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魔性提案實錄,還是那股“沙雕”味兒
在這個90、00后年輕一代掌握話語權的移動互聯網時代,品牌們為了抓住年輕人的心,可謂是“絞盡腦汁”,紛紛洞察起了用戶喜好,意圖通過花式的營銷手法來獲得一波年輕消費者的青睞。
近日,專注于用戶出行的互聯網平臺「滴滴」,就洞察職場人復工后的內心復雜情緒,結合漫畫以及幽默向配音,巧妙地獲取了年輕群體的注意力。
一、聚焦“職場新風尚”,打造沙雕魔性風格
3月11日,滴滴順風車攜手漫畫自媒體好夢以「職場新風尚」為主題帶來系列campaign活動,項目以懸念式的排版形式展開,引出了條漫的故事。
在視頻中,官方將條漫以二次剪輯的方式進行再創作,配合沙雕魔性的配音,不僅將情節進行了動態化呈現,同時也借助漫畫風格打造出觀看上的新鮮感。
情節由一場再尋常不過的提案入手,結合了門把手、電梯站位等一系列疫情期的敏感話題進行展開,借相互推脫來映射甲方和乙方之間不同的心理活動及矛盾。
(本文圖片來源于好夢官微)
隨后進入提案主體,在創意內容上效仿乙方向甲方提案的原事件,中途由于意見不合而大打出手,最后大張旗鼓的交代出廣告,巧妙植入了此次「職場新風尚」campaign的主角滴滴順風車。
而短片高潮部分恰好復刻了此次提案的創意內容,重現了改稿上“大打出手”的場景,最后以“丟單”告終。
但出乎意料的是,在結尾處,官方在情節上安排了甲方乙方再次相遇,在呈現手法上通過叫順風車的形式進行連接,以暖心收尾,突顯了品牌在疫情期間“隔離不隔心”的理念。
除此之外,品牌還聯合了B站UP主谷谷永不咕咕在B站上進行投放,并推出以「職場新風尚」為主題的周邊禮盒,口罩+護目鏡+防護服為周邊構成「人間瑰寶」精神防護套裝。
二、夸張化表現引發職場人內心共鳴
縱觀近幾年的營銷案例,打造沙雕魔性風格的品牌其實并不少見,例如去年6月,網易云音樂就曾跨界三槍推出了「樂系列」音樂內衣,還拍了個復古廣告,在風格來了個180度大轉彎。
亦或是京東電腦數碼借勢開學季,以“JUST PLAY,玩所未玩”為主題,發布了一則「哈哈哈哈哈玩校」廣告短片,本質都在于運用魔性風打造營銷上的新鮮感。
區別不同的是,此次滴滴順風車「職場新風尚」campaign,除了將條漫進行二次剪輯、配合沙雕魔性配音讓用戶“開懷大笑”,背后還具有受眾上的深刻洞察。
可以注意到,在主體上,官方以職場人為主,一方面,品牌將甲方乙方之間的矛盾單獨拎出來進行“調侃”,構建了情節上的“熟悉感”。
同時,作為同樣是甲方乙方的職場“局中人”,將提案亦或是改稿時的矛盾以魔性的風格進行重現,則深刻引發了職場人的內心共鳴。
從某種程度上說,無論是“走心”、“喪文化”還是“沙雕式”的廣告形式,能引發受眾共鳴或引起的用戶“吐槽”、“回味”,都是帶動用戶情緒的一種方式。
而在受眾上,對于大多數出行平臺的重度使用者,職場人必然占據主要部分,其中,已經是甲方乙方身份的更是數不勝數,這在無形中達成了品牌與受眾的雙向契合。
從本質上來說,品牌聚焦職場人群、在情節上將甲方乙方的矛盾進行夸張化表現,這一舉動恰到好處地構建了營銷上輕松活潑的氛圍,避免用戶產生逆反心理。
三、軟性植入,建立與年輕人的溝通橋梁
其實不難看出,此次品牌上演的「職場新風尚」TVC,在情節上有著較強的邏輯性。 在提案的過程中,“甲方”所要求的情節夠跌宕、畫風夠多變、內容夠有趣、結尾夠感人等看似一系列“反人類”的要求,但其實在TVC中無一例外地進行了細致呈現。
對于用戶來說,此次情節中的提案,可以變相理解成現實中「職場新風尚」的提案,巧妙地在用戶端演繹了一出“局中局”。 然而,構建情節上的強邏輯性只是其一,品牌的高明之處就在于其軟性植入的方式。
可以注意到,與常規品牌TVC不同的是,滴滴采用漫畫進行二次剪輯的形式進行呈現,在將品牌軟植入與情節中的同時,也收獲了一波年輕群體的注意力。
這種軟性植入的方式,可以在消費者在觀看廣告的過程中,會隨著故事情節的發展沉浸其中,不會因為產品亦或是品牌的植入,而產生尷尬跳戲的直觀印象,給用戶帶來完整的觀看體驗。
值得一提的是,在結尾處,品牌還為其周邊預熱,上線「人間瑰寶」精神防護套裝,無形中借助周邊的形式,提升用戶好感度。
另一方面,與其說此次滴滴「職場新風尚」campaign是一次單純引發職場人內心共鳴的過程,不如說是以漫畫、B站二次剪輯投放的形式,進行的一波年輕化營銷的舉動。
隨著90、00后的強勢崛起,“個性化”已經是這一群體的代名詞,循規蹈矩的營銷方式往往不會吸引到年輕人的注意力,另辟蹊徑的“沙雕”式廣告,有時候反而能引起大范圍的圈層傳播。
而品牌通過一種沙雕魔性的配音方式,建立與年輕人對話的橋梁,使年輕群體樂在其中,尋找到感情的釋放和輕松愉悅氛圍,這就使品牌在傳播過程中,以“玩笑”的方式,將廣告軟性地傳達出去。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