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商稅,誰也逃不掉
知識積淀不足又不愿意深度學習,不具備批判性思維能力,對自我的認知嚴重脫離實際,……。這樣的人,必將源源不斷地繳納智商稅。
本杰明·富蘭克林說過:“世界上只有兩件事是不可避免的,那就是死亡和稅收。”在智商稅這個問題上,那更是人人平等,這個世界上就不存在沒交過智商稅的人。
它遍布各個領域,各個年齡段,讓人防不勝防。事實是,誰也逃不過智商稅的收割,不管你是主動還是被動。
史上最著名的案例,是1313年起天主教會開始發售的“贖罪券”:教皇宣稱教徒購買此券,可以赦免罪罰,其宣傳是“金幣投進柜子當啷一響時,靈魂就可以升天堂了”。
智商稅就是每個時代變革發展的縮影。這種稅,稅種多樣,年年出新!
稅稅有不同,年年有新意
中年人的教育稅:量子波動速讀班
看下面這張圖,一群孩子,人手一本書,在臉前飛快地翻動。你沒有看錯,這不是扇風大賽,這是速讀比賽。
這種讀書方法是“全腦潛能開發之波動速讀”,這是一種運用HSP高感知力進行量子波動速讀。“HSP”是啥,按照“好水平好傻批”來理解就可以了。它宣稱可以讓孩子在1-5分鐘內看完一本10萬字左右的書籍,并且可以把內容完全復述出來,好牛×!
這么牛×有效的讀書方法,它的原理是什么呢?當記者采訪培訓機構的老師時,這位老師說它的原理是量子糾纏。正當我們思考啥玩意是個量子糾纏的時候,老師這魅惑一笑,我瞬間就明白了:這量子速讀就是妥妥的智商稅啊,套路低級卻財源廣進!
老年人的養生稅:氣功大師
中國的氣功大師們,究竟有多牛逼?飛天遁地、飛檐走壁已經落伍了,而且對大師的身體來說太傷筋動骨。現在的氣功大師講究的是以靜制動,和孫子們一起站著就把錢賺了。比如前兩年冒出來的太極宗師閆芳,六七個把手搭在她身上,她輕輕轉動迷人身姿,就把人推出五米之外,站都站不穩。
比如聚眾學習天津飯這位大姐的XX炮,發功的一瞬間這百十來個人都被打倒在地,而且不會不傷到花花草草~。就問你中國高中生的物理知識搞得定你不?
師父會根據你的實際情況為你定制課程,而課程的價格都在萬元以上,看看課程的名字,長壽術、煉氣化神法、開增智慧(這個科目倒是定位準確),甚至還有單獨為你破解人生密碼。當然,這門手藝已經開始成為全民笑談。票子是越來越不好掙(騙)了。
年輕人的變美稅:橡皮筋系列
這個的重災區,是整改前的小紅書。銳總ryan以為新時代的年輕人受到的教育和接受的信息要遠遠超過80以前的人群,可是我同時也低估了太多屏蔽知識的人群基數。
這起源于日本一檔綜藝節目,但是中國的小紅書,把它發揚光大了。看看這一系列標題:《橡皮筋太恐怖了!!!十天逆襲80斤!》只要綁在耳朵上,分分鐘躺著瘦,絕對不反彈。看著這夸張的點贊收藏數,以及評論中那么多“有用”,“收藏了”,讓我一再思考對于知識的使用是否可以再大膽一點,再不要臉一些。關鍵在于,別人醫院里灌腸用的是清水,小紅書上灌腸都用水果灌、蔬菜灌,還要藝術灌腸,彩虹灌腸。
成人的春夢:致富稅
一個酒店服務員,在微信上賣減肥代餐粉,三個月賺了500萬。聽起來像是減肥智商稅對不對?其實不是的,他們的減肥代餐粉是真的有用的,其原理是只能吃他們的代餐粉不能吃別的,而他們的代餐粉又量特別少,所以活生生把人餓瘦了。雖然愚蠢,但至少是有用的。
大部分多級分銷的微商,最終賺錢靠的不是把貨賣給別人,靠的是招代理。讓代理以為做微商很賺錢,然后收割代理交過來的“加盟費”。簡單的說,組織傳銷的人賺錢,不是靠把貨賣出去,而是靠“加入我們能賺大錢”的畫大餅手段,騙取加盟者的加盟費。為了讓別人心甘情愿掏錢,組織者當然會進行一系列的下線努力后“結果”展示。按照平均20萬利潤/月計算,一年就是200來萬。這個金額確實讓很多人心動,這讓太多人腦子灌了水。
接著會用小團體,用焦慮和自尊心攻擊你,讓你覺得賺錢就是這么容易,不想發財的都是失敗者。
目的就是為了從客戶口袋中,掏出那3000,10000,50萬的“代理費”。所以你會看到,傳銷微商頭子們每天在朋友圈宣傳的不是他們的貨有多好用,而是他們的代理通過他們賺了多少錢。不是他們的商品有多好,而是他們又“喜提”什么貴重品了。喜提豪車:
