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地「論廚PK賽」,方太×蔡康永廚房辯論賽有“味道”!
從2014年網綜《奇葩說》爆火之后,辯論、口才、獨特觀點就逐漸被年輕群體所關注,而《奇葩說》也一度成為了大眾的“下飯休閑綜藝”。
之所以這一辯論節目能成為中國最常青的網綜之一,其根本原因就在于抓住了核心:即每個人想表達的欲望。 依托這一底層邏輯,廚衛品牌「方太」就在近日創意地從辯論角度出發,發起了一場具有辯論性質的“論廚PK賽”,無形中就讓消費者更加了解其品牌屬性。
一、打造「論廚PK賽」,巧妙為營銷活動引流
3月22日,方太聚劃算歡聚日邀請蔡康永擔任話題發起人,以「我們真的需要廚房嗎」為辯題打造「論廚PK賽」,通過廣告片及平面海報展現「有廚派」和「無廚派」的態度。
短片從一對年輕情侶買房起始,在裝修布局上,男方主張取消廚房以擴大客廳面積,而女方則站立「有廚派」,表示“早晚會用到廚房”,引發了后續#我們真的需要廚房嗎#辯題的討論。
首先是「無廚派」態度,大多表示“一線城市叫外賣比多個廚房面積來得劃算”、“想吃啥就去買啥,愛吃蛋不必養只雞”以及“愛情最怕柴米油鹽,遠離廚房才能走得更遠”。
而另一人群表示“沒有廚房的房子,只是個房子,有灶有煙火才會像家”、“兩個人的浪漫,就是從廚房開始”,將「有廚派」態度與「無廚派」形成對比。
最后由蔡康永收尾,發起靈魂拷問:#真的需要廚房嗎#、總結不同觀點的不同優勢處,并將用戶注意力轉向聚劃算歡聚日,為品牌活動引流。
不難看出,短片其實很大程度上只是一個“引子”,通過#我們真的需要廚房嗎#為辯題打造「論廚PK賽」,在引發年輕群體對辯題關注的同時,也將這一部分引導至官方平臺。
與此同時,方太還在天貓旗艦店內開設投票互動,張皓宸、密子君等KOL組成三組辯手各抒觀點,讓消費者為支持的觀點表態并贏取大獎,旨在一起創造更美好的廚房生活。
二、強化用戶參與感,拉近與消費者內心距離
對于此次方太邀請蔡康永擔任話題發起人這一舉動上,相信大多數消費者都會自然聯想到《奇葩說》這一辯論相關的頭部綜藝,可以說,在大眾印象中,蔡康永人設與「辯論」標簽是緊緊聯系在一起的。
在早前,《奇葩說》的綜藝性質自然而然地給人感覺可能形式大于內容,但結果卻是出乎意料的內容大于形式。巧妙地利用了有價值的辯題+辯手們的獨特觀點,獲得了不少觀眾的好評。
也正是大眾想獲取更多獨特觀點的“求知欲”,讓辯論性質的話題在近幾年一度受到年輕群體的青睞,呈現井噴的發展勢頭。
而此次方太創意地從辯論角度入手營銷,歸根到底,就是品牌想借助新穎的營銷方式,通過「有廚派」和「無廚派」的態度引發用戶討論,從而變相制造營銷上的新鮮感,收獲年輕群體關注。
不僅如此,在品牌植入上,#我們真的需要廚房嗎#短片中也制造了恰到好處的“軟”,可以看到,在四分半的內容中,僅有依稀的「有廚派」場景,有著一兩處的品牌露出。
看似正常敘述卻又巧妙“軟”植入,這在無形中就避免了消費者對短片產生的排斥心理,在不影響觀看體驗及摸清品牌敘述意圖的同時,也能快速反應出短片的主角依舊是“方太”。
另一方面,除了軟性植入以減少用戶端的排斥心理,品牌并沒有忘記構建品牌與消費者的互動橋梁、強化用戶參與感的營銷打法。
3月23日,方太在站內開設投票互動,邀請張皓宸、密子君等KOL入局,通過辯題的形式將用戶帶入品牌的營銷活動之中,實現與消費者溝通,間接拉近品牌與消費者之間的距離。
二、搶奪注意力,變相突出廚房重要性
從某種程度上說,與用戶達成良性互動,也是品牌營銷中的重要一環。而針對此次「我們真的需要廚房嗎」營銷campaign,官方還在社交平臺上進行了一波營銷造勢。
3月21日,方太官微釋出靈魂拷問:廚房,是必將被外賣取代的舊時代,還是熱騰騰的人間煙火氣,并將神秘嘉賓以輪廓的形式公布,制造了用戶端的懸念感。
而在次日,配合#我們真的需要廚房嗎#TVC傳播,官方將3組「有廚派」與「無廚派」的經典論據借助海報的方式進行同步呈現,擴大品牌傳播聲量。
其實在大眾印象中,廚房已經是一個“家庭標配”,主張「有廚派」必然占據大多數,而方太以辯題的形式再闡述「無廚派」概念,本質上意在通過對比的手法,變相強化廚房重要性,以回歸到品牌本身。
然而,與其說此次方太以「我們真的需要廚房嗎」為辯題打造「論廚PK賽」是一次單純地與用戶互動的行為,不如說是品牌以創意的辯論角度、進而搶奪消費者注意力的營銷過程。
在信息爆炸的時代,消費者注意力可以說是十分“值錢”,如何更多地獲取注意力決定了品牌營銷能否“成功”,換言之,互聯網所延伸出來的,就是注意力經濟。
對于品牌來說,以廚衛產品為主打的方太,必然是贊成「有廚派」一方,之所以拋出「有廚派」與「無廚派」的話題,無非就是通過創意的辯題形式搶奪用戶注意力。
而借助「有廚派」與「無廚派」KOL之間的不同觀點,不僅加深了用戶對廚衛產品以及廚房重要性的認識、讓消費者更加了解品牌屬性,也同時收獲了大眾注意力,刷新了品牌存在感。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