓人感慨時光是沙漏,越長大,和媽媽好好吃頓飯的機會越來越少。
從而引出每日優鮮「時光有限 再忙也要多陪媽媽 在家吃飯 」的品牌理念。
視頻上線之后,不少人表示看哭了。
這大概就是走心廣告的魅力吧 。
母親節雖然不乏有溫度的營銷,但每日優鮮這支片子卻因為立意獨特,文案和畫面的配合,不落俗套,因此也在一眾母親節借勢營銷中脫穎而出。
4A廣告文案原創,轉載請聯系原作者
4A廣告文案(ID:AAAAIdea)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