喜提和諧號:
喜提航空母艦:
與此同類的,還有各種加盟餐飲店,加盟奶茶店,各種保健品傳銷,各種金融投資,基本都是智商稅割韭菜。鏈接:韭菜割完一波再來一波:關于招商加盟的致富殺豬盤。
這些智商稅的背后,乍一眼看過去都是真實的用戶痛點,涵蓋在每個年齡段和社會層次,急需產品去解決。但會發現,這些東西本質上就是對人性的收割。貪婪、虛榮、恐懼、無知等等心理,統統被放大成誘餌,然后用某個產品實現最終轉化,在人群中大肆售賣。
教育可以提升素質,而人性是亙古不變的。只要人性還在,市場就在,這跟智商無關(面對智商高的人自然有專門為高智商人群開發的產品),一茬又一茬綠油油的韭菜就擺在那。
銳總ryan極為討厭這個家伙,但這句名言卻道出了太多商業的本質。當擁有具備一定數量基數的“共識群體”,就具備了以一個產品/套路可以收割人性暴富的基礎。
是的,“智商稅”只是新生出的一個營銷概念而已,實則是對人性收割的熟練操控的一種現象名詞。這中間暴露出一個很普遍的大眾化現象:沒有敬畏心,不敬畏自己無知的領域。缺乏一定的知識積淀卻又不愿意去深度學習了解新生事物的邏輯與科學的合理性,僅以自己片面的認知和不在線的智商去武斷人云亦云的判斷一件事物。
老師漫天飛,油條變海參
時代進步了,智商稅的收割升級了!收割知識智商稅因為易學、易用、易懂、成本低,成了流行手段。利用高一級的認知收割低一級認知人群的荷包,從朋友圈到某音無處不在...
— 娛樂明星高總裁 —
張岱說:“天下學問,惟夜航船最難對付。”通俗點說,就是善于擺龍門陣、吹殼子的人物。當你在坐出租車時,你隨便接一句話,司機師傅就開始滔滔不絕起來。聊著聊著,你會發現這哥們怎么什么都懂,上到世界局勢,下到家長里短,沒他不能說的。如此“大才”,只是一個司機,簡直是白瞎了這個人了。
見聞是別人的,想法是自己的。聊想法的時候,就能拼一拼自己小才華了。玩智商稅的代表人物之一:某曉松,像《曉松奇談》、《老梁說事》,這都叫聊想法。同理,我們在朋友圈高談闊論,除了極少部分是聊自己專業以外,大部分也都是在聊想法,俗稱“民科”。曉松分享的都是見聞和想法,而且還都是碎片化的隨意想法,不成體系,自然漏洞百出。
用你最擅長最了解的話題去問他,有自知的會先打個鋪墊:“畢竟術業有專攻,說錯了請勿怪啊”。輕狂自負者則會照吹不停,幾句問下來,就會發現他全是道聽胡說,依葫蘆畫瓢。當然,很少人會在這種場合去揭短挑刺,因為大家都是聽聽故事,耍耍嘴皮子,消磨消磨時間。
再比如某一燕女士,明明是個演員,非要給自己立建筑大師的人設,還跑去國外領獎,結果她只是一個出資者,設計房子跟她一點關系都沒有,在建筑行業里這個事件成了一個笑柄。
想法和學問的區別是什么?想法只是碎片化的知識點,學問需要一個完整的知識體系。獲取碎片知識幾秒鐘就可以,完善并且能夠建立起某個行業一個完整的知識體系,可能需要花費人一輩子的時間與精力。銳總ryan四年設計(現在都偶爾再做)、三年策劃、三年品牌/營銷運營,十來年時間都只敢言只知營銷1/3。
人這一輩不可能什么都能精深,能精深2-3行(幾種行業之間關聯度不太高)的都算是天才級了,很多人頂多做到博學而淺,這還是建立在有一定的智商、天賦和學養基礎三個條件。
不光明星,太多侮辱學問者最后都成了知識的笑柄。他只是想當一位分享見聞與想法的娛樂明星。大家卻把娛樂調侃當成了知識!原來,說書的和聽書的都站錯了位置。
同時有一個重要因素點(流動因子),因為知識結構的不同:行業了解度差異、智商差異、理解度差異,信息渠道差別、實操經驗,等等這些因素的原因,在識別一件事物時會出現不同層級之間的流動和轉化。比如:歷史系教授可能不懂杠精水泥,但懂國勢走向;營銷總監不懂點點面構成,但懂得一切的動作都是為銷售成果服務。
他們只不過是想收割你的關注率而已,網絡時代關注率決定了錢包薄厚。
— 精神鴉片咪老板 —
還記得之前被炒的火熱的咪蒙漲薪課嗎?
咪蒙承諾,三年之內聽過課的人年薪不漲百分之50,他們就雙倍退還課程費。
爬取“咪蒙微博”近10萬條粉絲評論 ,粉絲的分布如下:
女性85%,男性155。
23-28歲的粉絲占了大多數!這個年齡段的女生對婚姻和渣男是最敏感的!
