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優鮮母親節走心廣告,這波借勢太好哭了!
在互聯網及社交網絡盛行的今天,一個“熱點”就有可能形成燎原之勢,因此,借勢營銷逐漸成為品牌獲取消費者注意力的有效手段。
而即將到來的母親節,自然成為了近期品牌們的借勢首選,作為關注度較高的節日,各大品牌更是紛紛祭出殺手锏,推出各類走心的海報亦或是宣傳視頻,以獲取一定的品牌曝光度。
值得一提的是,在各類借勢母親節的營銷活動中,每日優鮮的營銷動作不由得讓人眼前一亮,巧妙地從用戶情感層面入手,收獲了一波好感度。
一、借勢母親節,建立品牌與熱點的強關聯
5月8日,每日優鮮在母親節之際帶來溫情廣告,以數張照片配旁白的形式娓娓細數這些年與母親在一起吃過多少頓飯,將人生的不同階段進行了一次“回顧”。
在母親節和每日優鮮的關聯性上,品牌找到了“做飯”這一角度,從而引出「時光有限,再忙也要多陪媽媽,在家吃飯」的理念,獻禮母親節。
短片在開頭處,便是一句直擊用戶靈魂的文案:人生的第一頓飯,是媽媽喂我的;從小時候的“一日七餐”,到叛逆期的矛盾,在做飯這一話題上,母親這一角色基本是無所不能。
可以注意到,品牌以人生的成長經歷作為主線,將“做飯”作為一個主要話題,一方面最大程度上營造了短片的感性氛圍,另一方面也恰到好處地構建了品牌與熱點之間的關聯性。
隨著“主人公”的成長,在1分30秒時,母親的一句“今天回來吃飯嗎”,使得短片在情節上迎來轉折,原本每天可以和母親一起吃飯的場景,變成了聚少離多、有了自己的社交圈......
在結尾處,官方將所有時間線收束,突出品牌主張:將所有寶貴的時間空隙,留給最愛的人,進一步升華「時光有限,再忙也要多陪媽媽,在家吃飯」的理念,無形中拉滿了短片的感性氛圍。
其實不難發現,除了營造足夠的感性氛圍,在文案上,品牌也進行了深度打磨,尤其是其中“眼見了生命輪回,才驚覺時間是賊”,無疑成為了TVC中的點睛之筆。
二、軟性植入,引發用戶共鳴情感
從營銷層面上看,每日優鮮上線「人生能和媽媽吃多少頓飯」,其實就是從用戶的情感面入手,借助母親節的感性氛圍,通過暖心TVC動之以情,從而提升消費者對品牌的好感度。
然而,在營銷手法上,這一方式其實并不少見,早在去年母親節,京東就曾發布了一支暖心微電影——《一天》,通過輕懸疑的情節表現方式,呼吁大眾:“愛,趁現在”。
亦或是嗶哩嗶哩在其十周年之際,釋出的《干杯》青春走心MV,都是聚焦用戶情感層面,以走心內容引發消費者內心共鳴,強化用戶對品牌的認同感。
區別不同的是,此次每日優鮮在母親節之際帶來的溫情廣告,更具有營銷上的關聯性。可以發現,母親節、暖心氛圍更像是一層“表皮”,品牌真正想要表達的核心訴求其實就是“在家吃飯”。
借母親節的感性氛圍,官方巧妙地挖掘到了“母親為子女做飯”的這一要點,與品牌主打的水果、生鮮定位相聯系,最后順勢引出「時光有限,再忙也要在家吃飯」的訴求。
從本質上說,情感營銷的優勢就在于從用戶本身情感需要出發,喚起消費者的情感需求,從而引發用戶心靈上的共鳴,通過寓情感于營銷之中,讓有情的營銷贏得無情的競爭。
另一方面,對于品牌來說,情感營銷好做,而植入卻是一門考驗品牌操作的技術活,換句話說,品牌需要最大程度上避免陷入尬植入的漩渦中,為用戶營造一個良好的觀看體驗。
可以注意到,在內容上,官方僅有一處品牌符號露出,即統計不同年齡段,一年和母親吃的幾頓飯,大部分集中于短片結尾,無形中借助軟植入的方式,避免了用戶對廣告的抵觸心理。
三、提升消費者好感度,打造有溫度的品牌形象
在每日優鮮近幾年的營銷案例上其實不難看出,疫情期間為致敬堅守崗位的平民英雄上線的紀錄短片——《我們的英雄》,或是2018年的《醋溜排骨》,品牌走的都是暖心路線。
而此次TVC中,官方則是再以照片+旁白的形式進行情感營銷,進一步提升消費者對品牌的好感度。除此之外,品牌并沒有放棄在社交平臺上的營銷造勢。
5月8日,每日優鮮官微釋出母親節TVC,益于其走心情節,配合圈層內@中國新聞周刊、@思想聚焦等大V轉發,巧妙地擴大了「人生能和媽媽吃多少頓飯」TVC曝光量。
而在評論區內,就引起了不少用戶的內心共鳴,表示“世上最美好的事情莫過于,我已經長大,而你還未老”,借母親節獲取了一波消費者注意力。
另一方面,與其說此次每日優鮮的「人生能和媽媽吃多少頓飯」TVC是一次單純的“催淚廣告”,不如說是品牌借勢母親節,進而打造一個有溫度的品牌形象的過程。
作為“兵家必爭之地”的母親節熱點,每年都有大批品牌挖空心思,巧用各種新穎的方式來吸引廣大消費者,其根本意圖還在于借勢刷新一波品牌存在感。
但借勢母親節進行營銷的品牌多如牛毛,能否利用好母親節特有的感性氛圍,進而做出品牌溫度,才是營銷的關鍵之處。
不難發現,每日優鮮圍繞自身品牌調性,構建品牌與熱點之間關聯性的同時,也在無形中以「時光有限,再忙也要多陪媽媽,在家吃飯」的理念,讓用戶關注到品牌本身的內涵,打造了一個有溫度的品牌形象。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