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浪入海?b站自救?
作者 | 湯木森
來源 | TOP營銷(ID:TOP_MKT)
五四《后浪》帶來的討論爭議熱潮還沒過去多久,b站又悄悄推出了“姊妹篇”《入海》。《后浪》中何冰老師演講的末尾“我們在同一條奔涌的河流”,大抵是前浪后浪都在同一個時代長河里,為自己的人生而奮斗。而從后浪到入海,則多了些許韻味——年輕人從校園出發,來到社會鍛煉打拼,進入浩瀚大海競爭。相信已經下海的各位能感同身受。
浪也好海也好,b站都在用“海納百川”的意涵表達當下年輕人的精神狀態。盡管《入海》沒有獲得《后浪》那般的反響,但從口碑來看,這是b站對后浪年輕人忠誠度的一次“救贖”。
一、聯合毛不易,畢業分離不易
520這天,b站聯合毛不易悄悄上線MV《入海》,為畢業季的學生致敬與代言,也為走入社會的年輕人帶來溫暖的回憶。這條視頻登陸了b站首頁與微博開屏廣告,吸引了大家的目光。
視頻講述了一個年輕人畢業后不舍、忙碌、迷茫的心境,配合毛不易的歌聲,視頻中的場景均是與畢業生們息息相關的分手、找工作、進入社會的忙碌狀態,瞄準了畢業生畢業焦慮迷茫的情緒,也表達了躍入人海,對夢想的執著和堅持,做一奔涌浪花的憧憬。
由于視頻主打情感牌,相比b站鬼畜搞怪風格,這片子只能算中規中矩,劇情與音樂比較老套,因此并沒有得到太多關注和刷屏。但正是在這個時間節點上,許多人依舊表示“看哭”“珍惜吧”“又被感動到了”。
我們還記得《后浪》雞湯文打造的爆點和討論潮,許多年輕人表示完全沒有同感,畫面上的高級電子產品、出國旅游、賽車跳傘等高端玩家完全不契合五四的青年精神,被批評為淪落成資本的奴隸,大多數的年輕人為工作為房價焦慮,并沒有那么精彩的人生。
相比之下,《入海》展現一個畢業生五味雜陳的心態,更加貼近年輕人迷茫焦慮的狀態。有人感嘆,“這才是后浪應有的樣子”,這才是最能引起年輕人共鳴的,它是基于我們普遍真實的經歷而抒發的感情。利用畢業季,b站再一次向年輕人拋來橄欖枝,截止目前,#毛不易入海#這個微博話題閱讀已達1.8億。
二、瞄準年輕群體,b站努力破圈擴大影響
近幾年,b站在互聯網行業上的影響力越來越大。這個曾經在二次元ACG垂直領域深耕的彈幕網站,已經越來越接受多元化的內容入駐。
18年b站上市后,一直尋求內容上更多的可能性,打造UGC+PUG結合的模式,吸引更多資本與目光。B站高管曾經表態:“包括520、畢業季、B站626周年慶、暑假等關鍵節點,B站都會把品牌長期愿景和短期主張展示給不同的用戶人群。”實際上,b站也正在努力實踐吸引更多流量,在鬼畜、游戲、科技、影視甚至教育等領域打造更優質的垂直生態,形成興趣圈層,實現更進一步的營銷效益。有人戲稱,b站正在打造中國的youtube。
事件正在發生轉變,19年b站“最美的夜”跨年晚會一鳴驚人,數據與口碑豐收,讓“出圈”迎來一波高潮,股價暴漲12.51%。今年五四發布的《后浪》,更是引發全民熱議,彰顯自身多元、包容的興趣標簽,盡管對普遍年輕人來說那是泡泡般的夢想,但這也標示著b站正在向主流價值觀靠攏。效果也很顯著:這個季度b站用戶增長突破1.7億人次,成為上市以來月活躍用戶的最高增幅。
積極破圈的b站,除了發展PUGC視頻與拓展興趣圈子外,還從游戲賽事、在線教育、線上音樂節等入手拓展自己的直播品類。得益于個性化推薦、直播、短視頻產品的興起,用戶可以輕松在b站找到自己感興趣的內容。同時,b站亦在優化自己口碑,打造更豐富更有價值的品牌形象,吸引更多專業、高端的視頻用戶參與。因此,從在線教育到越來越多的品牌商家入駐,電商、娛樂等越來越多受到扶持,b站正在展現前所未有的吸引力。
三、是入海也是出走,破圈的陣痛如何化解
破圈出道的道路上,《后浪》是一次全新的嘗試,雖然在營銷效果上遠超預期,但也對用戶心中的品牌形象帶來一些沖擊。《入海》則是一次回歸,用年輕人的方式表達他們在畢業季這個特殊節點上的感受,收獲了尚算不錯的口碑。但是從側面看出,盡管有著專業的社區維護和運營,但每一次破圈的嘗試都伴隨紛爭,b站維護社區價值圈子的壓力依舊很大。
對于老ACG用戶來說,b站正在壓縮二次元的生存空間,是一次“去ACG化”的嘗試——b站已經向全體年輕人示愛,而不再局限在ACG領域。諷刺的是,A站趁機打出“歡迎回家Acer”,似乎已經向b站挖人,證明自己才是ACG領域的王者。
為此,B站采取了目前視頻平臺中較少使用的“智能推薦+精細化運營”模式。該模式的好處在于,既給予用戶主動選擇文化消費領域的權力,同時也盡量避免了大規模摩擦的產生。這種平衡,也是B站希望文化圈層能夠有序交融的體現。
優質社區的背后,亦是赤裸裸的現實。據數據顯示,自上市以來,b站已經連續九個季度處于虧損狀態。盡管CFO樊欣指出用戶增長是b站第一要務,但營銷與市場等各類成本費用急速增長,讓b站虧損額不斷創下新高。B站單一的商業模式也飽受詬病,會員付費率偏低,廣告單價亦與其他網站有較大差距。營銷運營成本投入巨大也是原因之一。
與其他品牌一樣,b站的營銷宣傳也在主流價值與年輕人群體之間漂浮。作為最接近年輕人群體的網站,b站依然亦步亦趨,在品牌價值與破圈引流中找到平衡。《后浪》的時代過去了,但顯然《入海》并不能讓b站滿意。
聲明:版權問題、投稿、爆料、商務合作請加微信/QQ:2881339675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