那么當年收入上千萬,女性中的“成功代表”咪蒙女皇用極具煽動性的文字對準渣男狂噴的時候,說實話,坐在電腦前的直男都高潮了!
爬取咪蒙 113篇文章的標題,對標題進行分詞并可視化:發現有 3類詞 出現的頻率最高!男人、男生、男朋友、男孩 這4個詞占比最高,達到 20%。女人、女孩、女生、女神、少女 這5個詞占比第二高,達到 10%。婚姻、吵架、結婚、性生活、愛情、老公、出軌 等詞占比第三高,9%。
明確了粉絲群體的屬性,自然就得站在粉絲一邊,為粉絲說她們不敢說(脫離實際生活現實)的話。看看這些文章標題:
《女追男隔層紗?這種屁話你也信!》
《什么門當戶對,不就是愛得不夠》
《生活不只有詩和遠方,還有傻逼甲方》
《老子努力奮斗,就是為了包養一個男人》
《“我靠X交買了房”》
《咪蒙粉絲不能娶?呵呵,是你娶不起》
我在“成功代表”打了引號,成功的定義并不是金錢、地位這些表現的因素。可遺憾的是,成功=財富,是太多人的評價標準。
看著就是個玩文字游戲的二把刀,實則是一個販賣春夢的文字商人。獲取了高流量,自然就有了收割的本錢!況且,還是最容易收割的一個群體。
— 國學粉絲沈先生 —
有多少人拿錢排著隊想要以“沈大師”的名義開辦國學課程,獲取利益?很多!
注:本段不對沈老師人身攻擊,只做現象解讀。
因為一些碎片化但又高于大眾的知識點傳播,通過短視頻紅利發酵成為了國民沈大師。從沈老師只言片語中來看,個人僅以學養沉淀以為可之稱老師,何以為大師?點評了些讀書心得,文學典章就也不知道哪個二百五X貨帶節奏尊為大師?抖音眾多跟風者在暴露自己知識空乏的同時也變相侮辱了季羨林、辜鴻銘等一眾先生一生的學養修為。這是又一場拔苗時代下的暴露精神空虛者與巫婆小丑暢飲的宿醉patty。
我們來復盤一下如何成為“網紅大師”之路:
先翻完一本劉勃撰寫的《戰國岐途》;
以一個不同于常人的場景出現并制作成短視頻,每三/四天更新一段;千萬別超過3分鐘,太長了觀眾沒耐性看,同時你的學識也吹不完那完整連貫的三分鐘。
對接眾多大號鼓勵轉發并充滿贊譽的評論,越多越好。有投資經常最好,那就干脆直接招人運營,自己建立自媒體矩陣,多好聯發,互相吹捧。
兩個月后就講完了,怎么辦?在這兩個月讀其它書唄。不然你怎么有談資?吹著吹著你就真有談資了。意思精選把書單都給你列好了:《大明王朝1566》《遙遠的救世主》《烏合之眾》《大明王朝的七張面孔》《人類簡史》《定位》挨個讀完,夠你一年的吸粉素材了。
為什么不讀《三國演義》,《二十五史故事》,說大家都知道的事就不會聽你吹了,你的認知(知識體系)沒有高于他,他干嘛要去關注你?
終于,半年后你可以頂著大V、大師的頭銜走秀撈金了。至于專業圈不待見你,你數著票子的腦子還不愿跟一幫書呆子鉆研學問呢,是不?愛咋咋地。對于網民而言,沈先生是碎片知識的傳播者;對于運營機構來說,能持續產生內容并具備高關注度的博主就是錢袋子。
在收割智商稅方面,上面講的都只能叫小兒科。一個叫杜國楹的男人,或許已經讓你繳納5次“智商稅”了:背背佳、好記星、E人E本、8848手機、小罐茶。
杜國楹相關產品先后被曝出虛假宣傳問題/創業邦
總之,智商稅遍地都是、無孔不入,誰都可能會遇到:
菜市場上隨便可以買到的水果蔬菜,你就不買,偏要吃幾十塊錢一份的輕奢沙拉;
早睡早起心態平和就是最好的美容,你非要熬夜抽煙買李子柒的即時燕窩;
精讀好書的習慣就是獲取知識的最佳捷徑,你非要報得到的課程,買各種網絡半吊子課程;
運動和自制力就是最好的減肥健身,你非要吃酵素、泡藥浴……
子女最好的教育是父母的學養和言傳身教,你卻期托學區房的精神可以壓制住興趣的力量;
在智商稅問題上酸了他人的人,遲早也會輪到自己。
狐貍在養雞場的山崖邊立了塊碑,上面寫道:“不勇敢地飛下去,你怎么知道自己原來也是一只搏擊長空的鷹!”從此以后,狐貍每天都能在崖底吃到那些摔死的雞。
—END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