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永亮:辨別真偽需求,緊跟用戶場景化需求,才能打造出超級產品
如何辨別真偽需求?我將從一個案例說起,分享在一個場景中,產品經理該如何辨別真偽需求來打造超級產品。
01
超級產品是通過系統為用戶服務,以用戶需求為中心、因此,滿足用戶需求很重要。其實,找到需求并不難,但找對需求卻很難。
如何洞察用戶需求?
用戶需求往往并不全面,他們的偽需求出于口中,而真實的需求出于場景。
這些并不是用戶故意的,因為他們有時候也不知道自己需要的是什么。
用戶的反饋很重要,但根據用戶反饋的原始需求來打造超級產品,反而不是明智之舉。
原始需求需要經過挖掘才能找到用戶的真實需求。如果只希望產品能夠快速迭代,直接將原始需求進行落地,那么很有可能創新出來的產品根本無法解決用戶的問題,反而會導致偷雞不成蝕把米的后果。
從長期來看,將原始需求進行落地很有可能破壞產品的整體框架,因為提出需求的用戶,他們并不需要為產品的整體著想。因此,想要打造超級產品,產品經理需要對用戶需求有著深度的挖掘。
挖掘用戶需求,首先,我們要清楚,用戶需求出于哪里?
答案是:場景。
02
1)場景是什么?
場景是用戶從起心動念到完成體驗的整個過程。
以展會活動為例,很多時候,你以為的場景是入場、離場和整個活動現場。
但實際上,該場景是從用戶起心動念想要參加整個展會,到完成展會活動體驗的整個過程。
在打造超級產品的過程中,我們會發現展會活動的場景,可遠比字面上要來得豐富。
首先,用戶可能是在某些社交軟件上看到朋友的打卡,突然發現某個場景讓自己還蠻喜歡的。
接著,他會開始找該展會的情況以及考慮地理位置,覺得可以接受,那么用戶會計劃著進入展會。在平臺內或現場進行購票。入場后開始在展會內拍照,分享自己的看展心得。而分享方式又包括:圖片、文字、視頻的形式。直到結束,整個展會場景才算徹底的結束。
看到這里大家可能會想,為什么考慮場景要經過完整的思考?
一方面是考慮到用戶體驗,只有好的用戶體驗才能打造出超級產品。
另一方面是來自于數據的考量,傳統行業和互聯網行業最大的區別就在于數據流。數據流指的是用戶行為中的流動。一旦產品經理不考慮完整的流程,憑借著破碎的數據來進行打造超級產品的創新,這樣的數據毫無價值。
考慮到整個流程,記錄場景中的數據流,這樣的數據才有可用性且有價值。
2)如何通過場景來挖掘用戶需求
從上述的展會活動的用戶行為來看,產品經理如何通過場景來挖掘用戶需求。
首先,用戶在社交軟件上看到展會信息,知道展會的存在。
從這個用戶行為中我們會發現,該用戶需求是如何才能看到展會內更多的信息。那么對于這樣的需求,展會平臺要做的事就是,結合更多活動信息。
這個更多不僅僅是展會平臺自身的活動,還可以將學校免費活動以及節日慶典....都結合在平臺上,讓平臺有著豐富的信息流。
其次,用戶會以他人評價為參考,這時用戶的行為,對應的需求是,展會內容是否真實,他想要了解到展會內真實的內容。對于這樣的需求,展會平臺要做到是開放平臺評論權利,做好口碑,將評論展現給其他用戶查看。
避免用戶花費時間和金錢在不適合自己的地方,是企業打造超級產品的初心。
任何一款超級產品都是讓利給用戶的。
從長期來看,這樣的展會平臺能夠持續積累到口碑,淘汰掉其它競爭對手,有助于營造行業生態。
最后,用戶決定要參加該展會,準備花錢買票進場。
那么該用戶很有可能自行參加,也有可能喊上幾個小伙伴,那么該用戶行為對應的他的需求就是團購和分享。對于這樣的需求,展會平臺要做的事情是讓用戶可以團購分票以及分享頁面。即能滿足用戶的社交需求,提高用戶粘性,又可以增加新用戶。
從展會活動這個場景中,我們就能挖掘出不少有價值的用戶需求。
提高對場景的理解,對于挖掘用戶需求來打造超級產品很有幫助。
3)打造超級產品的方法——場景切片
什么是切片?
切片指的是將生物組織處理成薄片,在顯微鏡下放大觀察的一個方法。應用于打造超級產品。將整個過程切成片看清細節。
從細節中找到用戶需求,找到產品能夠為用戶帶來的價值。
03
場景是由用戶起心動念到完成體驗的整個過程。產品經理越能理解場景,就越能打造出超級產品。
有了場景的全局觀,在找到用戶一個又一個需求后,才能知道該如何打造超級產品。
切片的方法自頂而下,向下拆解。將場景中的細節進行放大,有助于產品經理挖掘出用戶的真實需求,從本質上解決用戶的具體問題。想要打造超級產品,從場景出發到切片的方式來挖掘用戶需求,兩者缺一不可。
如果你想學習產品經理打造超級產品的方法,請搜索關注“艾老思”公眾號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